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上师:礼佛,既积集资粮又忏悔业障
发布时间:2024-11-05 01:33:06作者:华严经全文网
礼佛,既积集资粮又忏悔业障
我们可以自己体会,大家天天都拜佛,尤其是佛弟子出家众,每天上殿、过堂等等,到了殿堂里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磕头,拜三拜。通常,很多人拜久了就没有感觉了,只是把头放到拜墩上的这样一个动作。有些时候,甚至就这么短暂的一个时间都无法做到身语意清净。大家自己体会一下,可能自己也会有。就像有的人,头磕下去的时候,还向左边或右边扭过去跟人说话,或者身体略略弯一下、头略略碰一下就起来了,在第二拜和第三拜之间,腰甚至就没有直起来过,就是把腰弯着、把头点三下的那种状态。这样就不是清净的身语意。
我们想要通过礼佛得到觉受,首先要靠自己认真地去做,从身体上认真地去做,那样就会把我们的内心约束起来,然后在心里认真地去缘念,这才会有作用。所以我们体会这个敬礼支,要这样去想,要依照次第。
要成就普贤菩萨的大愿,比如第一大愿“礼敬诸佛”,这是很难的,可能这辈子也做不到。而我们修行普贤菩萨十大愿的第一大愿,这是可以去锻炼的。我们可以锻炼着去做修行普贤菩萨大愿的准备——我们认真开始去拜佛,就可以成为这个准备工作。要知道这是有次第的,不要觉得礼佛、礼敬支是很简单的,要做到普贤大愿的礼敬支是很难的。当然,像我们那样的拜佛是很简单的,任何人都会。那我们就要把目标定好——什么才叫如法的礼佛,定好了,我们就开始去努力。
礼佛的时候,首先要想,人身是很难得的,用它来礼佛,是非常的合算。像一个畜生,它就无法完成礼佛。不要说畜生,就是我们生病的时候、体力不行的时候,也很难拜佛。在我们礼佛的时候,要把这个礼拜的心抓紧,把它提出来,就是说我们在拜佛之前,要先去把信心生起,这就是意礼,这样才会有这种加持力。
这就是说, 通过我们对佛的行为,表达了我们内心中一种对法的认知。如果我们见到佛像的时候,没有作出任何反应,没有觉得应该做点诸如合掌、低头、或者磕头之类的,从这外相上可以看出,我们内心当中没有佛菩萨的地位,我们不重视他,他引不起我们的这个感觉。通过这些,我们就可以反观内心,然后对治我们内心,再推动我们的身——发动身去礼佛。所以礼佛既是积集资粮又是忏悔业障,礼佛可以忏悔往昔对佛做的身的不敬之业。我们的身体以前做了很多这样的恶业,比如拿着拳头去威胁别人,拿刀拿叉去伤害众生,这些都可以通过礼佛乃至对着佛像合掌来对治。因为我们是由内心推动的一种相反的、对治的力量,去使它们成为一个对治的办法。
对于受过菩萨戒的人来说,在菩萨戒里面,四十六条恶作罪的第一条,“三业不敬于三宝”,就是说一个受了菩萨戒的行者,一天当中如果没有以身“一礼拜”——最少的一拜都没有拜的话,就是犯戒。所以受菩萨戒的人每天都必须拜佛一拜,不这样做有什么过患呢?行菩萨道的人没有把这个身体用好,在空度日夜,那就很可惜,而且是犯戒了。我们的身体是用来积累善法的,不是用来浪费的。可以想见,礼拜是极为重要,连受持菩萨戒的人都要好好地去礼佛,那我们作为一个初业行者,当然更要精进地去行持。
在做礼拜的时候,以前很多高僧大德都有感应,像虚云老和尚,他通过礼拜使身体生起极大的轻安,消除了很多的业障。玄奘大师在朝拜印度途中,走到一个石窟里,石窟里传说有佛的影子。一开始他看不到,他就虔诚地礼佛,不断地拜,后来影子就放光了,大家都看到了。所以说,很多人通过礼佛,能够很快地积集资粮、忏悔业障。我们知道了这一点,就要努力地去锻炼、去行持。
——《普贤行愿品讲记》宗宙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