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全文网

学诚法师:感悟人生 第四讲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二、欲乐与法乐

发布时间:2024-10-22 01:33:00作者:华严经全文网
学诚法师:感悟人生 第四讲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二、欲乐与法乐

二、欲乐与法乐
1.五欲的过患
世间的人,大家都有种种的追求,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对五欲的放纵、追逐,能够得到短暂的快乐;对佛法的希求和实践,能够得到永久的、究竟的快乐。
世间上的人拥有很多的财富,固然可以带来快乐,但有时候钱也会引发很多灾祸。

常常听到一句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财富也常常会给人带来许多不幸和难以预料的痛苦,它不能跟佛法相比。
美色更是我们学佛修道的障碍。世间上的人,很多的恩恩怨怨、爱恨情仇,都是因为美色引起的。美色不仅仅会给自己,也会给别人带来麻烦,甚至还会引发许多无谓的烦恼和非常深重的痛苦,使人难以自拔。这也就是说,财也好、色也好,它里面包藏的痛苦和不幸,普通不学佛的人是难以看到的。
名誉也是如此 ——“誉之所至,谤亦随之”。常言道,爬得高,跌得重。那么这种对于世间浮名的一种贪着、追求,也是我们修道中非常大的障碍。
五欲里面的第四个欲望 ——食。现在人们对饮食、对食品很讲究,吃的东西比过去要丰富许多倍,可惜现在人的病比过去也要多很多倍。常言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人吃了很多自己的肠胃消化不了的东西,吃了很多本来都不是我们人需要吃的东西,就会生病。
第五种欲望 ——睡。睡眠也是一种很深重的欲望,有些人没有事情的时候,就常常想去睡觉,人常说“好吃懒做”。有人以为我们睡眠没什么过失,也不会有什么错。表面看起来,睡眠好像没有什么问题,而实际上对自己来说,损失很大。因为我们不知不觉把这些时间浪费掉,并且养成了一个懒惰的习惯。
由此说来,世间普遍所认为的五种欲乐,他们虽然表面能带给人一点点的快乐,而实际上给人带来的痛苦更多、痛苦更大、痛苦更深。种种的勤劳、种种的追求所得到的一点点快乐,里面也包含着危害自己身心健康的因素。
2.培养善法欲
千百年来,所有的圣贤 ——世间的圣贤和佛门的圣贤、佛菩萨,都告诉我们:这五种欲乐对自己的身家性命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有危害,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好好地加以疏导。如何让自己走出欲望的沟壑?如何走出欲望的迷途、深坑?就要靠佛法,靠善法欲。
善法欲能给人带来法乐,五欲只能带来欲乐 ——欲望的快乐,善法欲是善法的快乐。善法的快乐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快乐,是自己烦恼得到调伏的快乐,是内心得到了智慧、体悟到真理的一种快乐。比如世间的一个正人君子,他的所作所为能够体现道德风尚,能够体现仁爱精神,不仅自己身心得到愉悦,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
又如佛法里面所谈到的正知、正见、正念、正行,同样会给很多人带来法喜,带来快乐。我们在学校读很多圣贤书,明白很多道理,在寺庙里面读了很多佛教的经论,也一样会给自己带来法喜,带来法乐。我们在经堂里边打坐、念经、念佛,内心也能够得到和谐,得到安详,得到喜悦,也会有一种在世俗社会当中各种欲乐难以达到的境界和心境。我们同行善友之间,彼此的虔诚、恭敬、接纳、礼让,互相包容,互相交流,互相劝勉,慈悲喜舍,助人为乐,这种精神、行为、感受,更是难以找到的、难能可贵的无价之宝,也是自己以及同行善友彼此之间,用自己的身心、生命来实践佛法最真实的写照、最真实的反映、最现实的结果。
3.以佛法来检验自身
我们需要认认真真去学习教理,去实践教法。佛法一定是灵验的,一定是能够得到验证的,我们一定是会有收获的。反过来说,如果放纵自己的欲乐,这就是凡夫的行为、一般人的行为。一般人的行为都是在六道轮回当中循环。当然我们也不是要强调与佛法不相应的、没有利益的、自我折磨的那种苦行。真正的苦行也无益于生命的解脱。释迦牟尼佛虽然最初苦行六年,最后还是放弃了,其原因是佛法是中道的。我们一个人如果遇到很多困难、问题和挫折,甚至失败,那时我们还能不能有信心、有勇气来面对自己,来认真学习佛法,这是非常重要的。
人活在世间,不可能不会遇到困难,也不可能不会遇到问题,也不可能不会遇到挫折,甚至遇到失败,所有这些都是有可能的,甚至是常常发生的。俗话说,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不可能许许多多的事情都会满自己的意愿。
不能满自己的意愿又怎么样呢?我们就要来看,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所遇到的事情,能不能符合佛法的标准?能不能符合佛菩萨的心愿?能不能符合祖师大德们的意愿?而不是符合自己的意愿,符合自己的心愿。我们如果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符合佛菩萨、祖师大德们的心愿和意愿的时候,就不会错。佛菩萨、祖师大德引导我们出离生死,走菩提道,究竟离苦得乐。
我们的意愿、我们的心愿仅仅是为了要解决眼前的小恩小惠、小问题,常常是不正确的。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佛法过程当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会让自己感受到佛法是灵验还是不灵验。因为我们自己的感受有问题,我们自己的感受不能同佛法联系在一起,仅仅是当下的一种苦乐情绪上面的感受,以自己情绪上面的感受 ——舒服不舒服、痛苦快乐来作为自己学佛法是否有进步的标准,再进一步,以此来检验佛法的作用和利益,自然而然我们离佛法也就会越来越远。
刚才我讲的这些,主要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明白,佛法是要让我们从追逐欲乐转化到追求法乐,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善法欲,要约束、克制、对治自己对五欲的追求、贪婪、执著——这样的内心状态和问题。贪欲 ——贪嗔痴三毒之一、三毒之首,它的表现就是财、色、名、食、睡。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