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全文网

一定要深信佛法,才能彻底了解佛法!

发布时间:2023-09-16 01:31:34作者:华严经全文网
一定要深信佛法,才能彻底了解佛法!

昌乐法师讲述《妙法莲华经下卷》第1课

佛教新形态的第五讲,虚空说法。在《法华经》当中最主要的表现是说法场景的改变,经文是这样的:

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可就此座。 即时释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结加趺坐。尔时,大众见二如来在七宝塔中师子座上,结加趺坐,各作是念:佛座高远,唯愿如来以神通力,令我等辈俱处虚空。即时释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接诸大众皆在虚空,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说妙法华经,今正是时。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

经文大概描述了这样一个情况,就是多宝佛请释迦牟尼佛来道场当中,分半座给他,然后二佛说法。关键的地方是在,二佛说法没有在竹林讲堂,也没有在灵鹫山,也没有在竹林精舍,而是接诸大众皆在虚空。我们上面讲过,说法在早期佛教的时候,是佛说,弟子听,面对面,人可近之。所谓声闻,只要你来,我就说给你听。从法悟道,这是没有问题的。

虽然《法华经》当中在这里仍然表达了,从法悟道的这样的一个根本的修行途径和道路,但是法的源头做出了改变。虽然经文当中法的源头是仍然佛在说法,我们上面的经文讲多了一个佛,除了释迦牟尼佛说法之外,还有一个多宝佛在旁边见证,多了一个佛。

更重要的是,说法不是面对面,而是在虚空当中,也就是它不是一般的人所能经验到的,而是唯有信者才能感应。

这句话反过来说的意思是,不信的人他是不能够明白的。信与不信,宗教跟科学很大不同的地方在于,按现在的逻辑来看就是叫不可证伪。它的有与没有,是通过信念来完成的。我们上面也讲过,当你相信的时候,它是存在的,可当你不相信的时候,你没办法证明它的存在,别人也无法成证明它的存在,不可证伪,只是通过某种信念的意愿来达成的。而经文这里就是这样达成的。

我们来着重地跟大家说明一下,在平常的道场当中,每个人都能听闻佛法的时候,这种场景就是现实即便不信佛的人、没有学佛的人,他也能够听到佛所说的法,也能听明白。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都能听明白,都能听到。

至于明白是怎么回事,是各人自己心里的事情。

可是经文这里说,如果你没有信念,你是不可能听到的。这个信念如果表述成缘分的话,就是如果你不是有很大的福报,你是不可能听到的。为什么?因为佛把弟子们接到空中说法,它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听到的。

这里面加注一层外在的条件,或者说是要内在的一种门槛,就是你没有信念,你是不可能达成对法义的第一次聆听的。

我们上面讲过,原始的佛教听法,第一次聆听,是由于人,而经文这里,弟子们对《法华经》的第一次聆听,它不是在于现实的道场,而是在于虚拟道场,在虚空当中。

这种从现实道场到信念道场的转移,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这个转变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是由我们眼耳鼻舌身前五识本身束缚了我们认知的、具体场景的、我们能力范围之内的认知,突破到了离开了眼耳鼻舌身,经验感知的通道,直接到了意识当中来完成。

原本意识所要处理加工的信息完全来源于眼耳鼻舌身的获取信息的通道。而所谓的虚空说法,它不再来源于眼耳鼻舌身经验的通道,而是直接进入了意识,在意识当中完成。也就是说它突破了眼耳鼻舌身现实认知通道的束缚,直接进入到了想象力的范畴。

也就是说,大乘佛教到《法华经》以及后来的佛教,它的教义的表述为什么精彩纷呈,让人感觉到眼花缭乱,其实最复杂就是复杂在初学者他没有了眼耳鼻舌身前五识感知的渠道,他们只有完全从意识进入到的这个场景。

可是每个人认识这个世界都是由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的通道来完成,经典的表述又不是从前五识这个通道,而是脱离了前五识的通道,在意识当中充分表达的这样一个结果。这是佛教与初学者与不信仰的人最难达成的一个地方。

因为它不从常识的通道进入,我们说大乘佛教的前提是信,必须从信仰的角度才能够去体会其中一二。但是大部分人仍然是摸不到头脑,为什么?因为大乘佛教到了后来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天马行空,原本的雕刻精致的一笔一画的工笔画,到了大乘佛教时期,已经突破了工笔画的精工细琢的呈现的方式,完全用写意国画山水的表述方式。

如果初学者只用自己刚刚有的审美去看每一笔水墨画,你去看它的每一笔,你都看不出其中的味道,你也不知道美在哪里。但如果你有能力能够纵观全局,远看这幅水墨画,你就知道其中的意境。

虽然你能知道其中的意境,但大部分人只能得到一个美,只能得到一个好,描述不出来心中那个味道。为什么?因为这个感觉虽然能够感知到,但是感觉的来源我们没有基石的时候,我们对于它的判断就失去了标准。

而感觉的来源在哪里?感觉的来源是在于佛陀最早的法义,在于听闻佛陀的佛法,所以《弥陀经》当中非常经典的一句话就是,弟子们在极乐世界听法,三十七道品、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都是听法,不能失去这个根本。

但是后来的大乘佛教只是在想描述法义的殊胜,以及对于法义圆融无碍的运用,而这一切都在意识当中完成。表达者只想表达其中的滋味,其中的殊胜,完全去忽略掉了听法者所能接受的程度。

有趣的是,早期佛教、被称为小乘的佛教是在于自了汉,是在于自己修行的这个阶段,而大乘佛教让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的地方,也是最终变成大乘行者自说自话的表达,让初学者依然摸不到头脑。这个可能值得大家仔细去体会。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