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全文网

关于当前僧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06-14 11:12:52作者:华严经全文网

  一、政治与佛教的关系

  佛教在印度产生以来,就和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佛成道以后在传教弘法方面。得到频毗沙罗王和波斯匿王的大力支持,在恒河流域得到迅速发展。建立了释迦沙门僧团。佛涅盘后,佛教又得到阿育王、迦腻色迦王,戒日王的大力支持,使佛教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传遍五印度。流传到中国以后,佛教能站稳脚跟,与中国统治阶级的支援是分不开的。如后汉明帝请摩腾竺法兰来华,在中国创建佛寺,塑造佛像度僧。桓帝供僧施饭,大作社会慈善事业。到了隋朝,智者大师与隋文帝,唐朝武则天与法藏、神秀的关系,使佛教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到了近代,太虚、圆瑛、虚云禅师等人和国民政府的关系都很密切,他们的事业都得到政府的支持。以上这些事实充分说明政治与佛教是有着密切的联系。

  现在有些佛学院的领导和学僧,不重视政治课,认为出家人只要把佛法学好就行了,不必学政治,把政治课当成负担,这是十分有害的思想,因为不懂政治、就不懂国情,在前进的道路上会迷失方向,会吃大亏。学习政治有二个必要:第一不会与国家的政治、法律相抵触,并在国际风云的复杂变化这下,不会迷失方向。第二用政治和法律武装学僧的头脑,不会受别人欺侮。现在有些地方宗教政策落实不好,就是有些出家人是法盲,不懂政策,受人欺侮,使寺庙得不到归还。现在佛学院培养的学僧,必须要学习政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敏感的政治头脑。因此佛学院要根据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讲话》的精神,要求学僧要好好学习近代史和时事政策,使学僧了解中国的昨天和今天,知道中国革命胜利的果实是来之不易的,所以佛学院要把政治课摆在首要的位置上。

  作为佛学院的合格学僧,必须要爱国爱教。中国历史上如法显、玄奘、义净等大师都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为祖国的佛教事业作出很大的贡献。在近代史上,爱国的高僧,也是不胜枚举。如抗日战争时期,圆瑛、太虚等大师领导佛教界抗日救国运动,他们的业绩将永垂青史。今天佛学院的师生要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作贡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是每个佛教徒的共同理想。

  佛学院的师生不但要爱国,还要爱教。为佛教事业,广学多闻,难学能学,尽一切学。做到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报父母师长恩、报三宝恩、为建设人间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学识与修持的关系

  学与修是办僧教育的重要课题,所以现在佛学院招生的对象是出家沙门。根据《佛道教经》说:“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沙门的主要目的是明了生死成佛道。因此,每一位教授佛学课的老师,应将佛学课作为修持法门来讲授。佛教的各经各论都是教诲我们如何修行,如何成道。任何课程都要以树立学僧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为前提。所以佛学院所开的课要加强经学和戒学的教授。中国古来大德历代祖师都提倡经学,如天台宗法华,贤首宗华严。中国的八大宗派都是以经学为主,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经是根本智,论是分别智,学经会道心增长,信心加强。读经,越读道心越坚,愿力越大。现在的佛学院所开课程,大多数是以论为主,不重经学、忽略了戒学。戒学是佛教命根子,没有戒学就没有佛教,不重视戒学的佛学院,使培养出来的学僧,知识片面、信仰淡薄。我认为目前佛学院要多开一些经学课、戒学课、通过戒学经典的讲授,树立学僧的信心后,再加以论学的讲授,增长思辨、使学僧学到经、律、论佛法的全部精华。

  佛学院还要修建禅堂,把学僧在课堂里所学的知识,要在禅堂里得到实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按照丛林规矩,打坐行香,使学僧在教理行果各方面有所体验。

  办好佛学院要加强管理,启发师生自觉遵守佛学院的规章制度和丛林规矩,坚持上殿做早晚课诵,和每半月诵戒布萨等。要加强考勤把课堂和殿堂的出勤登记,作为考察学僧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

  三、法师是最崇高的职称

  根据佛教的传统,学经有法师,论有论师,律有律师,禅有禅师,不需要另有职称。法师就是佛教徒中最荣誉的职称。古来大德对法师的条件是要具体十德:⑴善知法义、⑵能广宜说、⑶处众无畏、⑷无断辩才、⑸巧方便说、⑹法随法行、⑺威仪具足、⑻勇猛精进、⑼身心无倦、⑽成就忍力。还要行四法:⑴广博多学、能持一切言词章句;⑵善知世间出世间,诸法生灭之相;⑶得禅定智慧,于诸种经法中能随顺无诤;⑷不增不减,如法而行,言行一致。如我国道安、慧远等大德,学问和德行都很高深被称为法师,对鸠摩罗什、玄奘大师等翻译经藏有卓越贡献的大译经师,被称为三藏法师。其它如研究戒律,弘扬律学的称为律师;参禅打坐,明心见性弘扬禅宗的称为禅师,这些都是佛教中的最高尊称。现在用世俗的眼光在佛学院里评职称是不合乎佛教传统的,不要把职称当作圣旨,引导青年法师争名夺利。我认为佛学院要强调出家人的本分,是以“宏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将法师引上“宏范三界。普度众生”的道路上来。不要以职称(名)待遇(利)来腐蚀青年法师,将他们引入名利场中。当前佛教面临着世俗化的挑战,有些人热衷于考取硕士、博士学士,将自己从一名沙门、降低到学者的地位,这是令人十分痛心的。因此我认为关于评职称的问题,是值得考虑的,希望佛教界的高僧大德和佛学长老重视对青年法师的培养。

  选择法师、充实和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以品德为第一,学问为第二。要求在佛学院任教的法师,必须要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要明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教学上要深入钻研经典的理论,对学僧要多讲因果故事和佛菩萨的感应事迹。在修持上要和学僧一起过好宗教生活,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学僧,关心学僧。对那些言行不一,不能为人师表的教师、要逐步加以淘汰。

  教学质量好与坏,是评论教师优与劣的标准。优秀的教师是学和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能使学僧树立信心,潜移默化,能使学僧在修行上有所心得和证入,就是高水平的教师。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必须要开展教研活动。现在全国已有十所佛学院,中国佛学院、南京栖霞山分院、苏州灵岩山分院、上海佛学院、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普陀山佛学院、九华山佛学院、四川尼众佛学院、潮州岭东佛学院。可以成立一个全国性的佛教院校教研中心,定期召开佛学专业教师研讨会,一起研究各科教学。通过教研活动使教师和学僧信心加强,道心增长,在修证上有所进步,是当前佛教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至于教师待遇,要根据各个佛学院的经济力量,自行决定,难能统一。倡议中国佛教协会要成立一个僧伽教育基金会,对办学经费来源不足、条件较差的佛学院的教师要进行补助,对于好的佛学院和法师,要予以奖励,对发展僧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益处的。

  四、选择重要经论为教材

  关于组织编写统一教材的问题,中国佛教协会86年8月在北京召开汉语系佛教院校工作座谈会上已经提到,根据各地佛教院校反映情况来看,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没有一个层次分明,互相衔接的全面规划;二是,在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标准;三是,佛学院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四是,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五是,学僧来源不足。因此要想编写统一教材是有一定困难。

  佛学院对教材的选择。初、中级必须要以戒学、经学作为主要教材。

  初级佛学院课程可采用:《佛遗教三经》、《十善业道经》、《地藏经》、《普贤行愿品》、《药师经》、《沙弥律》、《早晚课诵》、《历代感应录》、《释迦如来成道记》、《劝发菩提心文》、《缁门警训》选讲、《竹窗随笔》、《伪山禅师警策文》、《净土三经》、《佛教入门手册》、《唯识三字经》、《法苑丛谈》、等学制二年。

  中级佛学院课程可采用:《金刚经》、《维摩诘经》、《心经》、《圆觉经》、《比丘戒随机羯摩》、《比丘戒本》、《六祖坛经》、《童蒙止观六妙门》、《禅林宝训》、《历代高僧传》选讲、《释迦谱》、《大乘起信论》、《八识规矩颂》、《唯识三十颂》、马鸣、龙树、无着、世亲传等,学制三年。

  高级佛学院课程可采用:《法华》、《楞严》、《华严》、《涅盘》等作为选讲、《瑜伽菩萨戒本》、《梵网经》、《解深密经》、《楞伽经》选讲,《大智度论》、《中论》、《成唯识论》、《因明入正理论》、《瑜伽师地论》等作为重点介绍。《教观纲宗》、《贤首五教仪》、《观经四帖疏》等学制四年。

  全国佛学院要组织人力对初、中、高佛学教材进行统一编辑、并加以注释、解说等。各院校除按规定教材以外,可以各有侧重,可提高佛学院的教学质量。

  五、关于毕业生的分配问题

  现在各地名山大寺相继办起了佛学院和僧伽培训班,需要大量的寺庙管理人才、教学人才、和研究人才,毕业生的出路广阔得很。如闽南佛学院已毕业了两届本科毕业生,他们大多数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为四化建设作出了贡献。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正如妙湛大和尚所说:“如果不是为名为利,在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而努力奋斗,等到你的学问和修养取得优异的成绩时,一定会龙天推出,转大法轮,宏范三界的。现在有些毕业生学了几部经论,学得不深不透,本领没有,架子倒不小,整天议论是非,眼睛生在头顶上,谁也看不起,请他做事不负责任,像这样的人谁还敢请,聘请容易,辞退就难了,赖着不走。”

  佛学院选择法师要选择品学优秀的毕业学僧,信仰虔诚,作风正派、有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较强,有一定写作和讲经说法能力。采取边学边教,并指定选修一二门经论,在一二年内能深入研究,以解决目前初、中级佛学院的师资力量。

  在管理上也需要大批人力,管理寺庙人才要有虔诚和正确的信仰,深明因果,愿意为佛教事业终生献身精神,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办事认真,大公无私,在政治上能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这几年我们是这样做的,根据每个毕业生的特点、觉悟、修持、学识、工作能力,进行合理分配安排。提供条件、机会、场所、发挥他们四年所学的智慧和才能,本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思想,继续加以培养,以造就佛教弘法人才,提高僧伽素质。

  六、如何解决办学经费

  目前全国汉语系佛教院校已有十所,办学经费大多是自筹资金和少数是由国家拨款的,建议各名山大寺、特别是有经济收入的寺庙,每年可以从总收入中提取百分之二十,作为全国佛教教育基金,用于各个办学经费不足的佛学院。

  七、一点建议

  1、鉴于当前女众出家人数多、寺庙小而少,使很多青年女众失去求学的机会。建议中国佛协会领导及诸山长老、要重视这一问题、是否可以拨出几所大的寺庙,做为女众道场,创办女众佛学院,使女众有一个良好学修的场所。如有可能在京、沪等大城市能办一所居士佛学院,使青年的居士得到培养、这对未来佛教的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

  2、建议全国的佛学院,今后要加强横向联系,要建立一个全国僧伽教育机构,从全国名山大寺和十所佛学院主要负责人中选出领导人、进行统一领导、定期召开会议,交流经验,相互支持,解决存在问题。制定全国佛学院统一招生方案、根据录取的考生,分别给各地的初、中、高佛学院。编写初、中、高、佛学院的教学大纲,学僧可以统一升学、统一淘汰,做到步调一致,才能调动全国各地佛学院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这样的机构、领导全国各地佛学院才有凝聚力和生命力。佛教才能有真正的接班人,佛教才能永久住世。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