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全文网

第四章 各种事件

发布时间:2022-08-31 10:55:32作者:华严经全文网

  第四章 各种事件

  无论经典或是注释书都并未提供我们很多马哈咖吒亚那(Mahakaccayana)在僧团中的传记资料,它们将焦点放在他的老师角色上,特别是他对佛陀略说的广解。

  习惯于安静独居

  从马哈咖吒亚那(Mahakaccayana)出现的〈因缘〉(nidana,或译为序)到经典,我们可以推论,他出家后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阿槃提。他似乎习惯于安静独居,只有在需要时才指导他人。他会定期去几个主要住处拜访佛陀,有时候,似乎也会在传法之旅中随侍佛陀。

  马哈咖吒亚那(Mahakaccayana)在《中部》以解脱者身份出现的三部经中,分别是从三个不同地点展开,包括咖毕喇瓦土(Kapilavatthu)城、王舍城与沙瓦提(Savatthi)城。这三个城市散布在恒河流域中,彼此距离遥远,且与阿槃提也相隔甚远。这显示出马哈咖吒亚那若非花很长时间在旅途中随侍佛陀,就是当他听说大师会在某地停留一段时间时,才游行到佛陀所在的各个道场。

  我们找不到马哈咖吒亚那(Mahakaccayana)和其他如沙利子(Sariputta)、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与阿难达(ananda)等领导比库,有过密切交往的事例。他似乎总是独自隐居,但并非象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那么强调独住,也不特别坚持头陀苦行。(1)

  如我们底下会看到的,他似乎是应别人的请求而教导,我们也会发现,他在经典中总是以对别人解说与阐释法义的角色出现。我们并未看到他象前述那些长老一样,以一对一的方式和其他比库进行对话;也看不到他像最睿智的比库利弗尊者经常向佛陀发问。

  他在《牛角林大经》(Mabagosinga,MN 32)的缺席很引人注目,在那次聚会中其他杰出比库都聚集在一个满月的夜晚,讨论可以为森林增光的理想比库。不过当然,如果马哈咖吒亚那那时在场,他一定会描述善于广解略说法义的比库。

  如前述苏那的例子中所见,马哈咖吒亚那确实曾应允剃度,但如果抛开《增支部注》所说(“清一色的橙袍”),他的弟子可能并不多,其中一个是比库隶犀达多(Isidatta)。他在很年轻时就因能敏锐地回答佛法艰难问题,而让许多年轻比库印象深刻。(2)隶犀达多处理微细论点的技巧,无疑应该是来自马哈咖吒亚那严谨的训练。

  受到沙咖天帝的特别礼敬

  有一次,马哈咖吒亚那去拜访佛陀时,受到沙咖天帝(Sakka-devanam-inda)的特别礼敬。(3)此事发生在佛陀住在沙瓦提国(Savatthi)东园的鹿母讲堂中时。世尊坐在一群大弟子中间,举行自恣甘马(kamma),即比库之间相互举发过错,以结束一年一度的雨安居。为了闻法,马哈咖吒亚那常会定期来拜访佛陀,甚至从很远的地方来,因此其他长老总是会为他保留座位,以免他突然出现。

  这次沙咖天帝和他的天界随从一起前来,趋近圣众并顶礼世尊。由于他并为看见马哈咖吒亚那,因此心想:“如果尊贵的长老能来就好了。”就在这时,马哈咖吒亚那出现并就坐。当沙咖天帝看见他时,紧紧握住他的脚踝,对于长老的抵达,表达他们心中的喜悦,并供养他香与花。一些年轻比库不以为然,他们抱怨沙咖天帝行礼不公平,但佛陀制止他们,并说:“比库们,那些善护根门的比库,如我的法子马哈咖吒亚那,在人、天之间都受到敬爱。”然后,他说出《法句经》的下列偈(gatha):

  即使天神亦爱戴,

  如御马师伏六根,

  彼之慢心已调伏,

  已是解脱烦恼者。(Dhp.94)

\

  马哈咖吒亚那实际上是个致力于关注调伏六根的人,这点在他的经典中可以得到证明,它们(如底下会看到的)常强调“守护根门”的必要。

  须离变性成女子

  注释书记载了两个奇异的连串事件,它们都源自于其他人看见长老身形的心理印象。其中之一记载于《法句经注》,(4)提到一个年轻人须离(Soreyya),市中同名库藏官的儿子。

  有天须离驾车出城,和一个密友与一群玩伴前往浴场。在出城时,马哈咖吒亚那尊者正好站在城门口,于进去托钵前穿上外衣。当年轻的须离瞧见长老的金色身时,他心想:“啊!但愿这个长老能成为我的妻子!或愿我妻子的身体光泽能变成像他的身体一样!”

  就在他心中闪过邪念的那一瞬间,须离立刻从男人变成了女人。惊讶于这个无法解释的性别转换,他赶紧在其他人尚未注意到发生什么事之前,跳出马车逃走。他缓步走向德咖西罗城(Takkasila),同伴找不到他,就向他的父母报告他的离奇失踪。当一切寻找他的尝试都无效时,父母断定他一定已经死亡,便为他举行葬礼。

  当女子须离抵达德咖西罗城时,遇见该城库藏官的儿子,他爱上他并娶她为妻。他们结婚第一年,她就生了两个儿子。先前当他是男人时,须离故乡的妻子也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因此他是四个小孩的父母——两个小孩的父亲,两个小孩的母亲。

  有一天,须离从前的密友来德咖西罗城处理一些私事。女子须离看见他,就叫他到她家,向他揭露自己变性的秘密,这个朋友建议须离应该去供养马哈咖吒亚那,他就住在附近,然后请求长老原谅他如此荒诞不羁的想法。

  于是朋友去找长老,邀请他隔日到女子家中接受供养。当马哈咖吒亚那尊者抵达时,朋友带女子须离到他面前,告诉他很久以前发生的事,并请求他原谅她的罪过。就在长老说出“我原谅你”的那一刻,女子须离又变回男人。受到这双重变性的震撼,须离彻底看破红尘,决定不再过世俗的生活。他在马哈咖吒亚那座下剃度出家成为比库,不久以后就证得阿拉汉(arahant)果与神通。

  禹舍转世成猴子

  马嘎塔国(Magadha)阿迦答沙都王(Ajatasattu)的宰相禹舍(Vassakara)就没如此幸运了,他的不幸全来自于他的傲慢于固执,而非无法控制的力量。

  《中部注》记载,有一天当禹舍看见马哈咖吒亚那尊者从灵鹫山下来时,他大叫:“他看起来好象一只猴子!”(5这)个大叫似乎有点奇怪,尤其马哈咖吒亚那在经中被描述为非常英俊与高雅。但无论此事的原因为何,这消息很快就传到佛陀那里。世尊说,如果禹舍请求长老原谅,一切就会没事;但如果他不如此做,就会转生为王舍城竹林中的一只猴子。此事传回禹舍耳中,身为王国的宰相,他一定非常骄傲,以致于不肯向一个托钵僧低头乞求原谅。由于想到佛陀必无虚言,因此他很认命,并为来世预做准备:他在竹林中种了很多树,并派遣守卫保护其中的野生动物。据说,在他去世之后不久,竹林中就有一只猴子出生,每当人们叫“禹舍”时,它就会靠近。

  经典中并未记载马哈咖吒亚那尊者的去世情形,但在《摩偷罗经》(Madbura Sutta,底下会讨论)的最后,马哈咖吒亚那宣称佛陀已涅槃,由此可见他自己一定活得比大师(佛陀)还久。

  原注

  (1)在Vin.2:229描述第二次结集的准备过程中,提到来自阿槃提的八十八位阿拉汉(arahant),聚集在阿呼恒河(Ahoganga)的山坡。他们被描述为“多林住者,多乞食者,多著粪扫衣者,多著三衣者”并拿来和来自波婆(Pava)城的六十位阿拉汉(arahant)比较,他们都是坚持这些苦行者。虽然我们很难根据这一段而骤下结论,但这些比库很可能是属于马哈咖吒亚那的传承,而他们大多都持守苦行(非全部持定)的原因是,他启发他的弟子们依照个人情况采取苦行,并非强制规定。

  (2)隶犀达多在SN 41:1,2中被提到。在第一部经中他回答一个法义歧异的问题,马哈咖吒亚那也曾讨论这个论题(见本书第二部.第五章〈佛陀“略说”的阐述者〉,页146-147);在第二部经中他回答一个关于疑见的问题,为了避开这些回答带给他的盛名之累,他遂隐藏起来。

  (3)Dhp.Comy.(针对第94颂);BL,2:202-3。

  (4)Dhp.Comy.(针对第43颂);BL,2:23-28。

  (5)MN.Comy.(to MN 108)。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