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全文网

圆融和合思维,道教思想神韵之源

发布时间:2024-09-04 01:32:05作者:华严经全文网
圆融和合思维,道教思想神韵之源

  圆融和合思维是最能体现中国宗教气质的思维方式,它是中国宗教谛造者们在涵泳中国传统哲学精粹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风度的思维模式。也就是以追求“和合”为目标,力求消解矛盾与冲突,以开放的心态建构各自宗教思想体系的一种思维范式。道教亦然。 道教的圆融和合思维,一方面体现在它主张用中道和合的原则来处理自身与他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

早在《老子》中就有“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在《庄子》中就有“环中”的说法,这里“中”的意思在于和,也可以等同于道,因为“中”被视为道用的表现。庄子还说:“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 ,这里的“中”,则指在心中贯彻“中”之道。老子提出“冲气以为和”的命题,《庄子》则把“天和”作为宇宙整体存在的最理想的状态。《老子河上公注》所说:“天道损益盈谦,天道以中和为上。”《太平经》则进一步把这个原则贯彻到处理社会关系上去。它说:“阴阳者,要在中和。中和气得,万物滋生,人民和调,王治太平。”既是万物产生的原则,万物产生之后,人对万物的合理利用也要遵循中和的原则:“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处理同样也要遵循中和的原则。这个中和原则的实质是万物和人都是禀承同样的道而生化出来的,所以人与人、人与物本质上是平等的。另一方面,道教的圆融和合思维体现在它始终围绕着“延年益寿、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消灾免祸、广致太平”的主旨进行传教。道教主张内以治身延寿,外以济世救人为宗旨,注重综合百家,广采众术,升华创新,从道教的产生而言,它在东汉末期为解救生灵、安顿生命,以长生成仙、济世度人为旗帜,广泛汲纳古代传统宗教、秦汉神仙方术、黄老道家,阴阳五行学说、儒家思维和谶纬学以及民间医学养生学等方面的思想素材,构建起极富群众基础的宗教思想体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根柢的道教,它传承了“和光同尘”、“为而不争”的道家精神,在近二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它以开放的态度,持续丰富发展自身,充分吸收墨家、医家、科技家、天文地理家、佛家和民间信仰等思想成就,从而使自身在更广泛的领域,更深入地影响社会生活,以致于当今世人都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从道教典籍中得到启发。

对比佛教的《大藏经》和儒家的《四库全书》和《皇清经解》就会发现《道藏》和《续道藏》所涵盖的著作遍及诸子百家和各大门类,许多宝贵典籍因此得以保存。也许人们会以“杂而多端”诟病道教,然而其杂而有端,兼容并包,为我所用,因为生命的护养绝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系统工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事,漠不相关。纵览道教史,我们清楚地知道道教经书的造作乃是广泛吸收历史中诸子和当时盛行的各种神仙方术、谶纬、元气说等思想而成的,在道教的发展过程中,也是不断地吸收儒家的伦理思想与佛教的科仪而逐步完善起来的。可以说道教不论是诞生还是其后的发展,都与它运用圆融和合思维分不开。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