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全文网

学睡眠

发布时间:2024-10-27 01:35:47作者:华严经全文网
学睡眠

睡眠也要学吗?当然要学!佛门四弘誓愿中说:“法门无量誓愿学”。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表面上看来和一般人一样在吃喝睡眠,但是他们吃喝睡眠的方法和一般人全然不同。一个修行人会善巧地将修行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在生活中磨练自己的心,以达到自觉觉他的目标。

睡眠对于常人来说,不可或缺。《瑜伽师地论》中说,作为欲界众生的人,其身体由“地水火风”四大种和合而成,白天劳作之后,四大种就会衰减,使人感觉疲倦,此时需要以睡眠的方式长养四大种,四大种通过睡眠得以长养之后,疲倦感就会消失,精力会重新充沛起来,有了精力,人才能有力气处理种种事务,精进行持各种善法。

睡眠应当注意哪些事项呢?或者说如何将修行融入睡眠呢?《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强调了三点:一是睡眠时间的掌握;二是睡眠姿势的控制;三是睡眠之前心念的调整。

先说睡眠时间的掌握。古人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非常合理,因为日月的运行和人体气脉的运行息息相关。日落之后,人应当以休息为主,不应当再去不停地劳碌身心;日出之后,不应当再处于昏睡的状态,而应当起来活动身心,处理日常事务。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电以及电灯、电视等电器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节奏,使得人们在日落之后,也可以像白天一样不休息。如今,“晚上不睡觉,白天不起床”已经成了不少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其实这种习惯并不合乎养生之道。白天即使睡很长时间,对四大的长养作用还比不上夜晚睡一会儿。所以,应当尽量将睡眠时间安排在夜晚,不要用白天的大好光阴去睡眠。此外,据说晚上十一点到次日一点为子时,此段时辰为人体气血调整的关键时间,如果一个人在这段时间还不进入睡眠状态,长此以往,会损害身体健康。所以,即使很忙,入眠的最迟时间也不要超过晚上十一点。另外,睡眠时间不宜太短,也不宜太长,中医中有“久睡伤神”的说法,所以次日日出之后就应当起床,不应当养成睡懒觉的习惯。

再说睡眠姿势的控制。《广论》中说,睡前应当先洗脚,然后以“狮子卧”式,重叠左足于右足上,右胁而卧。睡前洗脚,可以促进气血循环,有助于入眠,在养生谚语中也有“睡前烫烫脚,胜服催眠药”的说法。以“狮子卧”式右胁而卧具有四种利益:一、“令身能不缓散”,也即以如是姿势睡眠可令身体不懒惰和散乱;二、“虽睡沉已亦不忘念”,也即沉睡之后也不会忘失正念;三、“睡不浓厚”,也即不会睡得太深,如同死猪一般全然无觉;四、“无诸恶梦”,也即以狮子卧而眠,则不会做恶梦。反之,若不以狮子卧而眠,则与上述四种相违的一切过失皆会生起,也即若以其他卧式,身体将散乱,睡后忘念,睡眠极重,睡梦不祥。如《瑜伽师地论》中说:“如狮子王,一切兽中勇悍坚猛,最为第一。比丘亦尔,于常修习悎寤瑜伽,发勤精进,勇悍坚猛,最为第一。非如其余鬼卧、天卧、受欲者卧,由彼一切懒惰懈怠,下劣精进,势力薄弱。又法应尔,如狮子王,右胁卧者,如是卧时,身无掉乱,念无忘失,睡不极重,不具恶梦。异此卧者,与是相违,当知具有一切过失。”《宝梁经》云:“仰卧,是修罗卧;覆卧,是饿鬼卧;左胁,是贪欲人卧;右胁,是出家人卧。”所以,在所有的睡眠姿势中,只有右侧卧的“狮子卧”式才是最佳姿势,对身心都具有无量的利益,其它卧姿都不是如法的卧姿。所以,修行人应当下定决心,养成以狮子卧式而眠的习惯。

睡眠之前应当如何调整心念呢?《广论》和《瑜伽师地论》中宣说了睡眠之前应当通过“光明想、正念、正知、起想”来调整心念。人在睡眠状态时,实际上是处在睡眠心所中,睡眠心所在心中生起的时候,人就会处于昏睡无知的状态,如果睡前强化某种心念,这种心念就会伴随着睡眠心所一直存在。所以,如果睡前思维串习善法,则善心所就会伴随睡眠心所而共存,如果能这样,则睡眠时实际上也处在善心所之中,这样的睡眠就具有修习善法的作用;相反,如果睡眠之前思维串习恶法,则恶心所就会与睡眠心所共存,如此则睡眠就处在了恶心所之中,使得睡眠时也累积恶业。睡眠这件事到底是善是恶还是无记,完全看是以什么心所伴随。所以,睡前思维串习善法,使得善心所与睡眠心所共存至为重要。

什么是光明想?《广论》中说:“光明想者,谓应善取光明之相,以其光心而睡眠之,由是睡时心无黑暗。”意思是说,睡前应当观想光明,自身处在光明之中而入眠,如果睡眠时能持久地训练光明想,渐渐就会修成睡眠光明,也即睡时心无黑暗。对于修习净土的人来说,睡前观想自己眠于极乐世界的光明之中,此修法极为殊胜,应当充满信心地去串习。

什么是正念?《广论》中说:“念者,谓闻思修诸善法义所成正念,乃至未入熟睡之际,应令随逐。”意思是说,所谓正念,就是使得通过闻思修法义所修成的正念,乃至尚未进入熟睡时,一直于心中随逐。

所以,对于修行人来说,将最重要的修心要领,写成一个祈祷文,在睡眠之前读诵受持,反复思维串习至为重要。譬如,由闻思慈悲心的法义之后就会形成“要将自心安住于仁慈状态”的正念,睡眠之前心中应思维慈悲心的法义,使自心安住在仁慈的正念中,直至熟睡为止。这样修持,可以使睡眠时令正念随逐,令沉睡时等同未睡,心能常常随顺善法而转,于睡眠时亦能修习善行。

什么是正知呢?也即安住于正念中而睡眠,若有烦恼现起,即能及时觉察了知,并速疾弃舍,心无染著。

什么是起想呢?“起”是“生起、发起”的意思,“想”是“观想、想像”的意思。“起想”就是对自己所期望达到的状态,用观想的方式来发愿。所以,“起想”实际上就是在睡前要有愿望。《广论》宣说了睡前的三个愿望:一、不越起时之想;二、发起悎寤瑜伽欲乐之想;三、不舍善法之想。所谓不越时想,就是睡前发愿明天在自己所期望的时间起床,不可久久贪恋睡眠。这种睡前的不越时想,会使自己发起警觉之心,睡眠也不会太沉,并会使自己不会超过起床时间而能及时醒觉。所谓发起悎寤瑜伽欲乐之想,就是发愿在睡眠时修习睡梦禅定,身体依靠狮子卧式,右胁而卧来入睡梦禅定。过去,不少高僧大德,依靠睡梦禅定,修成“不倒单”的大有人在。所谓不舍善法之想,就是睡前发愿:如我今日勤修睡眠禅定以及各种善法,明日我亦应如是勤修。由于生起不舍善法之想的缘故,则修持善法的愿望就会相续不断。

睡眠中大有学问。放眼茫茫的轮回大海之中,因为睡眠不善巧,而增长愚痴、懒惰,致使人生遭遇种种失败和痛苦,最后堕入畜生道的众生不计其数。所以,每一个希望离苦得乐的人,应当仔细思维、观察和比较不同睡眠方式的利弊。观察之后,应当选择大智佛陀所建议的最佳睡眠方式来趋利避害。最后,愿一切众生能从痴睡中觉醒!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