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五戒,具体有规定你知道有什么吗,你是否犯戒了
发布时间:2024-12-06 01:32:58作者:华严经全文网居士五戒,具体有规定你知道有什么吗,你是否犯戒了
文·僧侣与佛学
什么是受戒,我们应当明白,受戒就是在发了离心以后,诚心皈依,受持佛家的戒律,首先我们应当发离心,只有发了离心以后,所受的戒律才算是佛家的戒律,才可以获得永恒的解脱,在没有发离心以前,所受的一切戒律都是世间的戒律,任何一个宗教都可以受持的戒律,无法获得永恒的解脱。居士五戒,可以不必全受,根据自身的条件来决定受几条戒律就可以了。
有的人认为我们受的戒律是虚幻的,是一种无色表的物质,这种认知是不正确的,真正的戒体就是从发誓受戒的那一刻开始,知道自己寿尽为止。绝对不能违背自己所受戒条的决心。如果你觉得这样就算是受戒了,这也是不正确的认知,只有有了决心以后,然后参加完受戒仪式,这样才算具备了戒体。
居士五戒具体规定了,不允许喝酒,这是第一条大戒,喝酒会乱性,喝酒会麻痹一个人的神志。佛家规定的就是什么样的,经书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只要是能够让人醉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酒,如果是怎么喝都不会醉,那就不能算得上是酒,佛家称能够使人喝醉的东西叫做“放逸之物”,是指喝了以后,会让人懒惰,放逸,不精进,丧失意志。所以,不管是什么颜色的,只要是能够醉,那就是在佛家称之为酒。
那么什么是饮酒的概念,在佛家称为酒的,只要因一滴下肚,都算是犯戒。如果是外用,进入毛孔消毒,或者说是用酒精给口腔消毒,那就不算是犯戒。曾经有一位居士这样问过,如果是受了酒戒以后,商务应酬,为了工作等饮酒,那算不算犯戒,在此可以明确恶告诉你,无论是什么时候,都不可以犯戒,凡是喝了酒就一定是犯了酒戒的,受完结以后,任何借口喝的都是不允许的,没有任何的商量余地。
佛家的第二居士戒律就是不杀生,居士戒中的不杀生和十善中的不杀生是不相同的,十善中的不杀生是指是一切的生命,而居士戒里的不杀生是指人类的生命。也许会有人问,那居士不杀生人类,那是不是可以杀别的生命的,也是不可以的。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在佛陀制定的教义中,不管是受戒还是不受戒的人,一旦杀害了别的生命,那就是会堕入轮回地狱的,都是要承受相应的果报的。虽然居士的不杀生戒只是指单单的不杀人,杀害别的生命虽然不会犯杀戒,但是也会犯别的戒条的。所以,无论是动物,还是人,杀生的罪孽都是十分深重的,我们不应该因为没有戒律的规定,就随意去伤害别的生命。
偷盗是在佛家的五戒中不允许的,偷盗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叫做偷盗。首先,包括食物在内的所有财产,如果是食物不算是偷盗的话,那么一个国家在闹饥荒的时候,是否就可以去随意的偷盗别的人的食物呢。所以这种说法既没有依据,在理论上也是站不住脚的。另外就是偷盗的必须属于没有财产纠纷的合法主人。财产主人和当事人在所盗财产的权益上也没有任何的经济上的纠葛。
在经书中曾经讲过,在释迦牟尼住世的时候,有的人以洗衣为生,如果衣服被刮跑了,而洗衣服的人也觉得衣服找不回来了,产生了自己赔偿的念头,那么衣服被捡走,就不算是犯了偷戒。但这也只是理论上的定论而已,在窃取财务的时候,除非你有神通,不然谁会知道主人是不是不要这个东西了呢。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不要试图去钻戒律的空子。
最后,偷盗的东西一定要有价值,才算是犯戒,衡量一个东西是不是有价值,算不算犯了偷戒,是用纯银来衡量的,如果价值超过了两块钱,那就达到了偷戒的范围。在做生意的范围如果存在欺诈的行为,那也算是犯了偷戒,就是说,所有的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钱财,那就都可以算的上是犯了偷戒。
妄语,也就是说的不真实的事情,不切实际的语言,都可以算得上是妄语,犯妄语戒的条件一定是对方是有自己的思想,而且能说话的,另外居士戒的妄语是特定的妄语,而绝对不会是所有的妄语,这件事一定要区分清楚。其中很明显的就是,谎称自己可以看到常人不能看到的东西,比如佛家讲的前世,因果,以及神通之类的超凡的事物。而日常生活中的妄语,不再居士妄语戒律之中。
如果你想的和你说出来的不一样,那也不算是犯戒,如果你是有骗人的动机,而且故意犯戒,那么这是不可以容忍的,如果你是有口无心,心里没有想要骗别人的动机,那么这样也不算犯戒。犯戒的要求一定是你用自己的嘴表达出来的,这样也属于犯戒之一。必须对方能够听懂其中的含义,如果用文字表达也不算是犯了居士戒中的妄语戒。
淫戒是佛家的最后的衣条戒律,是指对在家居士受戒以后,不能对自己的性伴侣以外的人做出不净的行为,其中要求的非处也是除了密处以外的其他地方做出xing行为,非境是指在公共场合做出的不净行为。非量是指一夜超过五次以上的行为。非法指的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达到的这种目的。这些都属于淫邪戒的范畴之内。
关于五戒的概念在这里简单的给大家做了介绍,各位居士可以自己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有犯戒,自己所受的行体是哪个层次,如果犯戒,是不是需要重新发心。此外,受戒以后,是不是有过犯戒的行为,如果犯戒,就相应的按照小乘佛教的发心,从新受持受持五戒,如果有应该立即忏悔,忏悔以后在重新受戒。
本文由作者,僧侣与佛学原创,喜欢记得关注收藏,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