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全文网

大乘菩萨的行修——四无量心

发布时间:2022-11-09 15:12:54作者:华严经全文网

  大乘菩萨的行修——四无量心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大乘菩萨的行修,也就是修行菩萨法必须要把握的法要。所谓修行菩萨法,我们不能以在家或出家来分别;菩萨这个名词,梵文叫「菩提萨埵」,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觉有情」。这个词语很难理解,所以我将它以白话的方式诠释为「修行觉悟的人」,也就是学佛的人,佛法的实行者。

  在这个前提下,所谓大乘菩萨,必须要把握两个最重要的课题,在座各位可能也知道,菩萨法是以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做为修行的指标,包括道理和方法。

  做一个修行觉悟的人,如果我们只是依于某一些比较偏、窄的知见或方法来实践,以菩萨而言那是不够的。菩萨要以觉悟为前提,通常谈觉悟,就会联想到「佛陀」它的本义,一般只是定位在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这些已经成就的佛陀地位上,亦即是从已经完成果位者的角度,来界定「佛陀」这个名相。事实上,于佛法的理念,应该是以「觉悟为内涵」的这个定义,去面对「佛陀」这两个字。

  为什么要强调觉悟?因为人在日常生活中必然要面对人与事,难免在应对的时刻会有很多问题发生,其中少不了利害,相关每个人,于人于己都希望获得的是利益,而非伤害。

  在利益方面,想要使别人得到,而且自已也能获致,这不是难事;但是要做到既不伤害别人,也要使自己不受到伤害的话,那就不容易了!提到不伤害别人,还可勉为其难地做到,倘若想兼顾自己也不受到伤害,实在很难!

  而学佛的人既然是以觉悟为前提,他的目标就是在,学习如何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于此必须要有道理方法来帮助我们,至于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思想、观念?该如何去培养、表现它?在佛法中涉及到慈、悲、喜、舍,称之为「四无量心」的项目,这也正是今晚首先要介绍的理法。

  一般来说,佛以慈悲为怀,菩萨也是以慈悲为怀,其实学佛的人无不以慈悲为怀。慈悲的意思大家都理解,要详细说出其中的含义,就必须要理解「拔苦与乐」: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与别人快乐。

  可是,这里面究竟和佛法所说的慈悲,是不是那么的贴切?尤其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是不是真能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与别人快乐?此点值得深思。刚才我说:不伤害别人,就必须要做到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与别人快乐;同样,要不伤害自己,也必须拔除自己的痛苦,给与自己快乐。

  可能大家会疑惑,慈悲应该都是对别人,怎么反过来对自己呢?这即是定位的问题,看你本身处在什么立场,所面对的是什么人;或是说,你所面对的人,他的立场和你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个定位如果不能确立的话,就很难理解,怎么还有对自己这一层?

  事实上,经典讲得很清楚,菩萨法是要自利利他。不单单要拔除别人的痛苦,也要拔除自己的痛苦;不仅仅是给别人快乐,同样也要给与自己快乐,这才是所谓的自利利他,也就是我所说的「不伤害别人,也不使自己受到伤害」的含义。以上是对慈悲两个字,于概念上的认识。

  其次,要思考的是究竟怎样才是慈悲的内涵?谈到要拔除别人的痛苦,是不是所有的痛苦都能够拔除?要给与别人快乐,是否别人所需要的快乐你都能够给与?依于四无量心,这个「无量」是没有限制的意思。我们一个人究竟能做到多少?如果不能做到多少,怎么能无量?又如何达到无限量、无限制的境地?

  所以谈慈悲,如果只是看到「拔苦与乐」这样的诠释,的确不容易把握。依照世俗的观念,慈是指仁慈,悲是指悲悯,这是世间法里面已有的。佛法是以世间法为基础,慢慢去提升、增上,这样才能达到超越,或者说出离世间的境界。

  综合前述,可知慈悲是从仁慈悲悯上下手。如果我们以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来看,肯定是一份慈悲心,并且是无条件的付出;而佛法所陈述的「慈悲」,即是以这一种基础为出发点,慢慢将它扩大,从父母对待子女的心态、情感,渐渐提升、扩展到自己子女以外的他人,这正是佛法中所谈的饶益众生。

  当然,这并不表示以父母一般的高立场、高姿态去面对众生,而是要像父母一样的情怀,对子女的那种感情、那份心境,它是没有条件,不求酬报的,完完整整施舍的精神。尤其我们常说佛菩萨以慈悲为怀,佛菩萨讲究的是众生平等,譬如六波罗蜜法中的布施波罗蜜,即提出要求:平等普施,这就是增上、提升的一种修养。

  世间法中父母对子女,还是有限的,不管是于情感上和精神上所发挥的力量,都不够广大。所以菩萨、佛,肯定的说:是像父母一样对待众生,并不是指以父母般的长辈姿态,把众生当成子女那样的晚辈姿态,而是在心量上的包容性。

  于此我们不妨从慈悲的本意,来探讨有关人与人、人与事之间,一些可能发生的现象。至少大家也能理解,目前的社会形态、政治环境,及国际上的问题,看看这个世界,战争、贫穷、混乱的情势……,处在这个乱象的时代中,除了感觉恐惧害怕,心生烦恼不安之外,我们只要稍微去思考、面对,就会联想到为什么会这样?

  以前我曾向各位提过,佛法是探讨一连串的为什么,可以化解一连串的为什么;当我们面对人与事,如果不去探讨为什么,只是直觉依自我意识去看、去听而立即肯定的话,可能永远落在一个自我意识里而已。

  事实上,国际间或国家区域的问题,如果先从一个家庭去着手,每个家庭份子都能有慈悲之心,再去慢慢影响到所有的家庭,甚至到所有的国家,最后到整个地球上的人类,你就会发现,所谓多数跟少数,它不是一个比例的问题,因为少数是包含在多数之内,这些少数能做好,影响所及,多数的也就好了。

  我们看贫穷的问题,目前在台湾可说经济条件非常优越,生活十分富裕,几乎想要什么都能得到。可是有一个疑问,不晓得大家是否曾经思考过:我们究竟缺少了什么?好像大家都过得很好,事实上真的过得那么自在快乐吗?

  当你在夜阑人静独处的时候,可能也会想到:我真的过得那么好吗?似乎缺少一些什么?!可是究竟缺少了什么?还真的很难把握!不在于我们对衣、食、住、行物质的需要上有何欠缺,而是在精神上拥有多少?

  今天这个社会、甚至全世界普遍皆然,不只是我们这个地区精神上贫乏;这不是出版一些书或录音带,有媒体、电视、广播,就表示人有了精神食粮。我们所要知道的是:这些流布的媒体里面说些什么?所表现的内容对人的影响又是一些什么?现在的电影有分限制级、辅导级、普遍级等,为什么要分这么多级?问题发生在那里?一个国家立下那么多的法令规章,为什么还是有许多问题存在?

  看看他山之石,以新加坡来讲,它的环境、街道非常整洁,人民很守规矩,可是如果把新加坡的模式搬到台湾来实行,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愿意接受这样的体制?举个例子,新加坡以重罚闻名,颇收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当地如果有人随便扔张纸屑或者丢个烟蒂在地上,政府会施以重罚,在这种行政效率下,民众自然养成守法习惯。

  过去媒体曾报导一则新闻:有个美国孩子在新加坡犯法,他应该受的处分中,有一项是以皮鞭抽打的刑罚。美国人认为这是不人道的,甚至发动了许多人力想予以免除,而新加坡人认为这是我们的国法,不管你是什么人,只要在这个地区违反了法令,就要遵从法律的制裁,接受责罚。如果以新加坡这种作法来看,大家认为它是慈悲或是不慈悲。

  在此要提醒各位:人往往希望别人对自己慈悲,因此有人不断地为自己制造痛苦,希望别人来帮他拔除痛苦。就像佛教界所流行的想法:众生都有烦恼,希望佛菩萨能帮我们解除烦恼一样。很少会去想,这个烦恼是谁造成的?如同新加坡那些违反法律的人,之所以要接受惩罚,是因为那是自己造成的。

  佛法谈慈悲,绝不是以妇人之仁觉得「不忍心」、「过意不去」去看待,关键点在于:这一个本身做错的人,如果不去做不好的事,就不会受到责罚,也就不需要事后讲忍、不忍心;只要自己事先能在意,就无所谓事后了。

  不过人经常都是只照着自己的看法、思想去表现各自的行为,也因为这样,很可能造成不是伤害了别人,就是伤害自己。所以我们谈慈悲,说拔苦与乐,事实上应该探讨的是:苦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只期盼别人拔除自己的痛苦,给与自己快乐?

  如果自己不去制造痛苦,还需要别人为你拔除痛苦吗?假如你已经把一切本份做得很好,本来就很快乐,还需要别人给与自己快乐吗?可是我们人往往不这么想,譬如当我们做错事情,或是引起别人烦恼时,常会歉疚的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可是有没有想过?本来这两句话不需要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只要当初谨慎一点,也就没有必要向人道歉而说出这样的话来。

  通常我们人,都以一种依赖的天性来面对人与事,因此不免怀有一些对他人的寄望。试看小孩的成长经历:从小依附在母亲的怀里,肚子饿了以哭表示,仰赖母亲来喂食,尿片湿了也是借着哭声,希望母亲帮他换片干爽的。等到慢慢大了,开头是妈妈喂着吃饭,喂饭时,还要跟在屁股后面,追着去一口口喂,直到饱为止,好像吃饭都不是自己的事。

  平常我们会说:小孩子不懂事嘛!本来这样没有错!可是这正是养成依赖的一些过程。以后自己会吃了,就开始偏食选择爱吃、不爱吃的食物,父母就顺着他的喜好而满足他。即使成年了,无论是在念书,或是工作,那一个时刻没有依赖?人总是离不开依赖。

  这种依赖其实并没有对与错,而是其中有些问题存在;当我们从小已经在依赖的惯性中熏习,成长之后,反过来别人可能会来依赖我们,彼此不断的在依赖中发展,即使此种互相依赖是必然的现象,仍需藉由佛法的理念认清它,主要在于如何做一些调整。

  人,不欢喜时会忧愁;摔倒、碰疼了就会痛哭;假使受到了什么刺激伤害,所有的烦忧都会爆发出来,这都是人性必然的反应。处在这些不顺当、超过个人能力负荷的时刻,往往会期盼别人的安抚、同情,甚至能够站在自己这边。

  暂不管它是或者非,其中的关键在哪里?还是依于一份依赖之心。反之,在人顺利的时候,又是一种什么心态自居?欢喜、得意?与人分享?或者炫耀、骄傲示人?并不表示日子过得很好的人就不需要别人。

  总合而言,「不好」和「好」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如果认为好的是你所需要的,自然是愿意接受,反之不好的则排斥、拒绝,这本来是人很容易显现的共同现象。可是我们有否想过,好的,人人都期望,不好的,统统不要,那么究竟有多少是好的、不好的?这里所谓的好与不好,又是怎样去定位?

  譬如说,父母对子女如果管教严格,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如果是疼爱多一些,到底好,还是不好?所以,我刚才说这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实际上,也是人活着时,避免不了的一些过程。以世间法来看,人处在这个世界,往往有太多的迷惑、无明,甚至太多的无奈,在这些前提之下,久而久之,我们就把它归诸于命运。以为人命就是如此!

  当然能够认命的人,他如果不去伤害别人就已经不错了;有的人虽然认命而不伤害别人,可是却会伤害自己。同时,不愿意认命的人,伤害别人的机会也是不少!这正是我们为什么要谈慈悲的原由。

  究竟该怎样表现慈悲?是不是希望他人拔除我们的痛苦、给与我们快乐,就是所谓慈悲?就是佛法?如果别人不能拔除你的痛苦、给与你快乐,是不是对方就不慈悲?

  从前面已说的互为因果关系,我们可探讨究竟怎样才是慈悲,佛法中谈任何问题,不在乎言语行为上发展的过程,而是在意这种言语行为完成之后,所得的结果。

  比如父母对子女的溺爱行为,可能使他们变坏;同样,也不一定父母对子女要求严格,这个孩子就一定会乖,爱或严格只是一种手段。如果结果是好的,不管怎么做都没有错,都是一份慈悲,因为慈悲的本义就是拔苦与乐。

  问题在于:拔除痛苦后,所得的是什么样的结果?好比医生为病人诊治、开药方,把病治好了,它的结果是快乐的。假如对方是一个吸毒成瘾的人,你看他很可怜,给他钱买毒品来吸食,后果如何可想而知。你不能辩解地说:我是因为看到他痛苦的样子,不忍心,所以帮助他。认为这就是慈悲。

  所以慈悲的本身不是在于它的过程,而是在于所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佛法讲饶益功德,是肯定于效益上,确实有价值的表现。谈慈悲,必须以这种态度去面对,去正视其中的含义。

  记得我过去在一个寺院里,曾经发生这样的事,平常我较少跟寺内的人打交道,有一次出门时,在途中看到卖素食的小点心、包子,就买了一袋回去,分给常住吃。随后有人对我说:「法师,你好慈悲!」大家想想看,我只是买了一点吃的东西就好慈悲,是否不给东西吃,就不慈悲?当然,这只是误解慈悲的小例子,最要紧的是必须对它有正确的认识,以及注重这法要所完成的结果。

  接着介绍有关喜舍的含义,喜是欢喜的喜,舍是舍弃的舍,佛法中称「慈悲喜舍」为四无量心。其实说起来慈悲是于行为上的实际表现;喜舍则是行为表现的一种精神内涵;亦即你的表现是依于一些道理方法,去行为你的慈悲,当然必须要有一种精神上的维护。

  这个欢喜的喜字,就是你要行慈悲、表现慈悲的时候,是以一种什么的心态、什么样的感情去表现?如果表现得很痛苦、毫不欢喜的话,那这个慈悲的折扣就太大了。欢喜,我们既然要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与别人快乐,于此出发点下,必须要有所付出,在这时刻,你究竟基于什么情怀,存乎于心而去付出?

  譬如社会上有所谓的爱心问题。我曾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位清贫孤寡的老太太生病了,躺在床上,有爱心团体前往探望,还有新闻记者随行。代表的人物就站在老太太的床边,用一个信封装了钱,向老人家说明是某个爱心单位,知道她很可怜需要帮助,特地前来看她。

  此时,有电视台的摄影记者摄取镜头并记载过程,明日的报纸即登有爱心普及人间、人间处处有温暖等文字的新闻;这里面能否发现到:看起来好像一个人在表现一份慈悲,他也好像很欢喜,可是有没有想过,躺在那儿的老太太怎么想?

  如果我是她,很可能会说一句话:你们今天来看我,我很高兴,可是你可怜我,我实在不欢喜。谁需要可怜?爱心不是可怜人家。所以通常我们做一些事,本来是件好事,自己似乎也做得很欢喜,结果可能只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看起来好像在帮助人,事实上已经伤害人了!

  欢喜,如果你从事慈悲行为,也用一份欢喜心去做的话,说起来倒不如像那些志工、义工,帮老太太清洗衣物、洗澡、弄吃的,且轮流照顾她,那比拿着红包,还要让她上报纸、电视宣扬一番的情形,两者间所谓欢喜的差距就太大了。

  前面我提过「不伤害别人,也不要伤害自己」,有时行使慈悲,如果不是真正欢喜去做的话,很可能会造成伤害,不是伤害别人,就会伤害自己;那么究竟拔除了别人的痛苦没有?给与快乐了吗?这是很值得考虑的问题。

  前面说的,慈悲不只是对别人,也要对自己。以欢喜而言:当业报显现的时刻,亦即当我们遇到一些痛苦烦恼的时候,怎么以慈悲之心、欢喜的情识去面对业报?面对痛苦烦恼,如何去拔除它、化解它?所以拔苦与乐不只是一句话而已,也不仅是对别人而已,当面对自己时,也该知道怎么办!

  因此,要慈、悲、喜、舍的话,这在修学佛法的过程里是,一个最大的课题,因为这中间没有自私自利,由于涉及自私自利,就会伤害别人;一旦面对自己的业报显现时,似乎慈悲也派不上用场了,因业报显现时,就是无明烦恼时,如何跟慈悲扯得上关系呢?于此必须要了解,无明烦恼是痛苦,怎么拔除痛苦是当务之急。所以说学佛的人面对业报时,不只是承受,而是要在欢喜的前提之下,怎么去求得解脱。

  以更浅显的方式看,无明烦恼、痛苦的发生,是「我」在承受,当然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些痛苦拔除掉,可是怎样能给与快乐?如果面对它要欢欢喜喜,怎么欢喜得起来?

  佛法讲「解脱」,很多人把这两个字当成是「死」,解脱并不是死!生命过程中所承受的业报,内容就是一些因因果果,如果以一个因得到一个果来说,就好像一条绳子绑着你一样,许多的因因果果,即类似许多的绳子你绑着,学佛就是要怎样把这些绳子一条条解脱。解脱就是解脱这些,绝不是说,求解脱就是求死,否则何必学佛呢?

  求解脱是清净我们的业,承受业的时候,总是痛苦的多、欢乐的少;因为业里面,除了恶业之外,还有善业、无记业等,恶业是受苦报,善业即受乐报,所以还是有欢乐的成份。

  由此可知,所谓拔除痛苦是指恶业而言,给与欢乐就在于善的行为造作有多少。不过这些都不是究竟,真正能给与的快乐是什么?是求得解脱、求得自在才是快乐。所以我不管是以文字介绍或演讲佛法,常常提示学佛的目的就是在求解脱、得自在,如果能把握这个法要,而不把解脱当成是死的话,就能清楚学佛的重心,是关系到业的问题。我们人的一生,如果能把业清净的话,就是你的佛性显现的时刻,佛性能显现,你就成佛、成菩萨了。

  因此,当业报显现的时候,我们要怎样去拔除这些痛苦,怎样快乐能生起,最要紧的,还是先得欢欢喜喜的去面对它、承受它。怎么说呢?人如果要讲到因果报应的问题,也就是业报显现之时,以一个普通人跟一个学佛的人,反应差别就很大。

  从世俗人方面来看,人与人之间,一旦发生了若干纠纷、问题时,很可能起初只是争辩,以后则可能发展到争吵,吵到某个程度时,可能就打起来,最后造成伤害。如果是学佛的人呢?往往不一样,因为学佛的人是针对迷惑、针对无明烦恼,从中去觉悟一些什么,能够把问题化解掉,于中求得解脱,就好像被绳子绑住,而把它解开一样。

  学佛的人为什么可以做得到?那是因为当我们与人产生争执之时,刚开始争辩就会想到:这么争不能解决问题?如果能够沈得住气,也即是通常说有定的修养,定的本身就是不乱;假如能够不乱,先沈得住气而不与人争论下去,当然就吵不起来。倘若因修养不够,还是会辩,辩到后来吵起来,此时如果还能知道这样吵下去并不能解决问题,就有化解的机会。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当别人发生纠纷的时候,在争吵的当中,旁观者总会说一句话:「唉呀!你们那一个少讲一句不就没事了吗?」这个少讲一句不是那么容易。为什么我们常会说这句话:人争一口气,甚至后面还要附加一句佛争一柱香?!我不知道有那位佛会去争那一柱香!人的确在争一口气,可是这一口气争到了,又怎么样?

  台湾话说「输人不输阵」,最后要付出多少代价?而且结果自己又得到了什么利益?很可能自己已受到伤害。为什么?因为当他面对这问题的时候,不是用一份欢喜心去面对,而是纯粹以一种自我意识去面对别人的自我意识。当两个自我意识相对的时刻,各自坚持自己的,所以就会争、辩、吵、打。这也是我们之所以强调要欢喜承受的原因。

  前面已讲了慈、悲、喜,接着再看第四个字「舍」,一般常以舍弃来说,往往容易造成误会,以为谈舍就是不要!弃就是去掉!这样解释,就好比古人会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居然你还要去给别人?即使是世俗的人,都不是遵照这样的道理去修养,何况是佛法!

  其实佛法的舍,是依于前面的慈、悲、喜,当你有了慈悲的心念,而且以欢喜的心态去表现的话,我们一定会知道有它的结果,也就是所谓的饶益功德;这一份饶益功德,你要舍,舍什么?即是舍执着于功德的心。因为你原来的目的是希望别人能得到利益,绝不是去执着所布施的功德,计较回收。舍,就是舍掉对功德的计较与执着。因为学佛的人不知不觉中常会犯这些错,会贪着功德。

  功德的内涵,就是一种有饶益或者有价值的行为。分开来讲,功,是一种力量;德,是一种修养;你的修养发挥为一种力量,就是功德。人有时在做了一些功德之余,会感到很得意,执意不舍,甚至在某一个时刻,面对那个得到利益的人,假使他有点对你不好,或表现不如你的理想,马上就会把这份功德搬出来,看看你现在这样对我,想当初我是如何对你……。

  为什么学佛的人要行舍?因为饶益功德是以「无相」为基础,帮助别人,是希望他能得到利益。如果心里执着不舍,必然会生计较之心我施了,你就要回报我;我做了好事,将来你就欠我一份人情。如此于心念中即不能清净。

  舍,真正说来,不只是对别人的饶益功德方面要舍,还要舍自己的「我」。会计较执着是因为有我,如果能够把这个「我」放舍,计较执着就不会发生。

  如何舍「我」?譬如谈慈悲,当你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与别人快乐时,究竟是「谁」在那里拔除?是「谁」在那里给与?正你有这种行为而生起欢喜心的时刻,又是「谁」在那里欢喜?谈到舍「我」,常会难以把握这个「我」,总认为「我」只是一个自我,仅止于如此简单的认识而已。

  真正的我,表现最明显的是在三种行为上:一个是身体的行为,就是动作;其次是语言的行为;另一个是意念的行为;三者组合起来,在任何时空表现出来,就会显现一个「我」。比如说:我要揍你!嘴里讲,一个拳头举起来,身与口同时就表现;而「我要揍你」那个意念的生起,就是思想的行为,如此身、口、意就已全都显现出「我」来。

  又例如:我很欢喜!这是面对人、事、物后,所表达的情感反应,经由口述说显示的,于内心中就有了意念的分别,表示也有不欢喜的,而这是我感受欢喜的。那我们所说的舍,是否将此身、口、意都舍掉呢?不是如此!是要舍我行为造作中不好的。

  比如讲佛教,提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大家耳熟能详,很容易了解的话语,教诫我们:恶的不要做,好的、善的力求去做,这里面就包括了身体的、言语的行为;自净其意,就是意念上的行为。如果能够意念清净的话,当然,表现在言语、身体的行为,自然就是好的;如果意念本身的出发点不好,所表现的当然就不好。我们要舍,是舍身、口、意造作行为中不好的,并不是舍好的。

  刚刚说明慈、悲、喜、舍是: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与别人快乐,还要欢欢喜喜的去做,做完了也就算了,这才完成了一个舍字。由此可以发现,你的「我」是一个什么。

  因此,不只是于业,是「我」的造作行为,于道,不也是自我的一种造作行为吗?只是我们把它分开说:造作成业,修养成道。

  其实造作是行为,修养还是行为,谁在那里造作?谁在那里修养?当然是自己的那个「我」。你对别人表现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其实对自己的那个「我」,能从「慈悲」到「喜」,而后到「舍」的话,道理也是相同。

  如果能把这四个字,于道理、方法上建立融会贯通的知见,就会联想到我先前所讲的「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要怎么去做?这两句话,我经常向学佛的同道介绍,很多人都给我一个回应:不伤害别人,我倒可以做到,可是还要不伤害自己,这实在太难。为什么?因为他只是把自己当做是我的行为而已,忘了这个「我」,是和自己以外的「他我」,或者是人与事发生关系,才会表现出来。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容易发现:譬如自己有时不小心,事情没有做好,又关系到别人,常常不会承认自己做错了,反而责怪别人「都是你!要不是你,我就不会这个样。」其实是谁真正在那里行为、表现呢?

  这个「我」,只是因为这个「我」关系到别人;好比说你手上捧着一碗汤或水,不小心撞到身旁的人,往往所起的反应是:假使别人不站在那里,你就不会碰到他。以这种方式去看问题,可是很少会想到旁边明明站着一个人,为什么不小心点,闪过这个人而要一头撞过去?这就是一个「我」的问题,只有自己的我,忘了别人的我。

  其实自己的我真正要舍,必须关系到别人的我,也就是舍弃自己的我,而显现出对他人的饶益功德。这其中不在意过程的好、坏,而是在乎它的结果。

  慈悲喜舍四个字,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以菩萨的行修,不仅仅须要依靠六波罗蜜法和四无量心,无论慈也好,悲、喜、舍也好,凡夫众生做不到,是因为迷惑,能做得到,必然是有所觉悟。

  谁迷惑?谁觉悟?是自己的「我」。这个「我」如果不能突破或者舍弃,想要行慈、行悲、行喜都不可能。所以我们会赞叹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伟大的愿力!因为地藏王菩萨把自己的我放在一边,他那个「我」,照道理是早应该成佛,可是他情愿不成佛,也要在地狱里度众生。

  如果他不能舍弃「我」,能够在地狱中行慈、悲、喜吗?可见前面的慈悲是一种行为表现,喜是心态的呈现,这个舍,肯定于不管是行为与心态,可能造成的结果,即使是好的,我们也要舍掉执着,坏的,则根本不叫慈悲,也不叫喜,就无所谓的舍。

  有了这些概念后,不妨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刚说不能做到慈悲喜舍,是因为迷惑,能行,是由于觉悟。既然说菩萨是一位修行觉悟的人,他是不是要具备这四无量心,才能称得上是菩萨呢?这就是所谓修菩萨行,必须先要具备心性上的调理。

  我们常说要明心见性,要明什么心,见什么性?也说到明心见性前,必须先修心养性;关于心性的修养,到底是谁的心,谁的性?各位不妨思考一下,是业心业性?还是道心道性?业,能成为人,而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带着业,来承受业报的;道,佛法告诉我们,如何从业里面去认识、了解,能够清净我们的业。

  我们谈心性,究竟这心性是摆在那一边?谈修行,绝不是只摆在诵经、礼忏、参加法会、行布施等,这些「教」的行为上,而是针对我们的心性,所表现的时刻,就是当业显现的时刻。

  业的显现,即是一个因果的现象。人的一生有无法计数的因因果果,所以经典上说及「一大阿僧祇劫」,提到成就菩萨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究竟说的是什么?阿僧祇劫又是多少?因为这个名相本身,就是意指一个没办法计算的数目字。

  劫,是劫波,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因与果的关系。人来到这个世界,要经历多少没有办法计算的因因果果,甚至小到连打一个喷嚏,都有其因果在。怎么说呢?打喷嚏是感冒了?还是外面有什么脏东西,进入到你的呼吸系统?一定有它的因,才会有这个打喷嚏的果。要大呢?可以大到所谓的生死问题,即是说人来到这个世界,是来承受业报-生、老、病、死,以至于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无非是在这些苦里过日子。

  可以说娑婆世界,就是一个苦的世界,人活在世间就是承受苦。问题是我们现在承受的这些,是我们在过去世什么时候,做过一些不好的事呢?如果这一生,我实在没有做什么坏事,我为什么也那么苦?

  不过,这一生的行为,也许你可以知道,这一生以前,过去世的行为,你能知道多少?的确不知道!所以佛法中提到「无明」,无明是不知道过去,而不是现在这一生。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当前社会上有乩童、通灵,还有很多所谓阴阳眼、通晓三世因果的,这些人都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而且这些人的生意非常好,收入很不错,为什么?因为众生无明,他说他明了,事实上明了没有?

  因为他知道人人都有无明,如果他也跟着一起无明的话,你就不会对他有所求了。所以他表现的是他能够明了,而你是无明,你既然不知道,就只有求助于他了。这叫迷惑。为什么?如果他真的明了,知道所谓三世因果的话,我告诉各位,这个人早就该死了。这话怎么说?

  以佛教里一些修行者的常性来看,当他能够表现出三世的一切,如他真要表现的话,只能有一次的机会。为什么?一旦他表现出来,这就是一种神通,真正像罗汉或菩萨,一旦表现了神通,他一定就此消失,你再也见不到他。这是中国佛教历史上,一些高僧大德曾经留下的资料记载。其次,依据佛陀的思想理念,刻意表现神通,就是迷惑众生,所以说他若用一种所谓神通的方式,去表现自己的明了,是不是早就该死了?

  如果他真正能够明了,对自己为什么不明了?因为他如果能对自己明了的话,他早就成佛成菩萨啦!还需要用这种方式得到更多的钱财,哄骗更多的人吗?佛菩萨以慈悲为怀,这些人的行为并不叫慈悲。

  所以谈慈悲喜舍所涉及的问题,不只是在个人的心性上,还关系到别人的心性,甚至于不只是人与人,还关系人与事;人活在这个世间,这些互动关系都是少不了的。

  从无明,即所谓的迷惑中,我们都希望能够明了而觉悟;因此在慈悲喜舍上面,能够先建立起正确的知见,还能行于实际生活中,而且所得到的是一份饶益功德的话,当然,他就具备菩萨心,也就是所谓菩萨的胸怀。

  道理上看起来似乎很简单,谁都会说,要照着去做的确不容易。现在,我们于知见方面已知道很多,真正想要把慈悲喜舍,表现得淋漓尽致,确实使别人获得饶益的话,除了刚刚说的「我」要舍之外,于此再用简单的方式,谈谈如何去做。前面已提到,以父母对子女的感情和心态去着手,那是一种基础,再慢慢去提升、扩大,这是一个方法。

  可是,以佛菩萨的修养,如果我们要讲大乘菩萨的行修,谈修养,看起来只能做为基础,它绝不是道的显现。那么道在那里?

  大家都知道烦恼与菩提,也耳熟能详:「转烦恼成菩提」、「烦恼中有菩提」;假设烦恼是业,那么菩提呢?就是道。依于烦恼与菩提的关系去看业与道,我们能不能发现它的方法?

  转烦恼成菩提,绝不是说菩提是一种神奇力量,而烦恼就像一个罪恶的东西,藉这股力量去打击烦恼,事实上不是如此;所以我常说:「佛法不是武器,现实生活不是敌人,不要把佛法当武器,去消灭现实这个敌人。」佛法不是这种现象,烦恼与菩提也不是这种关系。

  修行的下手处,不外就是从烦恼中去显现菩提,或者说是从业里面去显现道,它是相同的理论。唯一的问题,是如何不去造成烦恼,不要造作成业,那才是真正的工夫。

  要不造业、不生起烦恼,这中间你所行为的内涵是什么?是慈悲喜舍!你能把握这一点,就知道怎样去行慈悲喜舍,如何建立起四无量心。烦恼是因无明而起,搞清楚了,就能显现菩提,那不就是觉悟么!

  业的形成,是因为处在无明的状况里,道就是从无明中去突破。所以我们称菩提是道,平常说的「发菩提心」、「行菩提道」,一般都把发菩提心当成是觉悟心,其实不是如此;菩提是一种道,也是方法,循着这一道路,依于这些方法,你可以到达觉悟的目的,这才叫做菩提道。

  发起菩提心,就是告诉你身口意的行为,要行于菩提之道,不要因造作而形成烦恼,或者形成为业;这是因为你没有行于菩提道,只是随着色尘缘境打转。

  从以上所讲慈悲喜舍的知见,以及怎样去下手,它的关键性,大概各位就知道所谓菩萨的发心,不只是发起慈悲喜舍之心,而是要先了解此四无量心的法义,知道它的方法后,照着这样去做,那才是菩萨行修之道。

  慈悲喜舍是行菩萨道的方法,

  像世间任何的方法一样,

  它能帮助众生得到利益;

  而且得到了,必须完全奉献出来,

  在佛法中就叫做菩萨心、饶益功德

  大乘菩萨的行修四无量心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大乘菩萨的行修,也就是修行菩萨法必须要把握的法要。所谓修行菩萨法,我们不能以在家或出家来分别;菩萨这个名词,梵文叫「菩提萨埵」,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觉有情」。这个词语很难理解,所以我将它以白话的方式诠释为「修行觉悟的人」,也就是学佛的人,佛法的实行者。

  在这个前提下,所谓大乘菩萨,必须要把握两个最重要的课题,在座各位可能也知道,菩萨法是以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做为修行的指标,包括道理和方法。

  做一个修行觉悟的人,如果我们只是依于某一些比较偏、窄的知见或方法来实践,以菩萨而言那是不够的。菩萨要以觉悟为前提,通常谈觉悟,就会联想到「佛陀」它的本义,一般只是定位在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这些已经成就的佛陀地位上,亦即是从已经完成果位者的角度,来界定「佛陀」这个名相。事实上,于佛法的理念,应该是以「觉悟为内涵」的这个定义,去面对「佛陀」这两个字。

  为什么要强调觉悟?因为人在日常生活中必然要面对人与事,难免在应对的时刻会有很多问题发生,其中少不了利害,相关每个人,于人于己都希望获得的是利益,而非伤害。

  在利益方面,想要使别人得到,而且自已也能获致,这不是难事;但是要做到既不伤害别人,也要使自己不受到伤害的话,那就不容易了!提到不伤害别人,还可勉为其难地做到,倘若想兼顾自己也不受到伤害,实在很难!

  而学佛的人既然是以觉悟为前提,他的目标就是在,学习如何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于此必须要有道理方法来帮助我们,至于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思想、观念?该如何去培养、表现它?在佛法中涉及到慈、悲、喜、舍,称之为「四无量心」的项目,这也正是今晚首先要介绍的理法。

  一般来说,佛以慈悲为怀,菩萨也是以慈悲为怀,其实学佛的人无不以慈悲为怀。慈悲的意思大家都理解,要详细说出其中的含义,就必须要理解「拔苦与乐」: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与别人快乐。

  可是,这里面究竟和佛法所说的慈悲,是不是那么的贴切?尤其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是不是真能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与别人快乐?此点值得深思。刚才我说:不伤害别人,就必须要做到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与别人快乐;同样,要不伤害自己,也必须拔除自己的痛苦,给与自己快乐。

  可能大家会疑惑,慈悲应该都是对别人,怎么反过来对自己呢?这即是定位的问题,看你本身处在什么立场,所面对的是什么人;或是说,你所面对的人,他的立场和你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个定位如果不能确立的话,就很难理解,怎么还有对自己这一层?

  事实上,经典讲得很清楚,菩萨法是要自利利他。不单单要拔除别人的痛苦,也要拔除自己的痛苦;不仅仅是给别人快乐,同样也要给与自己快乐,这才是所谓的自利利他,也就是我所说的「不伤害别人,也不使自己受到伤害」的含义。以上是对慈悲两个字,于概念上的认识。

  其次,要思考的是究竟怎样才是慈悲的内涵?谈到要拔除别人的痛苦,是不是所有的痛苦都能够拔除?要给与别人快乐,是否别人所需要的快乐你都能够给与?依于四无量心,这个「无量」是没有限制的意思。我们一个人究竟能做到多少?如果不能做到多少,怎么能无量?又如何达到无限量、无限制的境地?

  所以谈慈悲,如果只是看到「拔苦与乐」这样的诠释,的确不容易把握。依照世俗的观念,慈是指仁慈,悲是指悲悯,这是世间法里面已有的。佛法是以世间法为基础,慢慢去提升、增上,这样才能达到超越,或者说出离世间的境界。

  综合前述,可知慈悲是从仁慈悲悯上下手。如果我们以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来看,肯定是一份慈悲心,并且是无条件的付出;而佛法所陈述的「慈悲」,即是以这一种基础为出发点,慢慢将它扩大,从父母对待子女的心态、情感,渐渐提升、扩展到自己子女以外的他人,这正是佛法中所谈的饶益众生。

  当然,这并不表示以父母一般的高立场、高姿态去面对众生,而是要像父母一样的情怀,对子女的那种感情、那份心境,它是没有条件,不求酬报的,完完整整施舍的精神。尤其我们常说佛菩萨以慈悲为怀,佛菩萨讲究的是众生平等,譬如六波罗蜜法中的布施波罗蜜,即提出要求:平等普施,这就是增上、提升的一种修养。

  世间法中父母对子女,还是有限的,不管是于情感上和精神上所发挥的力量,都不够广大。所以菩萨、佛,肯定的说:是像父母一样对待众生,并不是指以父母般的长辈姿态,把众生当成子女那样的晚辈姿态,而是在心量上的包容性。

  于此我们不妨从慈悲的本意,来探讨有关人与人、人与事之间,一些可能发生的现象。至少大家也能理解,目前的社会形态、政治环境,及国际上的问题,看看这个世界,战争、贫穷、混乱的情势……,处在这个乱象的时代中,除了感觉恐惧害怕,心生烦恼不安之外,我们只要稍微去思考、面对,就会联想到为什么会这样?

  以前我曾向各位提过,佛法是探讨一连串的为什么,可以化解一连串的为什么;当我们面对人与事,如果不去探讨为什么,只是直觉依自我意识去看、去听而立即肯定的话,可能永远落在一个自我意识里而已。

  事实上,国际间或国家区域的问题,如果先从一个家庭去着手,每个家庭份子都能有慈悲之心,再去慢慢影响到所有的家庭,甚至到所有的国家,最后到整个地球上的人类,你就会发现,所谓多数跟少数,它不是一个比例的问题,因为少数是包含在多数之内,这些少数能做好,影响所及,多数的也就好了。

  我们看贫穷的问题,目前在台湾可说经济条件非常优越,生活十分富裕,几乎想要什么都能得到。可是有一个疑问,不晓得大家是否曾经思考过:我们究竟缺少了什么?好像大家都过得很好,事实上真的过得那么自在快乐吗?

  当你在夜阑人静独处的时候,可能也会想到:我真的过得那么好吗?似乎缺少一些什么?!可是究竟缺少了什么?还真的很难把握!不在于我们对衣、食、住、行物质的需要上有何欠缺,而是在精神上拥有多少?

  今天这个社会、甚至全世界普遍皆然,不只是我们这个地区精神上贫乏;这不是出版一些书或录音带,有媒体、电视、广播,就表示人有了精神食粮。我们所要知道的是:这些流布的媒体里面说些什么?所表现的内容对人的影响又是一些什么?现在的电影有分限制级、辅导级、普遍级等,为什么要分这么多级?问题发生在那里?一个国家立下那么多的法令规章,为什么还是有许多问题存在?

  看看他山之石,以新加坡来讲,它的环境、街道非常整洁,人民很守规矩,可是如果把新加坡的模式搬到台湾来实行,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愿意接受这样的体制?举个例子,新加坡以重罚闻名,颇收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当地如果有人随便扔张纸屑或者丢个烟蒂在地上,政府会施以重罚,在这种行政效率下,民众自然养成守法习惯。

  过去媒体曾报导一则新闻:有个美国孩子在新加坡犯法,他应该受的处分中,有一项是以皮鞭抽打的刑罚。美国人认为这是不人道的,甚至发动了许多人力想予以免除,而新加坡人认为这是我们的国法,不管你是什么人,只要在这个地区违反了法令,就要遵从法律的制裁,接受责罚。如果以新加坡这种作法来看,大家认为它是慈悲或是不慈悲。

  在此要提醒各位:人往往希望别人对自己慈悲,因此有人不断地为自己制造痛苦,希望别人来帮他拔除痛苦。就像佛教界所流行的想法:众生都有烦恼,希望佛菩萨能帮我们解除烦恼一样。很少会去想,这个烦恼是谁造成的?如同新加坡那些违反法律的人,之所以要接受惩罚,是因为那是自己造成的。

  佛法谈慈悲,绝不是以妇人之仁觉得「不忍心」、「过意不去」去看待,关键点在于:这一个本身做错的人,如果不去做不好的事,就不会受到责罚,也就不需要事后讲忍、不忍心;只要自己事先能在意,就无所谓事后了。

  不过人经常都是只照着自己的看法、思想去表现各自的行为,也因为这样,很可能造成不是伤害了别人,就是伤害自己。所以我们谈慈悲,说拔苦与乐,事实上应该探讨的是:苦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只期盼别人拔除自己的痛苦,给与自己快乐?

  如果自己不去制造痛苦,还需要别人为你拔除痛苦吗?假如你已经把一切本份做得很好,本来就很快乐,还需要别人给与自己快乐吗?可是我们人往往不这么想,譬如当我们做错事情,或是引起别人烦恼时,常会歉疚的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可是有没有想过?本来这两句话不需要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只要当初谨慎一点,也就没有必要向人道歉而说出这样的话来。

  通常我们人,都以一种依赖的天性来面对人与事,因此不免怀有一些对他人的寄望。试看小孩的成长经历:从小依附在母亲的怀里,肚子饿了以哭表示,仰赖母亲来喂食,尿片湿了也是借着哭声,希望母亲帮他换片干爽的。等到慢慢大了,开头是妈妈喂着吃饭,喂饭时,还要跟在屁股后面,追着去一口口喂,直到饱为止,好像吃饭都不是自己的事。

  平常我们会说:小孩子不懂事嘛!本来这样没有错!可是这正是养成依赖的一些过程。以后自己会吃了,就开始偏食选择爱吃、不爱吃的食物,父母就顺着他的喜好而满足他。即使成年了,无论是在念书,或是工作,那一个时刻没有依赖?人总是离不开依赖。

  这种依赖其实并没有对与错,而是其中有些问题存在;当我们从小已经在依赖的惯性中熏习,成长之后,反过来别人可能会来依赖我们,彼此不断的在依赖中发展,即使此种互相依赖是必然的现象,仍需藉由佛法的理念认清它,主要在于如何做一些调整。

  人,不欢喜时会忧愁;摔倒、碰疼了就会痛哭;假使受到了什么刺激伤害,所有的烦忧都会爆发出来,这都是人性必然的反应。处在这些不顺当、超过个人能力负荷的时刻,往往会期盼别人的安抚、同情,甚至能够站在自己这边。

  暂不管它是或者非,其中的关键在哪里?还是依于一份依赖之心。反之,在人顺利的时候,又是一种什么心态自居?欢喜、得意?与人分享?或者炫耀、骄傲示人?并不表示日子过得很好的人就不需要别人。

  总合而言,「不好」和「好」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如果认为好的是你所需要的,自然是愿意接受,反之不好的则排斥、拒绝,这本来是人很容易显现的共同现象。可是我们有否想过,好的,人人都期望,不好的,统统不要,那么究竟有多少是好的、不好的?这里所谓的好与不好,又是怎样去定位?

  譬如说,父母对子女如果管教严格,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如果是疼爱多一些,到底好,还是不好?所以,我刚才说这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实际上,也是人活着时,避免不了的一些过程。以世间法来看,人处在这个世界,往往有太多的迷惑、无明,甚至太多的无奈,在这些前提之下,久而久之,我们就把它归诸于命运。以为人命就是如此!

  当然能够认命的人,他如果不去伤害别人就已经不错了;有的人虽然认命而不伤害别人,可是却会伤害自己。同时,不愿意认命的人,伤害别人的机会也是不少!这正是我们为什么要谈慈悲的原由。

  究竟该怎样表现慈悲?是不是希望他人拔除我们的痛苦、给与我们快乐,就是所谓慈悲?就是佛法?如果别人不能拔除你的痛苦、给与你快乐,是不是对方就不慈悲?

  从前面已说的互为因果关系,我们可探讨究竟怎样才是慈悲,佛法中谈任何问题,不在乎言语行为上发展的过程,而是在意这种言语行为完成之后,所得的结果。

  比如父母对子女的溺爱行为,可能使他们变坏;同样,也不一定父母对子女要求严格,这个孩子就一定会乖,爱或严格只是一种手段。如果结果是好的,不管怎么做都没有错,都是一份慈悲,因为慈悲的本义就是拔苦与乐。

  问题在于:拔除痛苦后,所得的是什么样的结果?好比医生为病人诊治、开药方,把病治好了,它的结果是快乐的。假如对方是一个吸毒成瘾的人,你看他很可怜,给他钱买毒品来吸食,后果如何可想而知。你不能辩解地说:我是因为看到他痛苦的样子,不忍心,所以帮助他。认为这就是慈悲。

  所以慈悲的本身不是在于它的过程,而是在于所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佛法讲饶益功德,是肯定于效益上,确实有价值的表现。谈慈悲,必须以这种态度去面对,去正视其中的含义。

  记得我过去在一个寺院里,曾经发生这样的事,平常我较少跟寺内的人打交道,有一次出门时,在途中看到卖素食的小点心、包子,就买了一袋回去,分给常住吃。随后有人对我说:「法师,你好慈悲!」大家想想看,我只是买了一点吃的东西就好慈悲,是否不给东西吃,就不慈悲?当然,这只是误解慈悲的小例子,最要紧的是必须对它有正确的认识,以及注重这法要所完成的结果。

  接着介绍有关喜舍的含义,喜是欢喜的喜,舍是舍弃的舍,佛法中称「慈悲喜舍」为四无量心。其实说起来慈悲是于行为上的实际表现;喜舍则是行为表现的一种精神内涵;亦即你的表现是依于一些道理方法,去行为你的慈悲,当然必须要有一种精神上的维护。

  这个欢喜的喜字,就是你要行慈悲、表现慈悲的时候,是以一种什么的心态、什么样的感情去表现?如果表现得很痛苦、毫不欢喜的话,那这个慈悲的折扣就太大了。欢喜,我们既然要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与别人快乐,于此出发点下,必须要有所付出,在这时刻,你究竟基于什么情怀,存乎于心而去付出?

  譬如社会上有所谓的爱心问题。我曾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位清贫孤寡的老太太生病了,躺在床上,有爱心团体前往探望,还有新闻记者随行。代表的人物就站在老太太的床边,用一个信封装了钱,向老人家说明是某个爱心单位,知道她很可怜需要帮助,特地前来看她。

  此时,有电视台的摄影记者摄取镜头并记载过程,明日的报纸即登有爱心普及人间、人间处处有温暖等文字的新闻;这里面能否发现到:看起来好像一个人在表现一份慈悲,他也好像很欢喜,可是有没有想过,躺在那儿的老太太怎么想?

  如果我是她,很可能会说一句话:你们今天来看我,我很高兴,可是你可怜我,我实在不欢喜。谁需要可怜?爱心不是可怜人家。所以通常我们做一些事,本来是件好事,自己似乎也做得很欢喜,结果可能只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看起来好像在帮助人,事实上已经伤害人了!

  欢喜,如果你从事慈悲行为,也用一份欢喜心去做的话,说起来倒不如像那些志工、义工,帮老太太清洗衣物、洗澡、弄吃的,且轮流照顾她,那比拿着红包,还要让她上报纸、电视宣扬一番的情形,两者间所谓欢喜的差距就太大了。

  前面我提过「不伤害别人,也不要伤害自己」,有时行使慈悲,如果不是真正欢喜去做的话,很可能会造成伤害,不是伤害别人,就会伤害自己;那么究竟拔除了别人的痛苦没有?给与快乐了吗?这是很值得考虑的问题。

  前面说的,慈悲不只是对别人,也要对自己。以欢喜而言:当业报显现的时刻,亦即当我们遇到一些痛苦烦恼的时候,怎么以慈悲之心、欢喜的情识去面对业报?面对痛苦烦恼,如何去拔除它、化解它?所以拔苦与乐不只是一句话而已,也不仅是对别人而已,当面对自己时,也该知道怎么办!

  因此,要慈、悲、喜、舍的话,这在修学佛法的过程里是,一个最大的课题,因为这中间没有自私自利,由于涉及自私自利,就会伤害别人;一旦面对自己的业报显现时,似乎慈悲也派不上用场了,因业报显现时,就是无明烦恼时,如何跟慈悲扯得上关系呢?于此必须要了解,无明烦恼是痛苦,怎么拔除痛苦是当务之急。所以说学佛的人面对业报时,不只是承受,而是要在欢喜的前提之下,怎么去求得解脱。

  以更浅显的方式看,无明烦恼、痛苦的发生,是「我」在承受,当然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些痛苦拔除掉,可是怎样能给与快乐?如果面对它要欢欢喜喜,怎么欢喜得起来?

  佛法讲「解脱」,很多人把这两个字当成是「死」,解脱并不是死!生命过程中所承受的业报,内容就是一些因因果果,如果以一个因得到一个果来说,就好像一条绳子绑着你一样,许多的因因果果,即类似许多的绳子你绑着,学佛就是要怎样把这些绳子一条条解脱。解脱就是解脱这些,绝不是说,求解脱就是求死,否则何必学佛呢?

  求解脱是清净我们的业,承受业的时候,总是痛苦的多、欢乐的少;因为业里面,除了恶业之外,还有善业、无记业等,恶业是受苦报,善业即受乐报,所以还是有欢乐的成份。

  由此可知,所谓拔除痛苦是指恶业而言,给与欢乐就在于善的行为造作有多少。不过这些都不是究竟,真正能给与的快乐是什么?是求得解脱、求得自在才是快乐。所以我不管是以文字介绍或演讲佛法,常常提示学佛的目的就是在求解脱、得自在,如果能把握这个法要,而不把解脱当成是死的话,就能清楚学佛的重心,是关系到业的问题。我们人的一生,如果能把业清净的话,就是你的佛性显现的时刻,佛性能显现,你就成佛、成菩萨了。

  因此,当业报显现的时候,我们要怎样去拔除这些痛苦,怎样快乐能生起,最要紧的,还是先得欢欢喜喜的去面对它、承受它。怎么说呢?人如果要讲到因果报应的问题,也就是业报显现之时,以一个普通人跟一个学佛的人,反应差别就很大。

\

  从世俗人方面来看,人与人之间,一旦发生了若干纠纷、问题时,很可能起初只是争辩,以后则可能发展到争吵,吵到某个程度时,可能就打起来,最后造成伤害。如果是学佛的人呢?往往不一样,因为学佛的人是针对迷惑、针对无明烦恼,从中去觉悟一些什么,能够把问题化解掉,于中求得解脱,就好像被绳子绑住,而把它解开一样。

  学佛的人为什么可以做得到?那是因为当我们与人产生争执之时,刚开始争辩就会想到:这么争不能解决问题?如果能够沈得住气,也即是通常说有定的修养,定的本身就是不乱;假如能够不乱,先沈得住气而不与人争论下去,当然就吵不起来。倘若因修养不够,还是会辩,辩到后来吵起来,此时如果还能知道这样吵下去并不能解决问题,就有化解的机会。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当别人发生纠纷的时候,在争吵的当中,旁观者总会说一句话:「唉呀!你们那一个少讲一句不就没事了吗?」这个少讲一句不是那么容易。为什么我们常会说这句话:人争一口气,甚至后面还要附加一句佛争一柱香?!我不知道有那位佛会去争那一柱香!人的确在争一口气,可是这一口气争到了,又怎么样?

  台湾话说「输人不输阵」,最后要付出多少代价?而且结果自己又得到了什么利益?很可能自己已受到伤害。为什么?因为当他面对这问题的时候,不是用一份欢喜心去面对,而是纯粹以一种自我意识去面对别人的自我意识。当两个自我意识相对的时刻,各自坚持自己的,所以就会争、辩、吵、打。这也是我们之所以强调要欢喜承受的原因。

  前面已讲了慈、悲、喜,接着再看第四个字「舍」,一般常以舍弃来说,往往容易造成误会,以为谈舍就是不要!弃就是去掉!这样解释,就好比古人会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居然你还要去给别人?即使是世俗的人,都不是遵照这样的道理去修养,何况是佛法!

  其实佛法的舍,是依于前面的慈、悲、喜,当你有了慈悲的心念,而且以欢喜的心态去表现的话,我们一定会知道有它的结果,也就是所谓的饶益功德;这一份饶益功德,你要舍,舍什么?即是舍执着于功德的心。因为你原来的目的是希望别人能得到利益,绝不是去执着所布施的功德,计较回收。舍,就是舍掉对功德的计较与执着。因为学佛的人不知不觉中常会犯这些错,会贪着功德。

  功德的内涵,就是一种有饶益或者有价值的行为。分开来讲,功,是一种力量;德,是一种修养;你的修养发挥为一种力量,就是功德。人有时在做了一些功德之余,会感到很得意,执意不舍,甚至在某一个时刻,面对那个得到利益的人,假使他有点对你不好,或表现不如你的理想,马上就会把这份功德搬出来,看看你现在这样对我,想当初我是如何对你……。

  为什么学佛的人要行舍?因为饶益功德是以「无相」为基础,帮助别人,是希望他能得到利益。如果心里执着不舍,必然会生计较之心我施了,你就要回报我;我做了好事,将来你就欠我一份人情。如此于心念中即不能清净。

  舍,真正说来,不只是对别人的饶益功德方面要舍,还要舍自己的「我」。会计较执着是因为有我,如果能够把这个「我」放舍,计较执着就不会发生。

  如何舍「我」?譬如谈慈悲,当你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与别人快乐时,究竟是「谁」在那里拔除?是「谁」在那里给与?正你有这种行为而生起欢喜心的时刻,又是「谁」在那里欢喜?谈到舍「我」,常会难以把握这个「我」,总认为「我」只是一个自我,仅止于如此简单的认识而已。

  真正的我,表现最明显的是在三种行为上:一个是身体的行为,就是动作;其次是语言的行为;另一个是意念的行为;三者组合起来,在任何时空表现出来,就会显现一个「我」。比如说:我要揍你!嘴里讲,一个拳头举起来,身与口同时就表现;而「我要揍你」那个意念的生起,就是思想的行为,如此身、口、意就已全都显现出「我」来。

  又例如:我很欢喜!这是面对人、事、物后,所表达的情感反应,经由口述说显示的,于内心中就有了意念的分别,表示也有不欢喜的,而这是我感受欢喜的。那我们所说的舍,是否将此身、口、意都舍掉呢?不是如此!是要舍我行为造作中不好的。

  比如讲佛教,提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大家耳熟能详,很容易了解的话语,教诫我们:恶的不要做,好的、善的力求去做,这里面就包括了身体的、言语的行为;自净其意,就是意念上的行为。如果能够意念清净的话,当然,表现在言语、身体的行为,自然就是好的;如果意念本身的出发点不好,所表现的当然就不好。我们要舍,是舍身、口、意造作行为中不好的,并不是舍好的。

  刚刚说明慈、悲、喜、舍是:拔除别人的痛苦,给与别人快乐,还要欢欢喜喜的去做,做完了也就算了,这才完成了一个舍字。由此可以发现,你的「我」是一个什么。

  因此,不只是于业,是「我」的造作行为,于道,不也是自我的一种造作行为吗?只是我们把它分开说:造作成业,修养成道。

  其实造作是行为,修养还是行为,谁在那里造作?谁在那里修养?当然是自己的那个「我」。你对别人表现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其实对自己的那个「我」,能从「慈悲」到「喜」,而后到「舍」的话,道理也是相同。

  如果能把这四个字,于道理、方法上建立融会贯通的知见,就会联想到我先前所讲的「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要怎么去做?这两句话,我经常向学佛的同道介绍,很多人都给我一个回应:不伤害别人,我倒可以做到,可是还要不伤害自己,这实在太难。为什么?因为他只是把自己当做是我的行为而已,忘了这个「我」,是和自己以外的「他我」,或者是人与事发生关系,才会表现出来。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容易发现:譬如自己有时不小心,事情没有做好,又关系到别人,常常不会承认自己做错了,反而责怪别人「都是你!要不是你,我就不会这个样。」其实是谁真正在那里行为、表现呢?

  这个「我」,只是因为这个「我」关系到别人;好比说你手上捧着一碗汤或水,不小心撞到身旁的人,往往所起的反应是:假使别人不站在那里,你就不会碰到他。以这种方式去看问题,可是很少会想到旁边明明站着一个人,为什么不小心点,闪过这个人而要一头撞过去?这就是一个「我」的问题,只有自己的我,忘了别人的我。

  其实自己的我真正要舍,必须关系到别人的我,也就是舍弃自己的我,而显现出对他人的饶益功德。这其中不在意过程的好、坏,而是在乎它的结果。

  慈悲喜舍四个字,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以菩萨的行修,不仅仅须要依靠六波罗蜜法和四无量心,无论慈也好,悲、喜、舍也好,凡夫众生做不到,是因为迷惑,能做得到,必然是有所觉悟。

  谁迷惑?谁觉悟?是自己的「我」。这个「我」如果不能突破或者舍弃,想要行慈、行悲、行喜都不可能。所以我们会赞叹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伟大的愿力!因为地藏王菩萨把自己的我放在一边,他那个「我」,照道理是早应该成佛,可是他情愿不成佛,也要在地狱里度众生。

  如果他不能舍弃「我」,能够在地狱中行慈、悲、喜吗?可见前面的慈悲是一种行为表现,喜是心态的呈现,这个舍,肯定于不管是行为与心态,可能造成的结果,即使是好的,我们也要舍掉执着,坏的,则根本不叫慈悲,也不叫喜,就无所谓的舍。

  有了这些概念后,不妨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刚说不能做到慈悲喜舍,是因为迷惑,能行,是由于觉悟。既然说菩萨是一位修行觉悟的人,他是不是要具备这四无量心,才能称得上是菩萨呢?这就是所谓修菩萨行,必须先要具备心性上的调理。

  我们常说要明心见性,要明什么心,见什么性?也说到明心见性前,必须先修心养性;关于心性的修养,到底是谁的心,谁的性?各位不妨思考一下,是业心业性?还是道心道性?业,能成为人,而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带着业,来承受业报的;道,佛法告诉我们,如何从业里面去认识、了解,能够清净我们的业。

  我们谈心性,究竟这心性是摆在那一边?谈修行,绝不是只摆在诵经、礼忏、参加法会、行布施等,这些「教」的行为上,而是针对我们的心性,所表现的时刻,就是当业显现的时刻。

  业的显现,即是一个因果的现象。人的一生有无法计数的因因果果,所以经典上说及「一大阿僧祇劫」,提到成就菩萨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究竟说的是什么?阿僧祇劫又是多少?因为这个名相本身,就是意指一个没办法计算的数目字。

  劫,是劫波,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因与果的关系。人来到这个世界,要经历多少没有办法计算的因因果果,甚至小到连打一个喷嚏,都有其因果在。怎么说呢?打喷嚏是感冒了?还是外面有什么脏东西,进入到你的呼吸系统?一定有它的因,才会有这个打喷嚏的果。要大呢?可以大到所谓的生死问题,即是说人来到这个世界,是来承受业报-生、老、病、死,以至于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无非是在这些苦里过日子。

  可以说娑婆世界,就是一个苦的世界,人活在世间就是承受苦。问题是我们现在承受的这些,是我们在过去世什么时候,做过一些不好的事呢?如果这一生,我实在没有做什么坏事,我为什么也那么苦?

  不过,这一生的行为,也许你可以知道,这一生以前,过去世的行为,你能知道多少?的确不知道!所以佛法中提到「无明」,无明是不知道过去,而不是现在这一生。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当前社会上有乩童、通灵,还有很多所谓阴阳眼、通晓三世因果的,这些人都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而且这些人的生意非常好,收入很不错,为什么?因为众生无明,他说他明了,事实上明了没有?

  因为他知道人人都有无明,如果他也跟着一起无明的话,你就不会对他有所求了。所以他表现的是他能够明了,而你是无明,你既然不知道,就只有求助于他了。这叫迷惑。为什么?如果他真的明了,知道所谓三世因果的话,我告诉各位,这个人早就该死了。这话怎么说?

  以佛教里一些修行者的常性来看,当他能够表现出三世的一切,如他真要表现的话,只能有一次的机会。为什么?一旦他表现出来,这就是一种神通,真正像罗汉或菩萨,一旦表现了神通,他一定就此消失,你再也见不到他。这是中国佛教历史上,一些高僧大德曾经留下的资料记载。其次,依据佛陀的思想理念,刻意表现神通,就是迷惑众生,所以说他若用一种所谓神通的方式,去表现自己的明了,是不是早就该死了?

  如果他真正能够明了,对自己为什么不明了?因为他如果能对自己明了的话,他早就成佛成菩萨啦!还需要用这种方式得到更多的钱财,哄骗更多的人吗?佛菩萨以慈悲为怀,这些人的行为并不叫慈悲。

  所以谈慈悲喜舍所涉及的问题,不只是在个人的心性上,还关系到别人的心性,甚至于不只是人与人,还关系人与事;人活在这个世间,这些互动关系都是少不了的。

  从无明,即所谓的迷惑中,我们都希望能够明了而觉悟;因此在慈悲喜舍上面,能够先建立起正确的知见,还能行于实际生活中,而且所得到的是一份饶益功德的话,当然,他就具备菩萨心,也就是所谓菩萨的胸怀。

  道理上看起来似乎很简单,谁都会说,要照着去做的确不容易。现在,我们于知见方面已知道很多,真正想要把慈悲喜舍,表现得淋漓尽致,确实使别人获得饶益的话,除了刚刚说的「我」要舍之外,于此再用简单的方式,谈谈如何去做。前面已提到,以父母对子女的感情和心态去着手,那是一种基础,再慢慢去提升、扩大,这是一个方法。

  可是,以佛菩萨的修养,如果我们要讲大乘菩萨的行修,谈修养,看起来只能做为基础,它绝不是道的显现。那么道在那里?

  大家都知道烦恼与菩提,也耳熟能详:「转烦恼成菩提」、「烦恼中有菩提」;假设烦恼是业,那么菩提呢?就是道。依于烦恼与菩提的关系去看业与道,我们能不能发现它的方法?

  转烦恼成菩提,绝不是说菩提是一种神奇力量,而烦恼就像一个罪恶的东西,藉这股力量去打击烦恼,事实上不是如此;所以我常说:「佛法不是武器,现实生活不是敌人,不要把佛法当武器,去消灭现实这个敌人。」佛法不是这种现象,烦恼与菩提也不是这种关系。

  修行的下手处,不外就是从烦恼中去显现菩提,或者说是从业里面去显现道,它是相同的理论。唯一的问题,是如何不去造成烦恼,不要造作成业,那才是真正的工夫。

  要不造业、不生起烦恼,这中间你所行为的内涵是什么?是慈悲喜舍!你能把握这一点,就知道怎样去行慈悲喜舍,如何建立起四无量心。烦恼是因无明而起,搞清楚了,就能显现菩提,那不就是觉悟么!

  业的形成,是因为处在无明的状况里,道就是从无明中去突破。所以我们称菩提是道,平常说的「发菩提心」、「行菩提道」,一般都把发菩提心当成是觉悟心,其实不是如此;菩提是一种道,也是方法,循着这一道路,依于这些方法,你可以到达觉悟的目的,这才叫做菩提道。

  发起菩提心,就是告诉你身口意的行为,要行于菩提之道,不要因造作而形成烦恼,或者形成为业;这是因为你没有行于菩提道,只是随着色尘缘境打转。

  从以上所讲慈悲喜舍的知见,以及怎样去下手,它的关键性,大概各位就知道所谓菩萨的发心,不只是发起慈悲喜舍之心,而是要先了解此四无量心的法义,知道它的方法后,照着这样去做,那才是菩萨行修之道。

  慈悲喜舍是行菩萨道的方法,

  像世间任何的方法一样,

  它能帮助众生得到利益;

  而且得到了,必须完全奉献出来,

  在佛法中就叫做菩萨心、饶益功德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