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全文网

楞严经通议卷六

发布时间:2023-03-23 16:36:52作者:华严经全文网

楞严经通议卷六

二观音耳根圆证,分三:初述观行所由: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二述根获圆通,分三:初此根初解先证人空,分二:初亡前尘: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二尽内根: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

二空性圆明以证法空,分二:初遣观智: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

次遣重空: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

三俱空不生顿证一心: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三述入流成正觉,分二:初总显顿超十地: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议曰:此观音耳根圆证也!于音言观,则已不用耳闻矣!所师之佛名观音者:显法有所本也!从闻思修者:谓从闻中思而修之也!初于闻中,入流亡所等者:即前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也!六根顺流奔境,故随情造业,今于耳根思修,则不缘外境矣!入流者:返流也!谓逆彼业流。返观闻性,则不由前尘所起知见,而闻性现前,尘境遂空,故曰:亡所。且未观闻性之前,以境有动、静则听不出声矣!今观闻性寂然,则境无动、静之相,故曰:了然不生;是亡前尘也!如是渐增等者:由境寂灭,复增观行,以所闻声尘既无动、静,则此闻根亦泯,故曰:闻所闻尽;此尽内根也!尽闻不住等者:此空性圆明成法解脱也!谓根、尘双泯为尽闻处,而亦不住尽闻之觉,更增观行,根、尘既泯而此观智亦亡,故觉所之觉亦空;此空观智也!

空觉极圆等者:谓空观智之空至于极圆之处,则空所空之空亦任运而灭,故曰:空所空灭;此泯谛理遣重空也!生灭既灭等者:明俱空不生也!如此重重遮遣至于无遣,故曰: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此妙行已圆,而三谛一心平等显现,故能忽然超越也!一念顿证,故曰:忽然。十界依正皆寂灭一心所现影像,故曰:超越。圆满十方洞然无碍,故曰:圆明。即前云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盘清净妙德,故上合诸佛本妙觉心。圆照自心众生无不愿度,故曰: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一切众生共一法身,以众生心中之悲仰即诸佛拔苦之觉地,故曰:同一悲仰。此二最胜一时获得,是所谓圆通超余者也!

二别显妙用无方,分五:初证同体慈能三十二应: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议曰:此观音所证由无缘慈,上等佛心,故能三十二应,以显妙用无方也!楞伽说有三种意生身:谓三昧乐意生身:此当八地;觉法自性性意生身:此自九地至等觉;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此由等觉入妙觉位,圣种类身一时俱现。观音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力故,一念顿证妙觉,而三十二应正当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所谓普门示现也!

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议曰:十地菩萨坐宝华王座垂成正觉,亦须别佛说教闻熏,令断最后生相无明,故观音现佛身而说法也!胜解现圆:此指最极根本无分别智将圆满时,此正等觉位观行所证之智也!以离因位,故曰:解脱。

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议曰:此现独觉身说法也!独觉:出无佛世,观缘悟道,亦名麟喻,言其独也!中乘各有资、加二行,名为有学,此后断惑便证无学。约自乘理智将证未证,故曰:寂静妙明。菩萨现同类身而为说法令其证入,故曰:解脱。

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议曰:梵语辟支迦罗:此云独觉,亦云缘觉;独但自悟,即前所现;缘觉依教观十二因缘,作流转、还灭二种观门,未发真前名为有学。用七十七智推因审因,理智将圆,故曰:胜妙现圆。菩萨现同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也!

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议曰:此现声闻乘人也!四果前三名有学,第四阿罗汉果名为无学。将证生空,故曰:胜性现圆。菩萨现身说法令其速证。

上现三乘身也!

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议曰:此现修梵天行也!厌欲界是苦、是粗、是障,欣禅天是净、是妙、是离,故曰:欲身清净。故菩萨现身为说四禅出入定法,令其离欲生于梵世,此现色界天身也!

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于彼前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议曰:此现修地居天行也!爱统诸天:谓帝释居忉利天,统三十三天也!为说上品十善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我于彼前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议曰:此现欲界第三、四天也!慈恩云:得异熟果,随意所念,胜下二天,下二天果依树而得。今随欲得,故名:自在。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我于彼前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议曰:此现大自在天也!乐变化天、他化自在,乐自乐他,变为乐具而受用之,名大自在。

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我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我于彼前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我于彼前现四天王国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议曰:天大将军:即帝释所管将也!分住三十二天,各领鬼神镇护四方。四天王者:下界之初天,于须弥腰各居一埵,统领鬼神,每王二部,共八部神,救护国界。天王太子:即那咤之类,辅政统摄护世益人。菩萨现同类身,令先成就,后令出离。上现六欲天身也!

若诸众生乐为人王,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议曰:此现人王身也!王者:往也!人皆归往。四轮粟散皆人之主,以上化下,物无不从。

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我于彼前现长者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议曰:此现长者身也!长者具有十德:谓姓贵、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净、礼备、上叹、下归,十德全备名大长者。

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议曰:此现居士身也!博闻强识,不求仕宦,隐居求志,故名:居士。

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

议曰:此现宰官身也!国:域也!邦:封也!有功者封于此也!邑:县邑。各有所典,故曰:宰官;此葺治邦家,移训风俗,剖判决断民之枉直也!

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议曰:此现婆罗门身也!婆罗门:此云净行。咒禁算艺、调养方法皆为数术。菩萨乘机现相奖而成之,亦何物而不化?

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于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议曰:此现比丘身也!尸罗:此云戒。毗尼:此云律。由依律法防非止恶,故名为戒,即二百五十戒也!

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持诸禁戒,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议曰:此现比丘尼身也!尼:女声,即女比丘,持五百戒也!既戒德自严轨物成化,进行弥速远出三界。

若有男子乐持五戒,我于彼前现优婆塞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于彼前现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议曰:此现男女二身也!优婆塞:此云近事男。优婆夷:此云近事女。乐持五戒,志慕清净,菩萨现身说法令其成就。五戒者:一不杀、二不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众生持此,则成佛真因从是建立,若五戒不持,人天路绝。

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众生不坏男根,我于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议曰:现女主等身所以修家国而益群生,此菩萨之能事,宜为说法令其成就也!若童男、童女皆志慕贞洁者,上皆因所愿慕而令其成就者也!

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药叉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干闼婆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干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阿修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紧那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议曰:此现八部之形令其出类也!天厌乐,龙怖苦。干闼婆:帝释之乐神也!性荡逸。药叉勇健,修罗似天而无天德,性多慢故。紧那罗:云疑神,似人而头有角。摩呼罗:蟒形而腹行。此虽在佛会为八部之众,而宿因毁戒恶缘,故堕斯类,今愿慕出伦,故菩萨现身一一说法,令其成就也!

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议曰:此现人、非人身也!六道之中唯人身难得,故曰:鬼神沉幽愁之苦、鸟兽怀獝狘之悲、修罗方瞋、诸天耽乐,可以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为能耳!故乐人修人,谓可以亲近三宝见佛闻法故也!有形、无形等者:有形:谓有色蕴,如下休咎精明等。无形:谓无色蕴,如空散消沉等。有想:谓有四蕴,如鬼神精灵等。无想:谓无四蕴,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等。此非人类也!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议曰:此结归观心也!尽法界身本无出没,何有升沉?但以迷本圆明是生颠倒,则知九界众生皆妙净明心之影像,犹如空华乱起乱灭,故出世三乘依之而远离,三界异类以之而轮回;菩萨圆证此心,故一切影像于寂灭心中随其所欲而一一成就,非唯成就彼众,实显自性圆明,以不外于一念,特应现之速耳!故结名曰: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也!

二证同体悲,能十四无畏: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议曰:此由与诸众生同一悲仰,故令得十四无畏功德也!言以金刚三昧无作妙力等者:以菩萨身心与诸众生无有二相,故菩萨之三昧即众生之业用,众生之悲仰即菩萨之悲仰也!故于菩萨身心之中,令诸众生获十四种无畏功德,殆非有彼此而加之使然也!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议曰:由菩萨不自观音,但观闻性,根、尘顿脱,故令苦恼众生观自称菩萨之音声,即脱其苦也!观菩萨音声者:如众苦逼急,忽称菩萨名号一声,即此一声称性而发,全体现前,则苦不期脱而自脱矣!如人疾苦必呼父母,或呼天而苦即易忍,类此可知。

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议曰:知见耀而若火,闻听沸而若水,始由四大分湛;今自既旋复一元,则了无尘相,故令众生水、火不能害也!

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议曰:妄想如鬼物,所以戕害法身而伤慧命者,今自既断除,故令众生鬼不能害也!

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旋光性无摇动。

议曰:以三昧力熏妄闻以成真闻,则六根销复无有形碍。杀害为其有身,今销形同声,无尘可对,既无尘可对,则了无可触;以心水湛渊,慧光圆满,故能令刀兵如割水、吹光,性无动摇矣!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剎、鸠盘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

议曰:闻熏精明,慧性发光,则诸暗相永不能昏。鬼魅生于幽暗,今既圆明,故令诸鬼咸受幽气,如罗剎不能见太阳,故目不能视。

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

议曰:诸尘系累,六根桎梏;今既观听返入,离诸尘妄,故能令禁系枷锁所不能着。系缚生于贪着,今既离尘,则自不着矣!

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议曰:六为贼媒自劫家宝,劫夺生于敌对;今既灭音圆闻,则六尘顿空,平等一照,了无自他,故虽涉险而贼不能劫。

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瞋恚。

议曰:贪欲以缘尘爱取,瞋恚以逆境激心;今以闻熏离尘,根、境皆空,既无可取亦无可对,所以能令众生远离贪欲、瞋恚也!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议曰:阿颠迦:一阐提也!此言无信根。良以痴暗覆心,故不生实信;今以闻熏三昧,销尘复明,身心洞然,永破诸暗,故能令昏钝性障众生永离痴暗也!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能之男。

议曰:男子有干事之能。融形复闻,故形随闻性周遍法界;由涉入世间,则能一身为无量身。供佛则表其能事,为法王子则克绍家业;以供佛故福德具足,以三昧故智能圆满,由此故令无子众生即得福德智能之男也!宜矣!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议曰:女有柔顺之德。六根圆通性无违逆:随顺之至也!立大圆镜空如来藏:虚受之至也!故微尘如来秘密法门皆能受领,女德之象也!故令求女众生诞生端正柔顺之女也!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能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

议曰:六十二恒河沙数诸法王子以权、实二智教化众生,虽各各不同,然皆不离法界海慧;今既得圆通本根,则身心微妙周遍法界,即可以一身为无量身,又岂可以名数限量哉?全体既彰,则一多互融,所以能令持一名号与彼众多无异,而所求福德亦无有异也!由我修习得真圆通:结成所以也!

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议曰:此结名也!

三妙契涅盘,能四不思议,分二:初总示: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议曰:由妙契涅盘,故得四不思议,此总标也!由前云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盘清净妙德;以佛神力不可思议,众生业力不可思议,皆一心变现之妙,言思路绝,不能名状其相也!今观音圆证一心,故诸佛全体业用自在,随机适时,不可以类推,心不可思、言不能议,是谓无作妙德也!

二别示,分四:初现众多妙容: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议曰:此别明现容、说咒不可思议也!根境双融曰妙,体绝称谓曰妙妙。以脱粘遗闻,故六用不隔,纯一圆明清净宝觉,此德本已立,则大用无方,故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神咒也!首:出于众物。手:有提接之功。目:有照明之德。以众生迷本妙明而为八万四千尘劳烦恼,故众生业力不可思议;今圆证一心,故转业力而为妙用,故首出于群相、手应接无方、目照明无碍,此所以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盘清净妙德,故神力不可思议也!通身手眼,毛孔光明,齐观并挈,调伏众生,应摄应折,故曰:或慈、或威。或以定动、或以智拔,故曰:或定、或慧。所以得大自在也!

二现众多妙形: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议曰:众生六尘隔碍,动必有苦,故多畏;菩萨以闻思三昧之力,六尘既脱,无复障碍,则身能妙现多形、心能妙诵多咒,以形摄受、以咒加持,故能令众生得离怖畏。以此身心妙应无方,故微尘国土皆以施无畏者称之也!

三能过化存神: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议曰:菩萨以三昧力永离诸爱,故能令众生舍身珍宝而求哀愍也!

四能感而遂通: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盘得大涅盘。

议曰:由以三昧力已得佛心究竟平等,故能以无限法施回向,是以种种珍宝供十方佛,傍及六道一切众生,而世出世间凡有所求无不获益也!

四结指定名: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地,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议曰:此结属观门也!耳门圆根从闻、思、修,故名:圆照三昧。法界一缘,故心自在。始从逆流终成大定,故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此为第一也!

五述名由实立:

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议曰:所师之佛名观世音,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故得如上无量功德,是以果觉为因心也!今蒙授记为观世音者:谓因果一如,始终无二也!观听圆明则微尘普照,故心遍而名亦遍,如日月照临之地,而人皆知为日月也!故名遍十方。良以清净圆明宝觉真心众生本具,但由无明暗蔽,根、尘妄隔,爱、取牵缠,所以常在生死而不能超出者,此自心取自心之过也!今依圆通本根闻熏闻修金刚三昧,则称性法界圆照十方,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法界大用一念现前,故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等微妙功德,犹是以限量心知其少分耳!其实全体显现安可以数量求之哉?

己上从憍陈那至此各述初心方便竟。

二主伴齐证: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实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糅,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敷奏。

议曰:此如来圆证诸圣圆通也!二十五圣各证法门,独耳根最胜,以性圆周遍,体□真心,根尘妄隔,性自圆通,四大壅阏,一真无碍,为诸佛入理之门,实众生归源之路;所以观音自陈所证功德难思,堪任此界当机最初方便,故诸佛主伴齐证,依正光网交罗。此极尽一心之源,普遍微尘世界,通身吐露,彻底掀翻,故世尊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诸佛菩萨,而彼诸圣亦同放宝光来灌佛及诸大众顶也!且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者:正表自他不二,依正互融,有情无情齐成佛道,所以是诸大众一切普获金刚三昧。此则销习漏于剎那,廓众尘于一念,万行备于性天,宝觉圆于实际;故天雨百宝莲华,虚空成七宝色。净秽情亡,故娑婆隐而不现。根尘销复,故十方合成一界。至此,则林木池沼皆演圆音,风动水流通成法喜,故梵呗咏歌自然敷奏;同为证成,共宣法利,真实圆通其验如此!

三敕文殊拣选智证,分二:初如来特命: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二文殊奉敕,分二:初三业请加: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议曰:此佛敕文殊拣选圆通也!言彼等修行实无优劣者:以三乘等观性空而得道也!但心有大小为差耳!既云实无优劣,则门门皆可还源矣!但克合此方之机令其顺而易入,故须拣选;非大智不能具拣法眼,故特敕文殊也!

二正陈偈颂,分十二:初半偈显一心真源: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二偈半显依真起妄: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三偈半显返妄归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四半偈显归源无二: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五一偈显拣选所因: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议曰:文殊奉命将择之初,先立一真法界为迷悟之本也!法界一心广大悉备,故譬如海普纳百川也!谓此觉性本来湛寂圆通,故曰:觉海性澄圆。圆湛之觉元来妙明,绝诸对待,不属迷悟,故曰:元妙。以元明体中本有大智能光明遍照法界义故,唯是一真,了无能所之相,忽尔妄动,于圆明体中遂形所相,故曰:圆明照生所。所妄既立则生妄能,而元明之性失之矣!故曰:所立照性亡。由无明力覆蔽灵明之妙空,变为顽然无知之虚空,故曰:迷妄有虚空。依此顽空结成四大之幻色,故曰:依空立世界。由妄澄结而为无情之国土,色杂妄想,想相为身,故成有情之众生;此虚空、世界、众生皆因迷妄而有,此言迷真起妄也!虚空虽是广大,然于大觉心中如海之一沤耳!况依空所生之世界岂不渺乎小哉?若沤灭则虚空本无,何况空中之国土又何从而寄耶?故下经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何况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故曰:况复诸三有。今欲返妄归真,固当作如是观也!是则顿悟一心本不假于方便,真实归元之性本无有二,但随根不一各从其便,故方便有多门耳!在于圣性无往不通,何须拣择?若顺若逆皆为方便;但以初心方便,若顺而易入则收功速,若逆而难入则取效迟,故须用拣选以便悟入也!

六二十四偈显拣非当机,分二:初拣三科,分三:初六尘:一优波尼: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二憍陈那: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三香严童子: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四药王、药上: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五跋陀婆罗: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六摩诃迦叶:

法称为内尘凭尘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二五根:一阿那律陀: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二周利盘特迦: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三憍梵钵提: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四毕陵伽婆蹉:

身与所触同各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五须菩提: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

三六识:一舍利:

识见杂三和诘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二普贤菩萨: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三孙陀罗难陀:

鼻想本权机祇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四富楼那: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五优波离: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六大目犍连:

神通本宿因何关法分别

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次拣七大,分七:初地大,持地菩萨: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二水大,月光童子: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三火大,乌刍瑟摩: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四风大,琉璃光法王子: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五空大,虚空藏菩萨: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六识大,弥勒菩萨: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七见大,大势至法王子: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七十二偈半的指圆通要妙,分二:初十偈半指法显胜,分二:初偈半指法: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议曰:此文殊拣选二十四圣皆不堪任此方之机,何耶?若于六尘而入,六尘妄结而不一;若于五根而入,五根隔越而不通;若于六识而入,六识则生灭宛然;若于五大而入,五大则无知昏钝;若于识大而入,识性本非常住;若于见大而入,念性元是无常;是皆不合此方之机,难入圆通本根。以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若欲速取三摩提,实从闻中而入,实时离苦得解脱也!

次九偈显胜,分二:初十句赞能修人胜: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议曰:此总叹观音之德也!入微尘国得大自在:此叹三十二应也!无畏施众生:此叹十四无畏也!从音入妙,故曰:妙音。圣人无己,以物为己,故唯观世间音声以成己德,故曰:观世音。于音无着,故曰:梵音。应不失时,故曰:海潮音。以此故令世出世间皆获利益,故安宁常住也!

次二十六句赞所入根胜,分二:初显独胜余根,分三:初六句圆胜: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二八句通胜: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三八句常胜: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次结余根不及: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次二偈显迷悟因依: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议曰:我今下五偈半正叹圆通之妙也!十方击鼓十处齐闻,了无分别彼此之相,此圆真实也!隔垣听音响,此法性通遍,远近皆闻,五根之所不齐,此则通真实也!音声虽有动静,闻性不属有无,不因声生、不从声灭,远离有无、生灭,此则常真实也!以此足证二十四圣之所不及也!纵令下一偈总叹超越身心:以身心有寤寐开合,而闻性不为梦想所昏,至若梦中尚闻杵声虽作他物,不是无闻,是所谓不为不思而无也!以五根发识皆有遍行之思不能圆照,独耳根虚融,音声一到则无思无念,寂然而照,特出思惟之表,此身心之所不能及也!今此下二偈正显克合此方之机:以诸佛国土说法不同,非独语言;以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但以声论宣明道理,非耳不能了达;以闻性即本圆法性,由众生迷本有之闻性,故流转于生死,纵阿难之强记多闻,以不达闻性亦不免落于邪思,是知此界耳根关系甚重,岂不是随音声则沦生死、旋闻机则获真常无妄哉?是以独选耳根为妙也!

八十七句结法劝修,分三:初五句结指定门: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

二四句责多闻无益:

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

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

三八句劝真修有功,分四:初正劝修:

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二闻非妙悟:

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

三妙悟绝言:

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

四离言顿证:

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议曰:此结法劝修以显法胜也!阿难下五句结法也!汝闻下一偈显多闻无益。将闻二句劝修也!诸佛由此三昧而出,故曰:佛母。诸佛言教文字般若即法身所在,法亦名佛,故曰:持佛佛。谓虽能持他佛之法,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故不若返照自己闻性,以成真实三昧,即可顿证菩提也!闻非下六句显妄不是真:谓逐声尘之闻根非自然生,要因声显,特妄闻之名字耳!若旋其妄闻而脱声尘,则能脱者当谁名耶?此所以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也!

九七偈半正示观相,分三:初正示三观涉入,分三:初四句从假入空:

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

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

二六句从空入假:

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

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

三十三句从空假入中,分二:初喻明:

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

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

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二法合: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

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

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销

成圆明净妙

二二句明观浅深:

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议曰:此二十五句依耳根圆示三观之相也!见闻下一偈显从假入空观:举见闻则该知觉,总示六根虚妄犹如幻翳,通观三界总若空华,但于闻性旋复,则六根并除、六尘亦销,而本有觉性自然圆净矣!此由观假以入空也!净极下一偈半显从空入假观也!若诸尘净极,则心光独露,通达无碍,寂而常照,包含虚空,自性圆明,回观世间如梦中事耳!若以此观安心,则摩登伽亦在梦中,谁能留汝形骸耶?此由空以涉假也!如世巧幻师下十五句显从先假次空以入中道观也!初一偈半设喻:机喻识性,若息机寂然,则诸幻无性,幻事亦不成矣!下七句法合,六根亦如幻事耳!元依一精明之识体,分成六用之和合,若一处休复则六用不成,一破根本无明,则根、尘、识三皆是真心之尘垢,则应念销亡,而向之无明昏昧之识体转成圆明净妙之德矣!是则不堕空、假而顿证一心中道矣!耳根三昧妙绝于斯,岂可不亟图修习哉?余尘下二句明观浅深:若余尘未净尚在学位,若妙心明极则成如来;所谓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故径登佛地也!

三五句示解结之方: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

十两偈半例结同证:

此是微尘佛一路涅盘门

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

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

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

我亦从中证非惟观世音

议曰:此十五句总结观行,以显因果同证也!大众下五句正结观行:谓此耳根圆通并无别法,但旋汝等倒妄之闻机,返闻自己之闻性,若闻性圆明则顿成无上道矣!最为简要,又何别求佛法哉?圆通真实如是而已!此是下十句显同证:此是十方诸佛一路涅盘门也!过去已成之佛皆由斯门成就,即现在菩萨各入圆明,未来修行当依此法,文殊自谓我亦从中证,不但观世音;以此亲证法门,足证真实无妄也!

十一四偈报命请加,分二:初十一句报命:

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

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

成就涅盘心观世音为最

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

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

浅深同说法

次五句请加: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

十二五句的授当机:

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

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

真实心如是

议曰:此报命请加以的授当机也!诚如佛世尊下十一句报命也!谓诚如世尊询问我择诸方便门,若易成就涅盘心,无过观音耳根为最也!其余诸方便门,虽云实无优劣,于我揆之,皆是仗佛之威神,令其即事以舍尘劳,非是可以通长修学、浅深同说一贯之法也!顶礼下五句请加也!然请加宜独请佛,今顶礼如来藏乃指法也!以如来藏乃三德秘藏,三身圆证,三宝圆具,一体无碍,云不思议,故但礼其法而三身三宝具焉!所以愿被未来于此耳门分明无惑,唯此方便最易成就,故末后的授当机,此可以教阿难及末劫众生,但依此根修则圆通实超余者,真实心要如此而已,是以自誓不妄也!

上敕文殊拣选圆通竟。

三当机领悟: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盘,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

四法会获益:

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议曰:此法会获益也!阿难所问诸佛成道最初方便,佛示之曰: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盘门;又曰:菩提涅盘尚在遥远;故闻圆通本根身心了然,故于菩提涅盘如人远游虽未归还,已知归家道路,则自信决定无疑矣!普会大众皆得本心,获法眼净,性比丘尼得阿罗汉果,其余众生皆发菩提心者,由闻说圆通本根之利益也!

从前请入华屋以来至此通示妙圆自利理行竟。

二示利他妙圆事行,分二:初当机陈请,分三:初自利功圆: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

二陈利他愿广:

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

三陈利他所为,分二:初为邪道乱真:

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二为摧邪显正,分二:初问摄心轨则:

欲摄其心入三摩地,

二问安立道场:

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二世尊许说,分二:初赞许诫听: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唯然奉教。

议曰:此问利他行也!心所乃心行处,谓之心迹。向以无明暗覆故为所使,今闻开示生灭头数了然自见,故曰:圆明。已知众生同体,故自未度先愿度人,故为利他行也!悬知末世邪师说法,趣菩提者难以得正熏修,不知如何为摄心轨则、如何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也!此先答摄心轨则,以三无漏学为修行之本。

次许说分际,分二:初答摄心轨则,分二:初总示三无漏学为修行之本: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议曰:此略标三决定义为修行之本也!毗奈耶:云律,谓欲修定慧,必以戒为基本,故曰:摄心为戒;则定慧由之而生也!意以戒为重,故定已说,此特宣戒,故下令持四根本戒,制断发业、润生二种无明。

二别示三聚戒为成佛之基,分四:初略出戒体: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二正示修相,分五:初令持四根本戒制断发业无明,分四:一不淫戒,分六:初通显能持利益: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二显不持过误: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三令依教当持: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四显持犯得失: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祇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涂必不能出,如来涅盘何路修证?

五以必断为真:

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六以实相印定: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议曰:此示修三无漏学以戒为本,而以淫戒为首也!戒有多品,以四重为先,梵网诸本皆以不杀为首,此经独以断淫为首者;彼约利生,以佛性种子而观众生,故首断杀;此示真修,以淫欲为生死根本,故先断淫,故曰: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梵网经说卢舍那佛坐千华台,一叶一释迦,奉舍那敕,以心地法门金刚宝戒宣传于十方世界,若人受佛戒则登诸佛位。是知释迦出世说法四十九年,但传舍那所说金刚宝戒而已!以此经统收一代时教修证理行因果,首楞严大定乃成佛真因,以戒为本,戒心清净即入佛位,故此经云: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前云众生相续,欲贪为本,故今愿出生死,必以断淫为第一也!修禅之人若不断淫,如以甘露灌溉毒树,灌溉益深而毒气愈盛,所以必落魔道也!蒸砂作饭终竟不成,以非饭本也!以淫心而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滋淫根,生死转剧,何以得出三涂,登涅盘之路哉?斯之一法,先执身不行、次执心不起,故曰:必使淫机身心永断,如此可以冀佛菩提。茍不痛心刻骨必成魔说矣!

二不杀戒,分六:初通显能持利益: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二显不持过误: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剎;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剎,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三令依教当持: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四显持犯得失: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

五以必断为真:

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涂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

六以实相印定: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议曰:此第二诫决定不杀戒也!修禅若不断杀,必堕鬼神罗剎之类,以此类专恣杀业,今以杀习感召故也!律部佛许比丘食五净肉,谓自死、鸟残、不见杀、不闻杀、不为己杀,皆得食之;嗣后比丘皆恣鲜美自杀而食,佛遂制止。况五净肉皆神力所化本无命根,食之犹可;今则真食血肉岂慈悲者哉?罗剎飞行而食生物者:言其杀心炽盛也!杀生冤债相牵,云何欲出生死耶?是故修禅必以断杀为本也!服其身分恐为彼缘,况食肉乎!必使身、心二涂不服不食,是人名为真解脱者,不如此说即波旬说也!

三不偷戒,分六:初通显能持利益: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二显不持过误: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着;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内心】称善知识【外貌诈现有德】,各自谓已得上人法,炫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

三令依教当持: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四显持犯得失:

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

五以必断为真:

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六以实相印定: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议曰:此第三诫决定不偷戒也!此偷非偷盗之偷,乃偷心也!谓贪求施利,潜匿奸欺,诈现有德称善知识,多取资具,诳惑而取,与盗窃等而酬偿亦等;故教比丘循方如法乞食令舍贪也!盖以不达五蕴虚假,故多取资财以养身命。本无道德,假佛形服,所谓裨贩如来;信心难消必偿宿债,是故生死不能出离。佛教比丘然灯、然指,舍正报之身酬身外之负,盖以微因而偿多欠也!佛于毗兰邑王马厩,食马麦三月,以先世诟骂比丘为食马麦者,故偿此报;以一恶言尚必酬之,况多贪乎!此必难逃其负也!前业果相续乃强取众生之血肉,起于杀贪;此乃妄取众生之资财,起于盗贪;故通名偷盗,以滋生死之业果一也!若不断偷,以定水而灌破戒漏卮,终无益也!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之余施饿众生:不贪之至也!以捶詈而同称赞:无我之至也!心不起瞋、身不加报,是为身、心二俱捐舍;且观己身血肉与众生共,平等无二,况身外之长物乎!非得真三昧者不能也!反此,即为波旬说矣!

四不妄语戒,分六:初通显能持利益: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

二显不持过误:

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三令依教当持: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四显持犯得失:

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

五以必断为真:

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六以实相印定: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议曰:此第四诫决定不妄语戒也!此妄语业由贪、痴、慢起,以贪求世人名闻利养,故造大妄语;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自言得三乘圣果,此由愚痴起增上慢,故为爱见魔也!一颠迦:即断善根者,此辈销灭佛种,沉三苦海,不成三昧。盖佛以四摄法现同类身教化众生,非贪供养也!若是真圣亦不自泄违佛密因,除临终时阴有所付,云何是人以大妄语惑乱众生耶?故教世人修禅定者必断妄语,乃可得入三摩地也!刻人粪为栴檀祇增其臭秽耳!直心者:心不欺也!自无实德妄称得上人法:此欺心之至也!噬脐:言终不相及也!心如弦直则永无诸委曲相:是为入道之本也!故永无魔事,佛所印许;违越诚言则波旬说矣!梵网戒品十重四十八轻普摄一切,名为性戒,是以佛性种子等观一切;此经以真修务断生死根本,以淫、杀、盗、妄是为性业,故首断此四为根本戒,若能持此四戒,则一切枝末永不现行,是知此四已摄梵网诸品,而三聚五篇尽在是矣!

前令持四根本戒制断发业、润生二种无明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