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地禅修
发布时间:2022-08-30 09:54:54作者:华严经全文网明奘法师善地禅修云南周年庆讲座2010.8.14
——2010年8月14日上午明奘法师于昆明翠竹园善地禅修云南周年庆讲座
这次我想以禅修的方式来进行这个庆典,大家来盘坐一个半小时不准动,不准说话,看看一年来各位的腿子练得如何了,如果没有赌咒发誓的,呲牙咧嘴的,中途逃跑的,就算都过关了,那就说明我们这一年的禅修是有成效的。怎么样?
禅修是不容易的事情,人类所有冠冕堂皇的文化价值体系构建的都是向外的东西:我的目标,我的努力,我的成功,我的快乐等等这一切都是向外求的。我登上了珠峰,报纸上,电视上,各大媒体一播,我的成就被人认可了。我在昆明建修个立交桥,或是建所高楼,这些大家都能够看得见,摸得着。
而禅修呢,却跟人类那个习惯性的向外探求走了相反的方向,它是指向内心的。而人的内心又是非常个体化的,佛的内心,菩萨的内心,我的内心,你的内心,别人的内心,它们究竟是什么样的?只能去猜,即使是对我们自己内心的本来面目往往也都是猜测,因为对于心的如实本来模样,我们并没有一个全然客观的了解与认知。而禅修就是要带我们走上这条认知我们自己内心的路,它让我们抛开所有外在的目标和评价体系,如实的向自己的内心开战。
心的喜怒哀乐,拘束与超越都在这里,通过禅修就可以解决这些有关心灵方面的问题,而其下手处却是要从我们的“身体”开始。但并不是要我们从全身108个骨结,24根肋骨什么的下手,是要从禅坐开始,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你说它符合科学,科学还没有验证出这样一个体系来;你说它不符合科学,那为什么禅修人的寿命可以远远超过没有禅修的人?
今天这个周年庆典都是各位坚持和努力的结果,我真的很开心。记得在我2004年第一次来的时候,云南根本就没有禅修的寺庙或道场,而现在鸡足山,大理,玉溪,昆明都有了禅修课。在佛教两千五、六百年的历史中,禅修是它经久不变的主题。现在很多的撰述中提到佛教的建筑,音乐,绘画,诗歌,生活方式都是它的表现方式,而这些表现方式也仅仅是佛教向世俗靠拢,让大众了解佛教的一扇窗户。如果抓住这一扇窗户成为一名画家,书法家或是诗人,他们缘禅入画,缘禅入诗,那样也只能说他们的画中有禅,诗中有禅,却不能称他们作禅修者或禅师。
我们今天到寺庙烧香,磕头,礼佛,将佛经倒背如流,这些都不是佛教的主流,千古不变的佛教的传播方式是禅修。我们看在释迦牟尼时代根本就没有经典,佛去逝后几百年间也没有经典,也没有这些标准化的典范的操作念诵礼佛的流程,都没有。那时候的状况是什么样呢?老师教给徒弟们安心的方法,明白后就去依教奉行,去实践。主要的方法就是打坐,叫“四念住”安心--用四个方法让我们的心安定下来。
我们所有人出了娘胎第一件事就是睁开眼睛,然后六个认知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就开始向外驰骋,向外攀缘了,因而我们从此便不再关心内心的真实状况了。所以佛陀教给弟子安心。而想要尽快的让自己的心,让周边人的心安定下来,不是用道理去说服别人,不是用辩论去辩倒别人,而是先来降服自己的心。这个世界都躁动着,但是我平静;这个世界都颠倒着,但是我正常;这个世界的人都是痴迷的,但是我醒觉着。在一个痴迷,凌乱,躁狂的时代,禅修仿佛一朵纯净的花独自开放,它从深山老林走出来,流趟过市镇,流趟过都市,给躁狂的时代,痴迷的人们带来清新的力量,它源自于我们每个禅修人的内心,这就是禅修的至简至易的方法。
但由于一二百年的传承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佛教正在逐渐走向异化,异化到现在的以祭祀为主体,以交易为目的,以此世不可能兑现的它方世界为修行目标的终极价值,这样就形成了从佛教的修行方法到终极解脱目标的异化。要知道真正磕头礼诵的目的是让我们骄傲的心和狂妄的态度能够谦逊下来,养成尊敬卑微的心态,如实的看出自己生命的卑微与渺小,这才是礼佛的真正目的。可现在的人们呢,都是我给你磕头,辛苦佛祖您老人家能够保佑我平安;我跟你许愿,请您老能够让我考上重点大学;我给您烧香供花,求您老让我生意兴隆,事业成就,家庭和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大家想想看,这样的心态是不是很荒谬?在现实中我们不积极不努力,却用一种非常不理性的交易的方式--我如此对待你,你就应该如何如何待我的方式期待奇迹发生,大家想想看这个期待可能兑现么?如果真的可以兑现,那我们就把全中国的花都供到佛殿去,请求佛祖他老人家保佑干旱的地方,泥石流发生的地方,洪水发生的地方,战争与瘟疫发生的地方,饥馑贫穷困厄等各种天灾人祸发生的地方都能太平,全人类的不公平都能消除,不现实的。
所以说禅修是一件持久的,永恒的内蕴极深的功夫。持久,不是说你从去年开始到某某年毕业后就可以象济公一样拿个破扇子自在逍遥的行走江湖去了,不是的。它是从开始一直累积的功课,你看佛像,他们成佛了,还是在盘腿打坐,我们看《金刚经》:“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成佛了,吃饭这件事情还是摆不开。“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成佛了,还是要守规则。“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没有象别的经典那样的说佛祖都是腾云驾雾的,托钵乞食后回来脚脏了和我们一样要洗脚。“敷座而坐。” 用草垫好,虽然成佛了,照样要做自己的本份事--打坐。为什么呢?想想看,佛陀成佛后是不是就再也没有烦恼了?当他的上首弟子早逝,他也会难过;当他被异教极端分子污辱,诟陷,在执政者那里歪曲现实直至被打压,作为一个导师他也会发愁,但他并没有直接去反抗,而是坐下来打坐,如实观看缘起的生灭,然后在这些喜怒哀乐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所有这些都有其缘生缘灭之法,那些说好赞叹的人是与这个法门,这个目标相应,但由于缘生所以不一定持久;而那些持反对态度的人则是由于他们心里的认知能力与佛法不对应,同样的也是不能持久的。禅修就是要断除烦恼,破除疑惑,这个没有烦恼,没有疑惑的生命流程与那个充满烦恼,充满了负担的生命自然是大不相同的。
佛陀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东西不是佛教,而是那个灭苦之道。那个灭苦之道在哪里呢?就在我们心里。非常简单,相信各位一定有所体验,当你打坐时,坐了八个小时,第一个小时很开心,第二个小时就是忍受了,第三个小时简直成了折磨,痛冷麻胀什么感觉都有,关键是心里就像有一头牛在左冲右撞,那个滋味最是难受。而其中总会有那么一两个瞬间,即使身体还是再痛,但是突然间升起了一个醒觉,它让你觉得很舒服。禅修就是这样:要你经历生理的极端的不舒服(酸麻冷热胀痛)->相对的不舒服-》舒服。
同时心理上也在经历这些阶段,心里想着我这三天憋在这里好难过啊,还有很多事情没有交待,不知道这段时间能不能奖金照发?后来远处的事情不想了,又开始想身边的事情:早晨吃多了,中午是不是少吃些啊?可晚上要过午不食呢,所以中午还是多吃点儿吧。再然后又想:哎呀这个方法真不错,下次一定让我哥哥来,让我的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大学同学来,让我的同事领导都来,想着想着突然一下子世界清静了,外在的山河日月星辰,车声马声都没有变化,但是,你不再与它们有一个直接的对话和交流,它是它,你是你,你们可以并行并在,却互不干扰,尘土你不嫌脏,噪音你不嫌乱,你的心是清静的。
生理也会有这个阶段,身体很痛,突然一个理解出现:这个痛很好玩啊,它是怎么发生的呢?我要怎么安抚它?在这个探寻里你会感觉充满了乐趣,奥妙无穷。就是这样从环境到生理到心理,禅修就在处理这三件事,什么时候这三件事情同步达到了世界清静,心念清静,生理清静--日久更深,久坐生禅,一直坐下去,肯定有一天会到那个临界点,人就会达到根本的质变。
各位很难得这一年多的坚持,而作为禅修呢,它是个持久的功课,有了这一年的累积,我们切不可就此沾沾自喜,走在昆明的大街上,坐在大理的山尖山去跟人夸口。通过这一年的努力,我们的应该继续努力,让自己的心态更平和,对人对事的观感更成熟,对于那些让我们极端愤怒的东西更容易看透看破然后放下,对于那些能够瞬间将我拉到一个情境中去的喜怒哀乐,过去可能立刻发作,而现在呢,十分钟之后发作,而就因为这十分钟的缓冲,我们开始能够静下心来想:那个家伙惹得我不开心,那个不开心的家伙是谁呢?是我。那个“我”又是哪个家伙呢?无非身心念的作用。那么是什么地方我让他不开心的呢?可能是哪个地方说错了话,或者是我态度,我的举止不对了。如此一想,如果没有“我”这个家伙,也就没有对方那个家伙,所以责任不在别人,都在自己这里。
这就是禅修的意义,它没有武器,没有刺刀,它是靠那个醒觉的爆炸性的力量把自己对于身心念,身口意的整个负面的,带有自他烦恼的力量转变过来。持久的禅修练习会有很多的收获和乐趣。
当然了,一开始一个人在家里坐,在单位宿舍里坐都很不容易,为什么呢?比如说在家里坐吧,一痛,马上叫:“快快快给我打开电视,或者影碟机,师父说了不可以流行歌曲,那好,我们改听佛曲,听古琴。”那个人好象在这里坐着,可是你的心思早就随高山流水溜走了。这不是静,是动。所以建议各位在家里要独立坐,不要依赖任何拐杖,不要听音乐,不要看影碟,不要非得点上些香,弄点花来才象禅修似的。什么时候你想坐,那时那地的环境对你来讲就是最好的,不管周边是什么样的状态。就象你酷爱吃冰棒,无论你在高山,在大海,在国内,在国外,只要咬上一口,都会有神仙飘飘的感觉升起来一样。禅修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论春夏秋冬,体力好与不好,只要我想坐就坐下来,那时就是最好的。
禅修的妙处就不多说了,而它的过程却是五花八门的,变化多端的。尽管如此多的过程,但它们的终极结果只有一个:让生命之花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全然的,清净的,持久的,本然的绽放了。这个是很厉害的,你可能没有做慈善事业,没有去放生,没有去植树造林,但是因为你的清净本然,你变成了一个光明的,醒觉的核电站,它的力量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在你周边的相干或不相干的人、事、物和环境都可以感受到你良善的互动和感应。这个感应不是靠对神明的盲从和迷信得来的,它完全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遇到人无条件的微笑,遇到困难无条件的援手,遇有争吵无条件的去熄平,这样你身边的世界就变成了天堂。
所以有了这一年的累积,希望各位坚持下去,如果感觉云南还不够,那就去鸡足山,到更偏远的地方去坐个十天半月的。云南这里特别适合禅修,在高山之巅看着夕阳落日浮动的远山“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世界在我,宇宙在我,洪荒在我,时空在我,那时人的心念是很容易与外在的环境成为一体的。相反如果你坐在山沟里,心就总会想要飞出去。所以说各位住在这里真的很有福气。
这个这个上午我们要干什么啊?哈哈~~开营?那就开营吧。好啊,那你们就问问题吧,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不要动,争取盘上腿就不要动了。检验一下,欲降服其心,先来练腿。
(问:您为什么出家?)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场合我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在这里讲呢,主要是在出家前,做任何事情我都找不到乐趣,工作没兴趣,艺术创造没有兴趣,家庭婚姻也没兴趣,包括骑个自行车到北京周边的乡村城镇穷逛都找不到乐趣,最后就去作和尚了,感觉还挺有乐趣的,呵呵。其实我在出家前十年就想出家了,1985年到1995年出家,整十年。有的场合呢,看到他们象个救世主似的想要拯救我,怜悯我,我就说我是因为混不下去了就出家了。还有的人认为出家人不问世事,根本无异于社会的寄生虫。其实不是这样,相反出家人是最最理想主义,最有承担精神的人。所以一次我在北京一个关于心智成熟的俱乐部上讲,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作和尚。哈哈~~要鼓掌就鼓嘛~~不要太吝啬!(掌声响起来~~)
(问:我们中国的一个文化传统就是尊师重道,而我们这个活动没有拜佛的环节,我私下认为拜佛是尊师重道的表现,如果省去了,会不会是一种欠缺?)
是的。为了内涵的延续有些形式是有其存在必要的。但是也要看场合。比如说我们现在政府的政策很开明,让我们在这样一个非宗教场所进行禅修,如果我们再要在这样的场所设立佛堂,搞礼拜,恐怕不久宗教局就来收拾我们了哈~ 所以我们现在不搞那些东西,只是搞一个类似联欢会的形式,我们自己人一起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就成了,要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
佛陀曾说过最好的修行就是“依教奉行”。如果我们只会对着佛像礼拜,而对于佛陀老人家的教旨,他的智慧的教学方法我们完全不奉行,那是没有用的。只有把佛陀教旨进行深刻的内化,内化为我们的呼吸,内化为我们的血液,内化为我们的骨髓,那才是真正的依教奉行。所以这里面牵扯到二个东西:一个是执相而求,一个是入心而行。这两个东西是不矛盾的,开始修行时适当的执相是必要的,但要是过于执相而求就会谬之毫厘,差之千里。(呱叽呱叽~~)
(问:六祖的教法是否和佛陀的教法不同?)
在座的有多少看过《六祖坛经》和《金刚经》?六祖的禅是祖师禅,而如来禅呢却又不同。祖师禅强调的彻底是另一套体系,所以六祖说:“我此法门不论禅定解脱,唯一论见性成佛。”所以他对坐禅打了一个比方:譬如灯和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断了电,只有灯没有光,但是我们能不能找到只有光而没有光之本体的现象?所以说灯如定,光如慧,定慧一体,定慧同时,以慧摄定。六祖的法门确实须要极高的悟性和根基的,“前念觉众生即佛,后念迷佛即众生”,这就叫“一念相应”。你一念觉就一念是佛,念念觉就念念是佛,所以它要求悟性。
一念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可能有这个瞬间的觉悟的,但因为没有根基,此处根基意指承担,比如说释迦牟尼不这样认为,达摩祖师也不是这样认为,但因为你的根基很好,有这样一种承担,所以无论别人如何认为,我也不改了,达摩来给一嘴嘴巴子也不变了,这就是根基。一念相应之后,念念都这样去行,一念定是慧,那要是念念定呢,那就是功夫。他没有去磕头,没有去礼拜,只是在日常本分中去行。所以想把六祖法门搞明白,绝对不是静功,那是动的功夫。
实际上打禅机让人修定不是目的,它是要让人的定达到某个程度后去开慧的。所以参禅是以开悟为目的的,而修禅定是以静心为目的,静心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开悟。二者的方法是有差异性的。其代表就是六祖和他的师兄神秀大师:一个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个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六祖上来就是以慧入手,上来就是所有的尘埃也是纯净的,当下看到事物的无二性;神秀大师呢,先是看到尘埃,脱离了事物本源清净的本性,一个顿悟,一个渐悟,一个快,一个慢,但最终还是殊途同归的,目的都是断除烦恼,熄灭烦恼。(呱呱呱~~)
(问:既然禅修里打坐这么重要,可是老年人关节出了问题,打坐会感觉困难,这时候应该怎么办?)
你家的老人多大年纪?身体怎么样?(答:65岁。膝关节有些问题。)我认识几位老人家都是出生在33.32.31年的,他们几个双腿都不用扶就可以盘上去,都是从93年左右开始练习的,也都参过军,国共战争时做过小解放军战士。所以关键是在心念的认知,如果认为我老了,不行了,那就真的不行了。如果改变这个心念,腿立码就可以柔软。心念不改,固执在我已经老化了,出问题了,那肯定就有问题了。所以要改变心念,其它的都没有关系,你让他们一开始都随便坐,怎么舒服怎么坐都可以,开始让他感觉放松和舒服就可以了,只有一个标准--脊柱要直,后背不要靠东西,然后就可以随便坐了。这样坚持下去,突然一天心地变柔软了,因为身心是不分离的,突然间那个霎那腿也可以盘好了。如果不转变心念,只一味的跟腿较劲:我今天一定不动!可是这么样到不了15分钟就“哎哟哎哟,不成了~”然后就放下来了。人坐的再好,只要心质不改变,一定不会成佛。禅修的目的不是练腿,而是心质的转变。对待老人家不要刻意强求,实在不成让他们坐个凳子都成。(呱呱呱~~)
(问:当恐惧和情绪出现的时候,我们平时都是向外的,现在你说要向内,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这个啊,当恐惧来的时候真的不好办,慢的东西来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内观的方法,比如说警察上午八点发通知让你下午三点到警察局问事,这期间还有几个小时给你思考想办法。而有些事情是瞬间发生的,不允许你有时间思考的时候,那就需要你平时修行的功夫瞬间的爆发了。比如你的飞机正要飞过一座山峰的时候突然火山爆发,其实面对这样大的恐惧一般人的反应都是顺其自然,反倒是没有什么想法了。所以古人说“英勇就义易,”比如刘胡兰和邱少云;接下来是“从容赴死难。”比如医生说你还能活一年零八个月,如果这时候你能没有恐惧,没有忧虑,这就是从容赴死,这就需要我们修行累积的功夫,也就是智慧。而我们有些人确实有功夫,但因为没有智慧,那个一年零八个月坚持到最后的十五天就不行了,这就是智慧不够的缘故。如果智慧到了,最后都不会有太大问题。所以修行最终要落到增长智慧上面来。
(呱呱呱~~)
(问:我们日常生活钟如何对治那个想发泄的心,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个少有办法,我们总不能被狗咬了就回过头去咬狗一口吧?被驴子踢了三脚你再去踢它四脚吧?都是没有意义的事情。过去讲“流言止于智者”,可如今网络传播的速度太快了,比如韩国军舰被炸的事情,全地球的人都认为是朝鲜做的,搞得朝鲜真的是百口莫辩。所以我们也会面临种种类似的问题。所以如何智慧的弹性的对待和解决这些问题正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激情,恐惧等情绪的起伏波动就是生命流程的一个现状。即使释迦牟尼成佛后也是会有情绪的,当释迦族被毁灭后佛陀也曾头痛三天,难道他当时只是头痛而内心没有感受吗?当他的一个最优秀的弟子被外道打死后,他能够不难过么?当他不堪忍受弟子的啰嗦,愚钝与烦扰时,佛陀也曾逃进树林里与猴王,象王生活了三个月。我们都是一样的,都会受到情绪的干扰。但是,一定要记得,我们对治情绪的方法也好,转移情绪的方法也好,转化掉的方法也好,大都是不杀他,伤他,就要伤己;而佛陀呢? 一定不会损害别人的,那有没有伤己呢?你们想想,他要忍受被灭族的痛苦,心里能不难受么?一定难受。如果他没有这些深刻的内在体验,他一定不会有那个无条件的,无尽的慈悲的,他的慈悲是根植于对生命苦痛的深刻体验而来的。
(问:我个人有些自闭,不太喜欢与人接触,如果想要做些改变我应该怎么办?)
其实你自己已经有了答案了啊,你现在不是来到这里,跟大家坐在一起了么?我觉得呢,像这种稍微有些自闭的性格可以适当的纵容一下,比如几天假期里,咵~我关掉手机,切断与外界的联系,独自呆几天,没什么不可以。但凡事要有个度,不可过火,因为你们现在还没有到“即使一个月不与人联系也没人惦记”的程度。适当的自闭是有好处的,它可以让我们耐得住寂寞,学会享受孤独。耐得住寂寞和享受孤独应该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但如果你把忧愁和感伤与这种“耐得住寂寞”混在一起,那就不是一颗宁静的心了。不健康的心态会引发很多的心理以及生理上的疾病;相反那个健康的心态呢,可以让你不受干扰的独自沉思生命的本质问题。这个界限很微妙,很容易混淆,所以一定要增长智慧,从而把它们分别开。
(问: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即使不愿意也不得不被动的参与进去,请问如何解决这个困惑呢?)
呵呵,等到我达到某个临界点,我想召开一个“慢运动会”,怎么个慢法呢,我们本来活动是七天,你从你们家来到这里,用了六天,来了直接参加闭营式,哈哈~~ 现代社会的竞争性,切割性和不整体性将我们的生命肢解的支离破碎,而生命自身的恬淡,婉转和圆满都没有了,全部的被切割了,表象搞得光怪陆离,但实际呢,都毫无意义可言。这个社会的的主流是以外在物质文明构建的唯一一个评价人生是否成功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彻底成问题的。所以我们呢,不必要强求自己太与其苟同,但是呢,也没有必要去当个愤青。愤青呢,就是与这个主流社会格格不入,只有批判和拒绝,没有必要。如果我们追踪这些历史上的有名的愤青,其实一旦有机会被主流授予了位置,他们马上就不愤青了。而我们呢,是要保持一种穿梭自在的游离状态,在主流社会中,我是其中一分子,不求太成功,像比尔.盖茨啊,什么中国的前十位首富啊,会累死,没必要,只要做到有个位置,有我自己的角色就成。在某个主流的时空节点上,它是我的主流位置,但更多的时候我是游离在主流外的,悠游于自己的内心,悠游于自己的生命之流中。这样一种生活状态我觉得应该是当今社会一个智者的状态。这个状态也就是禅宗的“入出自在”,在入世与出世之间我们生命的主体自在来去,那个力量是很强大的。
(问:想问师父您是怎么看待财富的?)
我么,就希望富人别那么富有,更加的不要为富不仁,因为财富是大家共有的,所以希望他们能够用他们的财富接济天下人,至于参加类似商业论坛什么的根本目的在此;再有时候就是游戏的态度,因为大家总认为富人才是社会的主流,其实呢,大部分富人是最贫穷的,他们穷的只剩下兜里的钱了,没有感情,没有亲情,没有信仰,没有让自己开心的活下去的力量和自如的生命态度,都没有。到头来成为个赚钱的机器,很可怜。佛教的财富观是这样的:财富是五家共有的,第一是洪水,大水来了,什么汽车彩电电冰箱都被冲走了,命也没有了,什么都留不下;第二是火,俄罗斯大火这一烧,过火之处,一片废墟;;第三呢,盗贼,我们现在住的屋子都有防盗门,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是个赚钱的人与偷钱的人共生的世界,知道这个概念,然后有效的防范就成了;第四个,败家子,上辈人积累财富,下辈人造;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你走在高速公路上:此路是我开,走路拿钱来,收费。房子已经是我的了,怎么还要什么物业费,这个费那个费的呢?释迦牟尼早就看透了,天下最大的财产拥有者就是各朝各代的政府。所以谁都不能想财富是我的,我们都只是临时代管而已,财富值为我所用,但不为我所有。所以佛陀主张将我们代管的财产合理分作四份,一份照顾家人的生活;一份留作扩大再生产;一份帮助身边贫病的亲朋好友;其余的来兼济天下,做社会事业。
我们中华名族不是一个享受型的民族。大家都知道那个中国老太太跟美国老太太的故事吧?两个老太太死后一起来到了天堂,坐在一起聊天,中国老太太花了四十年的薪水买了一套房子,没住一天就死了。那个美国老太太呢,没钱却先住了这个房子四十年,还清贷款后也死了。这就是两个国家不同的消费观念,美国人过于提前消费,过于奢侈;中国人呢,又过于节俭和吝啬;而我们呢,更应该学习佛陀的中道方法,1/4留作自用,1/4回报社会,1/4用于扩大再生产,1/4照顾身边的人。非常合理。
(问:请师父讲讲做人和做业。)
如果我们不累积那些业是根本就做不来人的。然后接下来我们就要选择是更好的做人呢,还是更好的做鬼,做畜生呢?甚至作佛呢?无论做什么,接下来还是要做业的。关于也有三个划分:善业,恶业与中性的无记业。我们要尽可能让恶业停下来,尽可能的去培育善业,有个成语叫做“恶贯满盈”,就是说那个恶坐的够多了;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善灌满盈”那我们就都可以解脱了。
(问:我现在还在上学,虽然学校是个纯洁的地方,但是仍然会遇到有时候会被迫去做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情,我应该怎么办啊师父?)
曾经跟一个弟子在QQ上聊天,现在是很少上的了,那个弟子告诉我她经常跟自己的先生吵架,她的先生在一个几万人的公司作总经理助理,她说他几乎天天喝酒,回来都是醉的不成。我说:“你可以算一笔账,假设你,你先生和你们的儿子,你的父母以及你先生的父母都能活到80岁,算出这些人生活所需的钱数。然后去问你先生,如果你们有了这么多的足以维持生活的钱,他还愿意不愿意天天出去陪人喝酒?”从那以后,她们就不再吵架了。先生是没办法才去天天喝酒的,当你有求于人的时候(无论求地位,求权力,求钱财乃至求别人的认同)都必然的要受制于人。而当我们无所求了,我们不求佛给我们涅槃的奖励,不求上帝赐予天国的荣耀,也不求身边人的同情与认可,只是在无损他人的情况下自我充盈与完满,这时候的你就可以谁的帐都不买!
但是扪心自问,我们那个可以做得到?只要我们还活在这个不圆满的,残缺的,滚动的世界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得到。佛陀也一样。佛陀为了让他的教化更纯净,他制定了一些戒律,这些戒律的作用是什么呢?无非让修行者的僧团与社会能有个共振,可以合拍而不要脱节,这不是有求么?所以250条戒律中除去13条是直接针对修行者个人的,剩下那些占了90%的戒律都是为了让社会能够接纳这样一个修行者的团体而设置的。我们想佛陀都不得不如此,出家叫“跳出三界外,不再五行中”了尚且要有求于这个社会,更何况你们在校读书的学生了,没办法的事情。只能去智慧的,有善巧方便的学会说“NO!”
(问:我就要做妈妈了,我希望我的孩子能与佛法有缘,请问您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
大家知道孟子三迁的故事吧?“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小时候不爱学习,邻居屠夫杀猪他就在一旁看,孟母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家到一个商铺旁住下,然后孟子呢,就在那儿看商人大斗进小斗出,坑蒙拐骗的做生意,孟母只能再次搬家,搬到了学堂的附近住下了。这个故事讲的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那现在你的小孩子在娘胎里,最大的影响他的环境是谁啊?是你。所以如果想要孩子将来成为有德行,有智慧的人,你们做父母的,甚至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你们是他最大的环境。你想,在孩子上小学之前,孩子不都是跟家人在一起的吗?尤其是妈妈,如果你是个有德养的,有智慧的,性情通达的,而不是像法西斯一样搞独裁,日常生活中做到以身说法,以身作责,现身示教,自己在道德,人品,学问,涵养等方面都做的很好,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自然耳濡目染,肯定不会出大问题的。有句诗是“近花香满衣”,小女孩穿个花裙子,从花丛里走出来,没有采一朵花,但是走出很远了,别人还能闻到她裙上的花香。这个情境很美吧。所以做妈妈的要给孩子做个好的榜样,让孩子看着你,跟你学习。
(问:我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人,从前就是在工作中寻找,后来我试着放下,第一个月我恐惧的快要崩溃,接下来两个月后,那个恐惧没有了,可是我发现自己完全失去了斗志,于是又有了一些恐惧,师父我的做法是否正确?再有我该如何对治这些恐惧呢?)
这个过程是没有问题的。孔子说过“三十而立,四十而知天命”,过了而立之年,无论做人还是一般做事都会有所成就了,这时候的人一定会反思关于生命的终极价值问题。比如前一阵子王石去登山,回来后好久不能回到现实中来,没人可以说话,也没有了奋斗的目标,他也很恐惧。因为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被赋予的生命的终极价值就是斗争斗争斗争--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突然来了个180°的大转弯,和谐,合作,和睦了,一切都不同了!让你从很熟悉的人生追求过程中突然放松下来变成无所事事,还告诉你“无用比有用更有用”,这时候你茫然,你恐惧都是正常的现象。接下来,新环境还不太熟悉,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原先那个充满斗志的生活会离你越来越远,也开始变得陌生了,此时失去它的恐惧又被再次激活了,于是双重的恐惧占据了你。
一个是对生命终极价值的不确定,这个追求是否真实可信?这个追求能否有结果?这个结果可不可以在我的有生之年得到兑现?这个恐惧是我们决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因为我们一直都是在用一个既定的,既有的,可规范,可量化的标准来衡量这个不可量化的东西,所以基本上答案都是否定的。所以很多有识之士,很多打拼过来的人来追求终极价值,试一个,否了,这是骗人的,全是胡说八道,然后一竿子打死,进而把所有的信仰和所有的宗教,以及古往今来劝人为善的东西全盘否定,这样的事情很多。为什么呢?我们总是用有为法进入到无为的世界去,所以到后来就什么都不相信了。无为是无穷大的,与之相比有为就不值一提了。就像我们用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等世界上的富人的财产与全世界所有的财产进行比较一样,都是不值一提的。
所以一要看这些人的老师给予的指导是否目标明确,方法得当;第二就要看这个人的根性是否淳厚;第三,外在环境是否宽松。我经常见到很多人,参加过一两次禅修,尤其是一些企业家,就好啊真好啊,到底怎么好他也说不到位,然后就劝他身边的人来,那些人来了后回去就劝他:你这些做法都不现实,还是赶紧赚钱,去美国买十套房,去墨西哥买两个别墅实际。然后他也真的不来了,很可惜。我们教他,但他的外部环境不能接受这个教育,他们给的全是诸如“我为你着想等”所谓良善的建议和指导,基本上都是世俗的,顺生死之流的思维方式。没有办法,这就是老师不错,方法也得当,个人的根性也淳厚,但是外部环境不接受。
所以对各位都是一样,这里会有个两难处境,你应用了这个方法深入的进行了体验,但是每个人都会有所谓的疑根:老师是否得道?这个方法是否相应?我这样下去会不会出问题?然后就会去比较,一比较就感觉哪个方法都不适合。但是如果不比较,万一老师是个邪教头子呢,万一老师教的都是伤天害理的呢,所以这是个两难。为什么说现在是末法时代呢,末法时代人的善根薄,疑根深。这个真的是没有办法的,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都没有用,因为它是整个人类的共业所感。你问他信什么,他说“我就相信我什么都不信”,没招儿治了~
(问:没听清。。)
就是他们刚才问我的为什么要出家啊,有点相像吧?就是世俗中找不到乐趣了,就出家做和尚找乐趣啊,这个状态我很理解,就是“除却巫山不是云”嘛。真的,出家让我得到了很多的乐趣,尤其是禅修这件事情。我过去的身体更糟糕,关节炎很厉害,像现在这样的温度,在南方的广州我基本还穿着三保暖,呵呵。
对于你的状态,我建议你选出一个好的CEO代替你来管理企业,然后自己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对于你已经熟悉的东西你有些麻木了,已经没有乐趣了,所以就要给自己设定一些难关,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你会发现新的乐趣。比如说这个禅修实际就是个未知,到底坐到什么时候会有结果,会有终极,有人一天坐了15个小时,连续坐了30年也没坐出什么,而有人从来没有坐过,但人家只坐了五分钟老师就认可了,这是为什么呢?你去研究吧,乐趣无穷啊!与人斗没什么乐趣,无非是胜者王侯败者寇,铁定的规则。那要与天斗呢,最后就会发现是不切实际的,仰天唾日,最终还会落回到自己的脸上来的,都是自取其辱而已。所以要与自己斗,与自己的内心斗,乐趣无穷。
(问:我信佛,但是我不礼佛,也不诵经,而我身边的好多人也信佛,他们只是持经诵读供养僧庙,而我认为学佛就是将自己的善带给身边的人,不一定非要那些形式,请问师父我这个想法是否正确?)
哎~我也是人微言轻,但是我一直想给我们的最高管理者一些建议:再次甄别和选拔,彻底对佛教的教义进行重新梳理,对佛教教团的组织形式,生活方式重新梳理,真正做到直指人心,以心性的智慧圆满和成熟为目标的佛教就留下,以封建迷信,以利用恐怖与欺诈为手段的一概淘汰!选拔呢,每年进行年考,合格的僧人政府提供各种媒体供其宣传佛教,比如中国日报和参考消息每天都有一版刊载佛教的教义,告诉人们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三个月下来全中国的佛教徒就会有个大变样!
而我们的现状呢,传播智慧,传播心性圆满的没有舞台,相反呢,那种交易性的,迷信的,巫术的方式却为大众公认为佛教的主流。这个主流的泛滥源于元代,我们现在的礼拜磕头诵经塑佛像给佛像贴金做衣服都是从哪个时代开始兴起的。唐代中国的禅宗寺庙没有佛像,只是讲法,大家在一起修行,有问题激扬棒喝,老师说学生听,学生要是不认可,可以直接把老师赶下去学生上来说,修行结束,师生一起出去劳动,搬木头盖房子。那才是真正的唐代禅风,它没有傀儡偶像,也没有磕头烧香的形式,更不会污染环境。点那么多的腊,烧那么多的香,价钱有1888元的,有2888,3888的,都是骗人的东西。你想佛要是有知,凭你搞些小麦秸粉和一些化学原料的混合物来烧烧就能收买得了么? 他肯定会很生气,为什么?呛都呛死了啊!
上好的檀香啊,固脂香啊,陈檀香啊都是可以药用的,点一点点可以去除异味,起到安神的作用,它是彻底卫生的,跟我们现在庙里烧的是截然不同的东西。可是我人微言轻,甚至这个直指人心的方法都被当成了异端,要是赶上当初的宗教改革可能早就被灭掉了,呵呵。好在现在比较开明和开放,互不干扰,他们说他们的,拜他们的,我们来修我们的,不要过多的去滋扰人家,不往来就是了。树敌过多,必然早死。大家相安无事吧。因为没有一个大的外部环境,只靠佛教徒自我忧患意识和自我清淤的方法作用不会太大。我去了昆明的几个大庙,那里的僧人过去都有很大的忧患意识,因为过去寺庙的方丈都是有僧人和信徒推举出来,然后由政府任命的,同时政府会给予考核,不合格也要下来的。现在呢,寺庙的香火钱就可以让僧人过上比中产阶级还中产阶级的生活,他们还怎么会有什么危机意识呢?所以佛教的危机很大。
重新对教义的梳理,对教育方式的整治都是势在必行的,可我们现在倡导这些还是有些为时过早。但是依据我们对精神生活的内在需求以及我国古老的自然的法则叫“仓廪实而知礼节”来讲,我国人民物质生活的丰富一定会导致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必然的,传统儒释道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和古今中外关注生命终极价值的思想一定会重新浮出水面来的。迟早的事情。而跟我们中华民族更相应的肯定是佛教,比如它的平等,博爱和承担的思想和它的“当下即是”的思想,还有我们讲的“未知生,焉知死”都是注重现实的人生价值。比如我们的立功立德立言立行立名立志,把这些全立下了,你就可以了。我们在云南的地方寺庙常看到里面供了一些当地的名人,他们在老百姓的心中就是神,这个的好处在于当下即是。而我们禅宗和佛法所讲的也是“现法乐住,当下即是”,天堂和极乐世界不在死后的某个地方,就在当下完成,这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是很相近的。
所以随着这一波的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的力量的膨胀,儒释道的重新树立也是势在必行的。我们的北京大学成立了佛学院和儒学院,然后地方的大学也很有可能会效仿成立,都要向高处看齐嘛。
(问:我是做企业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受训者对我公司的品牌达到近乎痴迷的程度,而师父你的教诲是让我们可以看破幻象,直指人心,总的感觉我的培训与师父的教诲有些背道而驰,虽然培训当中也会有意识的引用一些经典中的故事或教义。今天看到师父的白发还是心生惭愧,我应该怎么做才好呢师父?)
呵呵,这也不能办个速成班,三分钟就说明白了。这样吧,我推荐你去参加个课程吧,它就是教你如何把管理和禅融在一起。五一我们在朝阳寺办过一次,基本上是北大清华的学生来参加的。这样的课程在石家庄和北京都有,那边是我的师兄授课,课程是管理课程,但因为他是佛教徒,所以他把这个课程根据他对禅的意境的把握做了一些整合,开办后很受欢迎。因为如果佛教徒去参与那些单纯的管理课程会感觉文不对题,他要培养的目标和期待值与禅的放下和看破确确实实是背道而驰的。然而如果单纯只是禅的课程,那还不如来打禅七更好些。所以当我们没有领略到禅的最高境界时一定会有这样的困惑,无论是你从对人的管理,对物的管理,对目标的管理还是对人心的管理。
你们现在要建立一个品牌,但是我们看水,不用建立品牌,无论男女老幼,黑肤色,白肤色,什么时代,什么条件下的人都要喝它。空气没有品牌,但为人所必须。所以无论你卖什么,做什么,人心的宁静,人心的智慧,人心的洞达与开放,人心对他人的尊重和包容,这些都是持久的,古往今来不会改变的价值。要培训这些。但如果你想通过听我讲几句话就明白了,我是不大相信。所以还是要经过训练,经过对课程的学习去提升一下才成。课下你跟观了要下那边的联系方式,我记得8.16那边就要开课了。
(问:您这次行程是专门跑过来的还是凑巧赶上才来的?您离开这里后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还有我父母是陕西兴安的,想知道这样的禅修那边有没有开办?)
我是8号从北京到的湖北黄梅寺,那里正在举办第七届禅文化夏令营,他们几位是从嘉兴石佛寺和黄山梓路寺过去与我会合然后一起过来的。这个四祖寺禅文化夏令营我记得是04年4月4号确定下来的,后来商量好一个在江北一个在江南,庐山东林寺作为禅宗的祖庭,四祖寺则是禅宗的第一次在这里举办活动,它属于净土宗。二个寺院合办的想法很好,但是真正操作起来却难度极大。因为净土强调的持名念佛,往生极乐,它偏重于实相观相观想持名,其实实相念佛就是禅,而观相就是具体修定的方法,它是以定为主的。而持名呢,是以身口两业为主的,所以他们强调放生,强调吃素,强调念佛,都是以约束身体和语言为主体的。不好给它们融为一体,那就商定两边同时办,东林寺叫净土文化夏令营,这边叫禅文化夏令营,都是在04年4月4日举行的。04,05,06这三届基本都是我来操作的,第四届就有了大批的组织者和义工来一起操作了。我就慢慢撤出了,但仍然会去讲讲课什么的。
我的下一站呢是丽江,那边有个不二养生茶院,是韩国的静岩法师4月14号成立的。当时答应他来的,有事没成行,这次来看看。他那边正在和十几个学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闭关课。他那边经常要双盘,一般每天至少两次,每次三个小时不准动。所以三个月出来他的学生都可以当个老师了。然后去三和寺,07年我被聘请去做那边三年的方丈,代为管理。后来三和寺失去了,很多人都很伤心,而我是开心的不得了,不在其职不负其责了呵,不适合就淘汰,符合自然法则。再后来我又跟政府商量,他们给我一块地,我自建了一个适合禅修的的场所,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那里可以设佛象,不要太多,一个就好。它是寄托了我们跟导师感情的联络和对导师的直接纯粹的师徒感情,其它的涉及到宗教信仰我们不考虑。因为现在只在昆明开放的寺庙就有120座左右,而没有开放但是有香火的呢,超过了350座,完全用不着我们建庙了。我们这里是真正的适合禅修的地方,可以容纳300人左右,彻底的是以人为本,以法取胜。人来这里都是来修行,不是来烧香礼佛的。如果昆明周边还有好的地方适合禅修,你们也可以推荐给我,当然土地不要太贵,否则又要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又要把和尚的精力全浪费在弄钱买地建房子上了。只要适合禅修就好,一期接一期的,从普及到深入,这样一个阶段性的课程。然后可能去玉溪,也可能直接到重庆,那边有个2000平米的地方正在计划建成一个禅修中心。01-04年我都是自己拉个箱子四处云游,后来就成了集体旅游了,搞得兴师动众的,好的一方面是佛教的生力军队伍不断状大,坏事情呢,就是我从04年的一个黑头发的小和尚变成了花白头发的中老和尚。所以你们看禅修这件事情不温不火的不可量化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我给你个毕业证,可如果自己不努力,到时候你该发火还是要发火。因为禅修是以改变自己的生命品质为表相的,如果你的生命品质没有改变,没有升华,那给你什么证都是没有用处的。相反,如果你的生命品质开始改变,向内明白了自我的虚幻性,向外明白国自他的分别性,看到了这个未知的神秘世界在六道轮回的相续性,那时你没有领到任何证书,你自己都能开心的不得了。禅修就是这样的一样的东西,因此它不会太火,但它会溪水一样持久。
(问:师父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和尚,他喜欢自拍,也爱看美女,上过鲁豫有约,现正在北京寻求向演艺圈发展,据说他是一受过具足戒的和尚,不知道师父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它只是一种现象,无所谓好与不好。火把水煮开了,是一个现象,用开水去泡茶,这是用途,如果把开水倒在别人身上,那就成了武器。至于这个和尚呢,我感觉他应该先去做明星,然后再回来做和尚,所有的问题就都没有了,呵呵~~可是他不小心先去做了和尚,却又想当明星了,所以带来如此多的垢病。我有个梦想啊,象周润发,李连杰,林青霞,刘德华,张子怡,王菲,赵薇,周杰伦等十位都放在我的手下进行短期出家,一周就成了,再长会烦死的。为什么就他们十位呢?因为他们长相正。有的人长相不正,如果作和尚就会把和尚的形相给破坏了,和尚也须要明星脸啊,哈哈~~然后这十个人凭他们的影响力一路让佛法冲出亚洲,走上世界,听着周杰伦嗯嗯呀呀的唱,现在的九0后们全都跟着“南无阿弥陀佛无阿弥陀佛无阿弥陀佛~~”的唱,呵呵~~ 那时候还发愁佛教不好普及么?
至于这个明星和尚呢,他有自己的很多梦想,第一个梦想呢就是去新加坡跟净空法师学习,后来他又在网上想作普陀山一个法师的弟子,最后还是没有做成。然后现在回到北京,准备向演艺界发展。在历史上,高僧传分为十大类:从道宣的高僧传到明清的高僧传,以及现在二岸四地的华僧的高僧传都有的。在历史上的高僧传为了传播佛教,弘扬佛教,普及佛教,能够把佛教深奥的意义用浅显流俗的方式演绎出来的僧人在高僧传的十大分类中排名第三。第一种人翻译经典,第二种人阐述经典,第三种就是演绎经典。所以我们现在的诸如相声啊,大鼓书啊,三弦啊,评谈啊这些艺术的表现方式全部都脱胎于佛经的俗讲。
如果和尚都老老实实的在庙里念经,只能普及到几个老太太,而这些老太太也根本不明白佛法,只是来磕头烧香来进行交易的。相反如果这个明星和尚真能在演艺界混出个明堂来,对宣扬佛法也还可以吧。要是再获得个什么什么奖,那影响力就更大了。以上我都是从良性的这一面来看待这个现象的。其它的只能是不置可否吧。2007年10月4号这个和尚来过朝阳寺,当时那边正在进行秋令营,道场才开放不到三个月吧,联欢时听听他唱的还是不行,呵呵~因为我要求的不只是艺术性,佛教的唱颂光有艺术性是不行的,所以你们听孟庭伟唱的心经,王菲唱的心经,刘德佛唱的心经,都是只有艺术性,没有宗教的上澈云霄,下达地府的穿透性和宁静性,佛教的唱颂要求上下相通,要与所有的生命产生共振,同时又要无所依赖,无所奢求,只是一种对生命自身的自然演绎。他们在这个方面没有体验,所以听几乎所有唱的大悲咒,唱的心经都没有那个味道。明星和尚也是一样,艺术性还有待修练,宗教性呢更要提升。而我们呢,只是把他当作一种现象就够了。
那现在就请如一法师给大家唱一首《点灯》吧。
点一盏心灯
照亮黑暗的心灵角落
点一盏心灯
带来希望的每一分钟燃起的火焰
点一盏心灯
照亮黑暗的心灵角落
点一盏心灯
带来希望的每一分钟燃起的火焰
一朵两朵三朵千朵万朵
留给哀伤的泪眼
一朵两朵三朵千朵万朵
留给迷路的旅人
点一盏心灯
照亮黑暗的心灵角落
点一盏心灯
带来希望的每一分钟燃起的火焰
一朵两朵三朵千朵万朵
献给哭泣的弱者
一朵两朵三朵千朵万朵
献给苦痛的众生
点一盏心灯
带来希望的每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