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全文网

徐足之:敬天与辱天的不同果报

发布时间:2025-01-10 01:35:09作者:华严经全文网
徐足之:敬天与辱天的不同果报

中国历代王朝,凡仁爱人民,善知天命的,都有敬天地的传统。求心灵感应,与万物生灵,可同呼吸共命运。宇宙万物一体,息息相关,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及至明清两代,古迹犹存,北京以故宫为中心,南有天坛,祭天用的;北有地坛,祭地用的;东有日坛,祭日用的;西有月坛,祭月用的。我读司马迁《史记》,略知这种传统由来已久,令人称羡称奇。

中国有皇帝,自轩辕黄帝始。黄帝正妃生有两个儿子,都没有继帝位,而是这两个儿子的孙子先后承继帝位。黄帝崩,其二儿子昌意之孙高阳为帝,即帝颛顼。帝颛顼崩,黄帝大儿子玄嚣之孙高辛为帝,即帝喾(喾,音库,ku)。高阳和高辛都是黄帝的玄孙。那时没有嫡长子继承帝位的制度,所以,谁承帝位,都是他们个人命中注定的事。比如第一次直接继承黄帝的,是黄帝二儿子昌意这条支脉(高阳)。高阳(帝颛顼)驾崩,转到了皇帝大儿子玄嚣的支脉(高辛)。

帝喾(高辛),可不是个简单人物,他死后,他的儿子放勋对中国历史贡献巨大,成了中国最有名望的帝王,史称帝尧。中国人提到三皇五帝,言必黄帝和尧舜禹。帝尧最令人美言的是,他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嫡系后人,而是禅让给大舜。

司马迁写黄帝,写帝尧,写帝舜,写帝禹,着墨最多的是他们的政绩。独独写帝喾高辛,文字很神化,高辛从出生,到治理天下,虽然只有一段文字,司马迁却以神来之笔写神来之事。司马迁这样写的:“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这里,帝喾以威德和政绩折服天下,与其先人圣王相同。所不同的是,其一,帝喾的出生很神奇,生下来能叫出自己的名字,用佛家的话说,帝喾的转世,没有隔阴之谜。其二,帝喾敬事鬼神,“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有其父,必有其子。帝喾的儿子尧即帝位后,把敬天爱民发挥到极致。司马迁描述帝尧的德相如是:“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帝尧也很敬天地,知人天之中,各有命运:“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帝尧老了后,“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

接帝舜帝位的是大禹,禹也是黄帝的玄孙。大禹治水,在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禹能得天下,不但治水有功,而且得人神归附。大禹生活节俭,敬重鬼神,“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

尧舜禹之后是夏朝,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夏朝到了桀的时侯,无德而亡。商汤伐桀,打的是上天的旗号:“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不敢不正桀之罪而诛之)。今夏多罪,天命殛之。”商朝建立后,几经兴衰,几起几落,最后衰亡之际,出了两个不敬天的皇帝。一个是帝武乙,他死于非命。他用土木做人形,称之天神,然后跟“天神”打斗,“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他又用皮袋子装血,挂起来,用箭射杀,名曰“射天”。武乙后来在渭河一带打猎时,突遭雷电震死。武乙的玄孙帝辛,当时的天下人称其为“纣”(残义损善曰纣)。纣王也是个不敬鬼神的帝王,商朝在纣手上灭亡,被周朝取代。纣王被周武王打败后,投火自焚而死。纣王人都死了,还被周武王斩了头颅。

司马迁写史,很客观,没有偏见和障碍。前不久读《药师经》,印证了司马迁认同敬天地的理念是对的。药师经中说,管理国家的贵族和皇太子,遇到“人众疾疫难、他国侵逼难、自界叛逆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非时风雨难、过时不雨难”时,如果能对一切有情起慈悲心,按照《药师经》中所说供养之法,供养药师琉璃光如来,由此善根,加上药师如来本愿威力,可令其国界即得安隐,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一切有情无病欢乐,国家不再有牛鬼蛇神作乱,贵族和皇太子等,还会长寿健康。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