华严经全文网

戒定慧漫谈

发布时间:2024-03-31 01:33:49作者:华严经全文网
戒定慧漫谈

云海天涯
——【本文的基本观点属于南传上座部佛教】

佛法是心法,是“思维习惯的调整”。戒定慧基本三学皆不离此。譬如磨镜,垢去明存。十四种不善的思一旦被一一制服,不善心的启动从何而来?

一、禅定在佛法修证中的地位

佛教的禅定,有世间定和出世间定两种。前者称为奢摩他(巴利文为samatha),其修习摄于戒定慧基本三学的定学部分;而出世间定由毗钵舍那(巴利文为vipassana)的修习来获得,摄于其中的慧学部分。世人所说的禅定,多数属于世间定的范畴。

佛法是心法,戒定慧基本三学,说穿了都是心法。从这个意义上看,就不会高估或低估禅定在佛法修证过程中的地位了。

按照南传佛教阿毗达摩对52心所法的描述,其中共有14个不善心所,它们都由思心所——具体说是种种不善思(思也有善思)——所变现,属于行蕴。这些不善心所在各种不善心中得以现起,分别是(见《清净道论》和《摄阿毗达摩义论》中的有关章节):

痴、无惭、无愧、掉举、贪、(恶)见、慢、嗔、嫉、悭、恶作、昏沉、睡眠、疑。

只要不善的心启动,这14个不善的思必会有某些随之现起;反之,只要在内观过程中发现自己当下心态中有属于这些不善心所的思的现起,则可推知当下的心不是净心。关于14个不善心所的具体定义,可见上面开列的参考文献。

顺便说一句,关于心法和心所法的理论,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在名相定义上虽有差异,但内涵基本相同。熟悉北传《百法明门论》(或《大乘五蕴论》、《瑜伽师地论》),完全可以在北传51心所法的6烦恼、20随烦恼和南传的14不善心所法之间建立很好的对应。(附:《百法明门论》中的6烦恼、20随烦恼法。6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20随烦恼:忿、恨、恼、覆、诳、谄、骄、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佛法是心法,整个修行过程就是思维习惯的调整。戒定慧基本三学皆不离此。譬如磨镜、垢去明存。14种不善的思一旦被一一制服,不善心的启动从何而来?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戒定慧基本三学是怎样制服这14种不善的思。

二、戒学

世人往往将“戒”与“禁戒”等具有不应该去做XX的特相联系在一起,望文生义地错误认为,戒只有止持的作用。实际上,戒的巴利文是siila,其含义接近于现代人所说的道德品质和素质。本身包括了止持(诸恶莫作)和作持(众善奉行)两部分,其内涵远远不是“禁戒”一词所能涵盖。

所谓戒,关键在于守好心戒——《清净道论》称为根律仪(indriyasamvarasiila)。在严守心戒的过程中,必须锻炼对自己的每个心念的启动如实觉察,并分辨其善与不善,从而决定是否用意念干预下一刻的心态。这个过程对于修行者(不管是在家还是出家!)都是必不可少的,其意义不单单局限于在事相上做一个清净行者。

一个刚刚开始修行的人,以闻思得来的解脱道知见为基础,对世间过患进行反复的观察思惟,产生了很强的厌离心,从而走上了正式修行的道路。但是,客观地说,除了些许由前生善业带来的善根之外,该人此时的心理状态与其他不修行的人相比,只怕也高明不到哪里,依然是十足的业障凡夫。

从心的角度来看,多数仍属于不善心,特别是4种邪见相应和2种嗔恚相应出现的比率非常大。而且这类思惟习惯十分顽固。在少得可怜的属于8种善心的路心里,绝大多数又都是智不相应的。高质量的智相应无行心几乎看不到。显然,这种状态与涅槃相差甚远。

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呢?此时,应尽快制止12种不善心的泛滥。所用的方法,无外乎诸恶莫作(断)和众善奉行(挤)两种。

所谓断,一种思路是象牧牛一样,每天绝大多数时间花在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上。不管是五门路心还是意门路心,只要发现错误(虽然此时从闻思得来的正见还很幼稚),立即生起惭愧心,马上将其改正过来。

此时,敌人(业障)最主要的罪状是无惭和无愧。这种牧牛式的用心方式不仅能在当下切断不善心的相续,减少造新业的机会,且能培养与正见和惭愧相应的良好思惟习惯,将旧有的、与邪见和无惭无愧相伴的思惟习惯挤走。这种牧牛式的用心方法,不仅能起到断的作用,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挤的作用!

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中,这种修行方式称为根律仪,是增上戒学的核心内容。实际上,根律仪的修行能大大提高人们对起心动念的警觉性,为以后samatha和vipassana的修行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础。

除根律仪之外,资具依止戒的修习可极大削弱凡夫心中对生活环境的执着及相关邪见;活命遍净戒的修习能培养行者少欲知足的良好品德,远离那些足以障蔽解脱道修习、并成为新的恶业因缘的邪命,过每个出家人都应具有的、安贫守道、唯慧是业的清净生活;而别解脱律仪则是正语、正业、正命中具有特殊意义的部分,它们都对应于八正道中正语、正业、正命、正思惟、正精进的一部分,主要起到挤的作用。

所谓增上戒学,实际就是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的一部分;而入道前行则是正见和正思惟的一部分。随着修行的不断进展,正见也在不断增长,于是对善、恶又会产生新的理解,发现许多过去未发现的问题,返回来从头开始......

如此反复修习前7个道支,日常生活中的12个不善心越来越少,乃至最后成了过街老鼠,只有匆匆流窜的份(因为五盖尚未制服,心不可能完全被看住)。平时,绝大多数的心都已是8种善心,且其中智相应成分的明显增多,戒行就会逐渐趋于圆满。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戒清净是一切修行的基础。真正达到戒清净的行者,心性与世间人相比已大有脱胎换骨之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12个不善心主要是这一阶段得到对治的。没有清净的戒行,就没有一切。

增上戒学的修习好比剿匪。首先恢复被匪徒扰乱的社会秩序,使群众尝到甜头(众善奉行),然后发动群众全民举报(看住起心动念),一旦发现匪踪便猛打猛追,绝不让其轻易逃脱。经过大部队反复梳篦一般的扫荡(诸恶莫作)之后。烦恼主力已被完全粉碎,在外流窜的虾兵蟹将(各类与嗔相应的不善心的现行)和潜伏在社会中的匪谍(各类与贪相应的不善心的现行)基本已经伏法,剩下的只是些被击溃的残部或隐藏在深山老林遥控指挥的最狡猾的匪首(贪嗔痴三毒的随眠)了。社会秩序基本稳定,良民从此安居乐业。后期剿匪的政策和方式也要改变了(进入下一步修行)。

从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观点来看,跟随一位戒行清净的和尚、阿阇黎和加入如法如律的清净僧团,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反过来,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远离清净僧团的人,是多么地不幸啊!

对于一个对自己真正负责的修行人来说,修行道路一开始就无比艰苦,甚至令人感到一丝绝望和恐惧!(想想叶公好龙和愚公移山的故事吧)因为此时他的正见并未圆满,许多问题还是看不开、放不下,事到临头只有借助信力和惭力、愧力的护持来强行忍耐。而坏的思惟习惯又是那样顽固,改变起来如此痛苦,几乎所有让自己感觉良好的地方都隐藏着危险。不管怎样做,总有你的错。要过清净生活,几乎要将自己打得粉碎之后再一点点粘起来。那些意志薄弱的人,比意志坚强的人吃的苦还要多得多!没有师长,没有同伴,没有人理解,没有人真心帮助你,心目中那些曾经是如此光辉的宫殿一座座倒塌……人性的弱点时时威胁着自己的信和精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修行最艰难的阶段,看看淘汰率有多高你就会明白了!不具有足够的善根(主要是信根、慧根和惭愧),真的很难走下来。

随着戒行的逐步趋于清净,水到渠成,2种嗔恚相应的不善心将越来越少,乃至趋于绝迹。而8种善心不是悦俱的就是舍俱的,会给行者的身心带来极大抚慰。使他基本安住在清净的出家生活中,且心态与戒未净时相比有了本质改变,不贪惜荣华富贵,不留恋安乐温暖,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千重艰险不辞难,百折不挠志如山,不觉辛苦只觉甜,胸臆间时常充满一股浩然正气。无惭、无愧两种毛病已基本被制服,进一步修行的最主要障碍已被清除,与善法相应的种种思惟已成了习惯,心中常常现起喜悦和跃跃欲试的感觉。虽未系统修过世间定的业处,心已能较快地远离五盖,现起五禅支并趋于等持(8种善心中都没有五盖,只是五禅支质量大有差异而已)。这对行者来说,是一个脱胎换骨式的变化!

这个阶段的修行,开始真的有点愚公移山的味道,只要持之以恒地干下去,后面,就象从梢头开始吃甘蔗那样越来越甜了!

佛陀的教法中边皆甜,戒行的功德妙不可言。一般人都大大地低估了增上戒学在整个修行过程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佛陀的遗教:以法律为师(见《长部·第16经·大般涅槃经》),真是一点也不差!总之,戒行必须投入自己的全部身心才能圆满。千万不可学好龙的叶公。

一个心戒守得好的行者,不仅无惭(做错事不感到羞耻)和无愧(做错事不知道害怕)两个不善心所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且贪、(恶)见、慢、嗔、嫉、悭六个不善心所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信力和念力也会有极大长进。其自制力、觉照力和忍耐力必有本质上的长进。在世人的眼里,颇有温良恭俭、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而且,平时不善念头启动较少,进一步修习止观时的各种障碍也就相当稀少了。所以,真正的有修有证的大德皆将戒行作为修行不可缺少的基础,绝不会以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降低标准!

惭愧心是学佛基础中的基础,没有惭愧心,便无法真正理解佛法精髓,更无法获得佛法实益。

世人多抱怨:我修了这么长时间怎么不见长进?业障怎么还这么多?是不是禅修方法有问题?实际上,这些人的问题多半出在不修戒行上。粗的烦恼还没伏住,烦恼根源还没有正确认识,就想通过一心专修某种禅定伏住细的烦恼,如同刮风天扫大街——差不多是白费劲!

作为进一步修证的保障,按《清净道论》的说法:首先必须达到戒清净。即完整无穿破的身戒和心戒。达到戒清净位的行者,虽然其出世间智慧未必圆满,尚有戒禁取见等恶见,但是14种不善思中的8种无惭、无愧、贪、(恶)见、慢、嗔、嫉、悭都已得到相当程度的控制了。

三、定

按照《清净道论》倡导的道次第,在证得戒清净后,行者就可以进入以善心一境为其基本特征的世间定的修习,由此而证得心清净。

所谓心清净,是证得(欲界)近行定以上的诸种禅定境界。包括欲界近行定,色界、无色界诸定。

禅定是佛法与外道的共法。佛教行者修习禅定,不是为了证得某种定境,并将其作为身心皈依之处,而是通过禅修继续消殒14种不善的心所——特别是与五盖相关的不善心所(竟有11个之多),为进一步通过内观获得出世间智慧打下坚实基础!为达到这个目的,并不需要证得很深的定境,欲界近行定就够用了。

对于戒行清净的行者来说,虽已基本改变了不善的思惟习惯并安住于愉悦、平静之中,与初学者相比已发生了极大变化。但还存在如下两个问题:(1)正见尚未圆满,在一些重要地方只有闻思而没有实证,尚存在一些疑惑;(2)虽然日常生活中五盖已得到很好的制服,五禅支已能现起,但质量并不高,且心还不能迅速达到等至。为进一步解决这类问题,南传佛教行者有如下两类修行方案。

解决第二个问题的方法是:通过世间定的修习,培养心迅速远离五盖、现起五禅支的能力,进一步改善日用中心的质量,这类行者称为samatha行者。

期待两个问题一起解决的方法是:直接进入观的修习,在观禅中一并培养心迅速等至的能力,这类行者称为vipassana行者,其依止经论是《大念处经》等。

不论samatha行者还是vipassana行者,心的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这种训练能帮助我们进一步获得镇伏五盖、现起五禅支的能力。在《大念处经》系统的修行方案里,最初的修行都是围绕心的训练展开(主要是安般念)。所以,两种方案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走戒清净——心清净的道路。

障蔽定境的5种不善心所是:欲贪、嗔、昏沉、掉举、疑。它们都属于14不善心所的范畴。由于是禅定的直接障碍,特称为五盖。要证得心清净,必须制服这五盖!换句话说,任何在禅修中遇到的境界,如果不伴随五盖的制服,根本就不是正定的境界,只不过是与欲界妄想心相伴的境界而已,吓唬不懂的人还可以,于佛法的进一步修行却是帮不上任何忙的。

要有效制服五盖,首先要如实认识当下心态中的五盖。不识五盖,皆是盲修瞎练,再精进对修定也没有多大用处。有人认为不必通过闻思方式学习义理,只管抓住一个法门抛弃万念去修,鼓吹久修必有禅,这种做法几乎无法逃脱五盖中的欲贪折磨,皆是以盲引盲,自误误人!认识五盖之后,便可通过主动的心理手段对治五盖。与五盖相对的五种心所是寻、伺、喜、乐、心一境性,称为五禅支。而制服五盖的作意方法便是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念七觉支(又称七菩提分)。在具体的禅修过程中,这七种武器各有对治目标,一开始就须穿插应用!关于五禅支和七觉支的教授,由于笔者禅修功夫尚浅,体会有不完全(甚至是不恰当)之处,而这又正是很难用语言准确说明的东西。因此,笔者推荐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清净道论》第四品的有关内容。那里对实修过程的真正有效的开示,相信不会使读者失望的。

四、慧

对于证得戒清净和心清净的行者,14种不善心所中,除痴之外的其他13种已得到相当有效的控制。下一步,就该集中精力对付痴这个问题了。

南传上座部佛教认为,这个过程应该通过四念处(satipa.t.thaana)的修习来完成。此处,sati被译为念,含义为心清晰地了知其观察的目标;pa.t.thaana被玄奘大师译为发趣,有从XX对象出发,思考与之相关的其他对象的含义。四念处的原意,并非人们通常所认为的,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身、受、心、法四类目标上,而有从此四类目标出发进行清晰、专注的审察之意。

修慧的方法是内观:即对身受心法进行如实观察和思考。首先,如实认知身受心法(见清净),然后通过观察、思考,体验其无常、苦、无我和缘起等特征,亲证三法印、四谛、十二因缘等佛教与外道不共的核心义理(度疑清净)。次第达到见清净和度疑清净的行者,在理念上已对佛法完全无疑,唯尚不能在每个心念启动时保持正念现前。因而,此时的智慧是干慧。

继而,行者必须进入对心态进行随观的阶段,在观照每个心态的同时,努力使正念现前,培养审查随观智和行舍智,彻底拔除已大大削弱的14种不善心所之根,将其消灭于未生前,次第完成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和智见清净,使一切以随眠形式潜伏下来的烦恼无法现行,达到于顺逆境界如实了知而不“动”心的境界,摧毁对五蕴诸法及种种施设法的一切执着——即十二缘起支中的爱与取,切断现行心中烦恼的相续及无明,从而证得解脱道的诸种圣果。(这部分内容,请参考《清净道论》18品到22品)

五、结论

由上面略述的《清净道论》的道次第可以看出:

(1)戒行和禅定在整个佛法修证过程中的作用还是属于培养福报,并非正面对治无明;而内观则直接对治无始以来的无明。换句话说:修戒与修定增长的是福德,而修慧增长的则是功德。福慧双修的含义概出于此。哪一样都不能少!

(2)佛教行者修习禅定的目的与外道行者不同,不一定要证得欲界近行定以上的定境。因为再高深的定境本身都是无常、无我的,不可能作为究竟皈依。佛教行者用来制服烦恼的不是禅定,而是与审查随观智和行舍智相伴的观慧!观慧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直接将行者带入离欲的色界禅定,这种在观禅中证得的与色界禅定相应的等至(samaapatti,三摩钵底,《清净道论》译为等持,就是在《沙门果经》等经典中提及的出世间定),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中,被作为证得须陀洹以上圣果的标志,而不需要刻意保持善心一境。

(3)并非任何与身心乐受或舍受相伴的境界(如无上乐触、浑然忘身或安祥等)都是正定的境界,在这些心的当下,可能隐藏着严重的欲贪,而欲贪属于五盖范畴。对于禅观行者来说,此处必须提起足够警惕!没有五盖的被制服,根本就不可能有禅定!这个事实,对于识别人们声称的、神秘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证境界非常有效,也有助于改变对修行的种种误解。

(4)修行过程是很精细的,从修习根律仪开始,就必须将七觉支根据自己当下的心态反复穿插应用。为了对付以不同形式表现的烦恼,必须使用不同的对治方法。绝没有一招鲜、吃遍天、以一种用心方法解决一切问题的道理。大德在接引徒众时,不一定每次都说了义的法。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说方便法。可是偏偏有一些无惭无愧、不知羞耻的人,听了一点就觉得了不起,为保持圆融无碍的权威、行家的形象,竟将自己所知的那一点以穿凿附会、东攀西扯的方法胡吹成圆满的了义法!为满足虚荣心肆意贱卖佛法,直接破坏佛法在世间的弘传,后果极为严重。这类人在古今中外都有不少,有些还被愚痴的人们奉为比佛陀更高明的权威,流毒百世!我辈均非连经书也看不懂的文盲,还望各位珍惜这一善根,发心闻思研修佛教的法相、义理和道次第,力求准确、完整地掌握佛陀金口亲宣的清净教法,一是一、二是二,力求解行相应,在明白处下手。再勿宣传“知识越多越反动”之类坏人慧根的恶见!更不要自作聪明,随意以与时俱进、应机逗化为由,轻率立下在经教中找不到足够依据的异说。

(5)佛教经论不仅义理精辟,与现实的结合也十分紧密。特别是《清净道论》等以教科书方式出现的论典,看不懂的觉得稀松平常,一旦看懂(哪怕是一点点!),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修行过程中无与伦比的导师,佛法修证的精要概出于此!若真能发心读懂中间任何一本,何至于芒鞋踏遍岭头云后还不得要领?

(6)真正的佛教义理,必与实修紧密结合。从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角度来看,都是直接来源于修行实践的理论,不存在无法以理论直接指导的修行实践。如果一种理论学了之后不知如何将其运用于实践中,在排除个人理解偏差及修行不到位的因素后,大概可以判定这种理论不是佛法正见了。

(7)禅定的方法并不复杂,也不神秘。实际上,七觉支就是禅定技巧的全部内容。神通(巴利文iddhi,原意为成就)之类,除阿罗汉才能证得的漏尽通之外,现起时皆未脱离欲界,更枉谈其它的一些神异境界了。正信佛子完全不必羡慕这些,更不能将其当作修行有所成就的标志。这种对欲界中的对象的错误随喜和希求,将使人们无法摆脱对欲界诸法的执着,直接障蔽解脱道圣果(甚至仅仅是度疑清净)的获得。关于这方面内容(如何分辨这些境界,及各种世间神通的修法),各论典说的都很明确。由于太长,这里就不引用了。

无上法宝,唯真诚发心者可得!谨以此与众道友共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