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全文网

宽运法师: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四

发布时间:2024-11-30 01:32:03作者:华严经全文网
宽运法师: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四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四) ──宽运法师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午斋过堂开示(四)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我们前几天都说了,不读《华严》就不知道佛教的富贵,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华严经》是一部教我们如何成佛的经典;在这部经里头,伟大的佛陀,他善知一切众生的心意,根据众生不同的根器而有不同的说法,例如是经中,对悭贪的人赞叹布施的好处;对破毁禁戒的人,赞叹持戒的功德;对多瞋易怒的人,说「忍辱波罗蜜」的好处;对一些懈怠的,所谓「一曝十寒」的人,说精进的好处;对一些意乱情迷的、控制不了意念的人,就赞叹禅定的好处;对一些愚痴的人,就赞叹智能的利益;对一些不仁的、杀生的人,就赞叹慈悲的好处;对那些怒害、杀害的人,就赞叹大悲的好处,让他生起悲心;对一些忧戚、多愁善感的人,就赞叹欢喜的好处;而对一些心存谄曲,只会讨好人家,说太多恭维说话的人,就对他赞叹施舍的功德与利益等等。

由此可见,佛陀说法的目的,就是循序渐进、次第的、慢慢地让我们众生进入佛智。因为在「一真法界」(注)之中,本来没有美,也没有丑;没有善,也没有恶,只是由于我们众生根器不一,所以业力也就有异,就如同镜子一般:用铜镜与用玻璃照镜,照出来的影像就不一样;如果再在镜面加上水银的光亮,这个业力的感应就更不同了;这个水银,可比喻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功德。

所以,慈悲的佛陀就是因应众生不同的根机,而有不同的说法,由浅入深,逐步提升,就好像我们建房屋,必先把地基打好再落水泥钢筋、砖块瓦石、筑成支柱架构。

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来的全部说法,其目的都是让我们怎么样啊?就是让我们去实修实践;但是为什么我们受持佛法,有些人得到利益,有些人得不到利益?而且仍然贪、瞋、痴种种烦恼炽盛?我们如何才能从烦恼中得到解脱?最重要的就是必要勇猛精进;正如在《华严经》卷第十三〈菩萨问明品.第十〉中所载: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法首菩萨言:「佛子,如佛所说:『若有众生受持正法,悉能除断一切烦恼,何故复有受持正法而不断者?随贪瞋痴、随慢随覆、随忿随恨、随嫉随悭、随诳随谄、势力所转、无有离心。能受持法,何故复于心行之内起诸烦恼?」法首菩萨以颂答曰:佛子善谛,所问如实义,非但以多闻,能入如来法;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设美食;自饿而不食,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有生王宫,而受馁与寒;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盲缋众像,示彼不自见,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譬如海船师,而于海中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在四衢道,广说众好事,内自无实德,不行亦如是。

如果我們听闻了佛法、知道了而不去实行,也就是喜欢多闻,而不喜欢精进,那结果会怎么样呢?就好像一个人进入到大海之中,被水所漂,因為懼怕遇溺,反而渴死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他在海水里头,怕因為喝了水,身体会重会沈下去,可是又很口渴,於是在水里面漂来漂去結果還是渴死了;这说明了,如果我们得遇佛法,而还不修行的话,即使再多闻也是没有用的;就好比在一个人面前摆设了各种的美膳佳肴,本来是要请他吃的,但是他虽然很饿了,却没有进食,这就是所谓的「说食不饱」;我们遇法而不修行,纵然多闻又有何用呢?又好像一个人,他善於调理药方,但是自己的病却不能医沿,无法自救,亦是同样道理,多闻而不去实践,终究也是没用。又好像一个人,他整天幫別人點算金銀財寶,而自己卻一分錢都沒有,这就只是「数他宝」,别人有多少的金钱,有多少的宝贝,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整天地数他人的宝,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我们於法而不修行,多闻是完全没有用处的!

又好像有人生在王宫之中,王宫里面本来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可是他却吃不下、穿不下、住不下、睡不着,然后肚子又饿又寒冷,因为他有病无法下咽,这就是福报不够;正如學佛之人卻于法而不修行,即使多聞也是毫無幫助的。


又好像耳聋的人,他自己听不到,却坚持要为别人演奏一曲;他以为别人听到会很高兴,可是自己一点感受也没有,这又有什么意思呢?所以,多闻而遇法不修,情况也正是如此。就好像什么呢?又如眼盲的人,虽然看不见东西,却为别人画像、造像;完成的作品,别人都看得到,而自己却看不见;如果我们遇法不修行,多闻亦复如是啊。又好像什么呢?航海的专家,对大海非常熟识,结果竟然会淹死在海中;所以说,於法而不修行,多闻也是枉然的。又好像一个人在十字街头里,广说许许多多的謊话来赞扬自己,实际上自己什么本领都沒有,只是吹牛自夸,吹得一大堆,实际上都是诳妄的;同樣道理,我们於法而不修行,纵然多闻又如何能得解脫呢?
因此,我们的实践最终也就是以普贤菩萨的行愿为依皈,我们听闻佛法之后,就必须要深入经藏,并且要如法修行。我们要发起真正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并且要生起不二的信心;要知道这信心的生起,就好像火苗刚刚点燃起,如果我们很快就把这个火苗熄掉,那么最终是不可能会成就的。所以,如果我们决定要修行的话,一方面既要发长远心,一方面更要去实践,将来才有可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多闻,而且还要踏实地依法去修、依法去行。正如现在我们读了《华严经》之后,就要依教奉行,唯有这样,才是真正贴近诸佛的本怀,如此才能如法地得到真实受用,否则的话,我们诵了《华严经》,也唱了「华严字母」;大众熏修,只是利乐别人,对自己却一点的好处都没有,那岂不是太辜负了自己吗?我们法师如此,居士也是如此,大家都要依法修行,就好像我们吃饭一样,我们自己不亲自去吃饭,是永远不能饱的;同样道理,我们不去依法修行,最终也就是得不到真实的受益,所以,身为佛弟子,我们每一时、每一刻都要注意这个实践门,都要把佛法付诸于现实生活之中;不论在寺庙里头、在家庭里头,都要把佛法活学、活用,应用到实践中去,如果无法确切实行,对人对己又有什么好处呢?不能总是说:如是我闻啊,我听闻过、我看过、我学过,但是对自身却完全起不到作用,这岂不是浪费生命吗?所以,佛法的修学,必须于我们内在、外在都起到作用,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注释:

注:一真法界,「一」即无二;「真」,即不妄。交彻融摄,故称法界。即是诸佛平等法身,从本以来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惟一真实,不可思议,故称一真法界。〔《华严经疏钞》卷六十、《华严经疏钞玄谈》卷一〕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