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18箱古佛经被盗走7箱 损失无可估量
发布时间:2025-01-10 01:34:38作者:华严经全文网保管经书的屋子加装了防盗护栏和防盗门,并且安装了24小时电子监控探头。
保管经书的屋子加装了防盗护栏和防盗门,并且安装了24小时电子监控探头。
万全县洗马林村是一座具有近千年历史的村落,该村不仅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玉皇阁,还有经过历代村民专门保护留存下来的数十箱经书文献。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作为当地颇有特色的活动,洗马林玉皇阁晾经书已成为当地一桩盛事沿袭至今,而这些经书也被村民视为镇村之宝。不久前,有人向本报报料,今年2月,保存在该村的18箱明代佛教经书被盗走7箱,至今杳无音讯。8月6日,记者来到万全县进行了实地采访。
明代经书有个神秘传说
据知情人士透露,洗马林村保存的这部明代佛教经书,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一部翻印式经书,共计32箱,6700多册。经书初始在洗马林村的东大寺存放,后来由于军阀混战,东大寺起火被烧毁,转至西大寺存放。历经“文革”浩劫,西大寺也被损毁,经书又放到了玉皇阁保存。改革开放以后,洗马林村集体将经卷放至村委会办公地存放,并且自筹了一些钱雇人看管。由于各种原因,所剩经书屡屡被盗,到前些年只剩18箱了。今年2月,又有7箱被盗,估计有1000多册。
记者了解到,关于这部佛经卷,村中一直流传着一个神秘的传说。据村民介绍,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个农历六月初五的夜晚,洗马林东大寺内一片寂静,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悦耳的马铃声把梦乡中的僧人惊醒了,循声一看,院内堆放着32箱佛教藏经,却不见马匹。端灯四处找寻,发现韦驮殿的韦驮菩萨全身大汗淋漓。僧人们惊得魂飞天外,赶紧向韦驮菩萨下跪,住持流着泪激动地说:“佛祖有眼,派菩萨驮回经书,夜晚整理经书,明日晒经书吧。”
据村民说,这传说在洗马林流传久远,虽然经书是不是32箱已经无从考证,但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洗马林玉皇阁晾经书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成为当地颇有特色的活动,这些经书也被称为镇村之宝。
18箱经书被盗走7箱
记者从张家口市文广新局了解到,今年2月这部经书遭遇黑手,原本保存在洗马林村村委会旧办公地的18箱2839册经书,在15日早上被村民发现丢失了7箱共1184册经书。
村民发现后第一时间向村委会人员报告,并立即向当地派出所报了案。据记者了解,现在公安机关已经立案,正在全力查找有关线索。
据介绍,窃案发生后,洗马林村紧急为经书更换了保存场所,将剩余经书放到了村委会办公地一处保卫室内,并安排了专人看管,专人保管钥匙。
8月6日上午,记者在洗马林村委会现场看到,保管经书的屋子加装了防盗护栏和防盗门,并且安装了24小时电子监控探头。
记者了解到,虽然这些明代佛经被誉为镇村之宝,但一直以来都没有进行过文物鉴定,目前并不能称之为文物,无法申请到国家的文物保护资金进行专项保护,经书保护只能由村里自筹资金。
此外,由于经书的传说,洗马林村村民将其视为镇村之宝,不愿意将经书交由专业机构进行检测鉴定和保护。
文物价值无法知晓,专业保护机构更是难以介入。民间文化遗存保护还需各方合力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文明大国,散落在民间的历史文化遗存多如繁星。尽管经过3次文物普查,但仍有许多民间文化遗存不是没有被发现,就是处于无人打理“闲置”的状态。
国家的文物保护资金有限,不可能将每一件文化遗存都认定为文物进行保护和保存,当下只能对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献、资料等文化遗存进行保护。这对存于民间的文化遗存的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
民间的文化遗存有时虽然只是记载了一个地区,一个村落,甚至只记载了一户普通人家的历史发展和演变,但确实承载了不少人的文化记忆,能够使我们更加清晰和完整地触摸和感受历史的发展。有些文化遗存对研究当地民俗和地区历史的发展演变也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如果不能及时很好地保护和保存这些文化遗存,可能它们就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彻底失去其意义和价值。
文物专家表示,这些还无法纳入国家文物保护体系的民间文化遗存,遭遇了保护的重重难题,建议首先要提高全社会的文化意识和文物保护意识,提高社会对这些文化遗存的认识,创造全社会共同保护的氛围。同时建立通畅高效的民间文化遗存登记制度,向全社会开放推广民间文化遗存,鼓励建立民间性质的文化遗存保护机构,推动民间文化遗存保护政府和民间互动的良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