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18
发布时间:2023-11-23 01:31:49作者:华严经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18
理就是教科书里面所讲的原理、原则,不管这个理是浅是深,是大是小,都有轨则;拿现代的话来说合乎逻辑,在佛法里面讲因明,一定符合因明的法则,所以它是一个有条理有层次的思想发展,今天我们讲的科学的方法。这是讲理,由教,教最重要的就是从教要显理,你才能真正得到东西。我们在这教科书里面明白里面所叙述的道理,这个叫开悟;如果不明白经里面的道理,那个经念得再熟,依照注解讲得天花乱坠也没用处。为什么呢?经是释迦牟尼佛讲的,注解是古来祖师大德所说的,你全是讲别人东西,与自己根本不相干,那就是依文解义,道听途说,与自己全不相干。一定要显理,你自己在教里头要明理,理明了之后,理是自己心里面的体悟,就是开悟了,悟了以后,这个教怎么呢?教就变成自己的了,我也见到这个理;佛见到这个理,我也见到这个理;佛这么讲的,我也是这么讲的。
换一句话说,把佛的经典就变成自己的经典,佛的言论真正变成自己的了,自己与佛无二无别,到这个时候可以讲经了,你也可以给经做注解了,所以研教一定要悟心,心就是理,这是理法。悟了理之后要行,要把教里头所显的这些理论变成我们实际的生活,你才会有受用。我们从早到晚,穿衣吃饭,待人接物,全不离开教理,生活就是教理,教理就是生活,跟我们整个生活融成一体,这个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如果这个教育与我们生活脱了节了,所学非所用,诸位想想这个东西学了干什么?何必浪费时间去学习?学了一定有用处,学了一定变成实际的生活,使我们一天到晚心之所思、口之所言、身之所动,全是佛法的教理。佛法在那里?佛法就在我们自己生活当中,自己生活就是大乘佛法,这个才能真正达到离苦得乐,佛法好就好在此地,你学了绝不落空。
果就是心得,教、理、行,合而为一了,跟自己整个生活合而为一,那就是果,果是果报,你的收获啊!这就是证果。随著你教理行的深浅,你得到的果报不一样;你要是深一点,你得的果报就殊胜,果位就高。譬如小乘只有四果,那么大乘菩萨位子里面有五十一个果,你愈深入,你的果报愈殊胜,实在讲果报是享受啊!结果就是享受嘛!你的享受愈殊胜,你的生活愈丰富,果就是如此啊!最圆满最殊胜的果报当然是佛果,没有比他更殊胜了,这个叫果。教理行果都是有轨则的,都是有条不紊的,那么这是法的意思,这是法。
‘轮者,所成义’,轮是成就的意思。‘大小乘别,且小乘二部,通明五义。’小乘二部就是声闻跟缘觉,那么一般小乘讲有五个意思。乘有运载的意思,乘是车,我们要到一个地方去,我们坐车去,乘是代表车乘。小乘就是小车,大乘就是大车;大车一次可以能够运输很多的人物,小乘或者坐一个人、两个人,所以用这个来作比喻。比喻的意思是从烦恼之此岸,我们这烦恼,我们乘著车运载到菩提的彼岸;由生死之此岸运到涅槃之彼岸,我们要想了生死、证涅槃,断烦恼、得菩提,你就要用这一个车乘,用这个工具,就可以能达到。这个工具就是教理行果的佛法,比喻做车乘,下面就讲这个意思。
那么五个意思第一个是‘速疾义’,就是快、速度快,我们走路慢,坐车就快了。在古时候车是马车,大乘是马车,小乘是羊车,羊的力气很小,它拉小车子,车上只能坐一个人。羊车诸位很少见到,在从前是宫廷里面,你看我们中国历史有记载,隋炀帝常常在御花园去玩的时候坐羊车,羊拉的车,小车一个人坐的,现在很像小朋友玩具一样的小车。那么从前最大的车子是马车,马车可以能做十几个人;如果更大的马车,那就看马匹多少了,通常一匹马拉的车坐十几个人。我们过去在南京念书上学的时候,那时候虽然有公共汽车,很少,马车很多,所以我们学生常常坐马车上学,一个马车坐满了十四个人,一匹马拉的,那个车很有味道。那么有大的就是四匹马拉的,四匹马拉的车子可以坐二十多个人,那个车身长。所以在那个时候大乘是马车,现在在我们近代那最大的大车是火车,那载的人就多了,所以它有快速的意思。
车都要靠轮,没有轮它就不能行动,所以轮在我们人类文明进化里面是个非常重要的工具,那么佛法也非常重视。底下就比喻说,‘如轮王轮,有速疾转故。’这是举转轮圣王,转轮圣王有七宝,七宝其中轮宝非常重要,轮宝是他的交通工具。因为转轮圣他的管辖、他的强域很大,那么照佛经里面讲他的强域是四大部洲,而这个四大部洲,在有很多大德们说,我们地球只是一个洲,只是他四大洲之一;那么要这样讲的话,他一定是统辖有四个大的星球,那么当中些小星球还不晓得有多少,这是他的管辖区域。他管辖区域如果他没有交通工具他达不到,那他就无法统治,所以他一定要能够达得到,那么他有轮宝,这个东西是他的交通工具。
佛经里头几千年来都这么说了,我们现在想想这个轮宝是什么东西呢?恐怕就是我们常常讲的飞碟,外太空来的,它是一个轮,速度很大,确实像佛经里面所讲的,他有这样好的交通工具,所以他才能够联系几个星球,而他所能达到的这些星球,换句话都划在他统治的范围之内,所以有这么好的交通工具。从前很难想像得到,现在我们所发现的一定就是佛经里面讲的轮宝,飞碟。‘今圣智起时,有速疾之用也。’这是比喻,因为修道的人智慧开显了,他的作用就快了,有轮宝这种速疾的意思,所以把佛法比喻作法轮。那么第二个意思就是‘取舍义。如轮王轮,舍东洲,取南洲。’他在飞行,他一站一站地通过,必须舍第一个站才能到第二个站,舍第二个站才能到第三个站,这就是说明轮是动的,不是停在一个地方的。
那么诸位想想,你们如果买个车,车一天到晚要开,买了个车摆在家里不动,车有什么用处呢?失去了它的作用了。轮是要它天天转才行,它不转就没用处了,所以是一定要动,轮王的轮宝,它天天也得要动,不能停在那个地方,所以有取舍之义。‘圣智亦尔’,智慧开了也一样,‘舍苦谛,取灭谛’,离苦得乐,破迷开悟,它有这个意思在,所以也把它比做法轮。第三‘降伏义,如轮王轮,若未伏者,即能伏之。’佛法也是如此,它底下没有用佛法说,那么我们也能想到轮王的轮宝不但是飞行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武器。现在美国拚命在发展星际战争,星际战争里面将来大概最重要的武器也就是飞碟,可是我们科学家还没有能够发展得出来,但是根据飞行的原论,碟形在太空飞行是最适合的,现在发展才发展到太空梭,距离飞碟还相当远的距离,可见得我们太空科学比起其他星球还差很远。所以这是一种很强很重要的、威力很大的武力,有武力就能够降伏,那么甚至能够现前就能够降伏邪知邪见,对自己破除自己的邪知邪见,也能够帮助别人改邪归正,这是降伏的意思。
第四‘镇已伏义’,镇就是镇压,他已经降伏了,还得要常常去巡视、去安抚;如果不常常去巡视,不常常去安抚他,他虽然归伏了一个时期,过了一个时期他又想叛变,又有妄动,所以必须常常去巡视安抚,有这个意思在。那么圣智现前,在底下讲‘今明见道’,见道‘虽断见惑,尚有思在。更起观智,令思伏断。’纵然思惑断了,还有尘沙无明在,所以必须继续不断以教理行果,要达到究竟圆满的无上正觉,这个就是镇已伏的意思。第五个意思,‘上下转义,王轮有上下转,圣智亦尔。三界上下。断烦恼也。苦法智,断下界惑。苦类智,断上界惑也。具此五义,名为法轮。’那么什么叫苦法智,什么叫苦类智,这个都是佛学专有名词,诸位可以查佛学字典,佛学字典里头有。这个五种讲法一般都是小乘说的,大乘讲法一般是四种讲法,诸位在大乘经典里常常会看到,小乘这五种讲法还不大容易看到,那么此地他都引用出来了,很好。
就大乘来说有四义,第一个是‘圆满义’,轮的结构非常之圆满,‘具毂辐网三故’,这是一个非常圆满的工具。毂就是轴心;辐就是柱,轴心到圆周连接的柱子;网就是圆周,它有心,它有外面的边,它也有中间联系的,所以这个结构非常之圆满,那么佛法也是非常圆满,所以用这个来代表,‘圣智亦尔,一具三故’。那么在教法里面,譬如讲经律论,这是圆满的,理上讲教理是戒定慧;行法里面这个里面包括的多,是讲八万四千行门,但是讲原则来讲它也不外乎三条,我们一般说通常讲断见思、尘沙、无明,这是行法上的;果上讲的法身、般若、解脱,所以是一具三故,很合法轮圆满的意思。那么应用在净土法门来讲,在行法里面是信愿行,这就净土来说信愿行;那么净土的西方极乐世界在境界上面来讲,它有凡圣同居土、有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那个常寂光土是全都包括了,那是个理,所以很合轮的意趣。
第二个意思,‘摧坏义’,轮所走过的,地都压平了,特别像我们现在常见的压路机,轮一通过了,统统给压平了。那么这个是比喻什么呢?就是佛法我们闻了之后,把我们心里面不平的烦恼都给消除了,都给压平了,取这个意思。第三个意思,‘镇遏义’,镇遏也是镇伏,跟小乘里面镇已伏义是相同的。如果我们不常常闻佛法,常常接触佛法,烦恼虽然是压平了,它会起来的,还会生起来的。为什么呢?那就是你那个烦恼的根没有断,眼前平了,不经常去压它又会生起来,所以必须要常常闻法,这个意思很重要。在过去天乙法师在的时候,也许有一些人认识他,他过世不少年了;我是有一年过年的时候到南部去玩,在他住持的寺院里头住了三天,他就问了我一个问题,听说从前寺院里头住众赶都赶不走,很乐意住在这个地方。为什么现在寺院里的住众我们对他很好,样样都照顾他,他总是住不住,能住三个月都很少,他住几天就要走了,这是什么缘故?我就告诉他,住不住,他想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怎么很正常?他有烦恼嘛!他当然要走,他不走怎么办?心浮气躁,他必须到外头乱跑。
从前的人为什么能住得住?寺院里头天天讲经,烦恼一生起来,一听,过了算了;本来想走,还是定下来,天天讲经嘛!天天念佛嘛!从前的道场有道风、有学风,它这个能够维系人。譬如我们上学一样,你到这个学校,这学校天天不上课,玩了几天都玩够了,好了,换一个地方去玩去,他当然会跑。你这个学校有好老师,天天上课,天天教学,他舍不得走,他不会走的。所以一个道场没有建立道风、没有建立学风,是留不住人的,要想留住人一定要有道风、要有学风;道风,天天讲经说法教学,学风就是有学习的行门。譬如净土每一天有念佛,禅宗里面,每一天在禅堂里有参究,他有一定的功课,学生确确实实能有收获;像教理行果,他依照这个行,他能得享受,他能得果报,所以他不走。
你今天没有道没有学,什么好的待遇都留不住人,那么镇遏义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要想自己学佛有成就,不退转,所以我告诉诸位每一天要读经,每一天要念佛,你三天不读经,邪思就现前,一天到晚就会胡思乱想。天天要读经,读经就是接受佛菩萨开示,读经就是亲近诸佛菩萨,没有远离,天天要读经;不管你读多少,纵然是很忙,一天至少也要抽出二十分钟、半个小时来读经,每一天决定不中断。在行门是念佛最殊胜,也要订早晚课,就是没有时间念的话,早晚一定要念佛,至少要修十念法。
十念法是尽一口气叫一念,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口气,这叫一念,念十念这是最低限度,这个不耽误什么时间,早晨起来,漱了口洗了脸之后,有佛像在佛像面前合掌十念;没有佛像,面对西方念十念,天天不间断,晚上在睡觉之前,洗脸漱口在睡觉之前念十念,这是最简单的修净土的课诵,早晚二课,有时间可以多念,没有时间就用十念法。那么平常这叫散念,散念也很有好处,愈多愈好,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佛。那么这边有一个同学他提了个问题,他说有人心里面有恐惧、不安,心定不下来,那么为了求保平安他念心经,念一念,行。但念心经的时候,要懂得心经里面的意思,依文作观,依这个文字自己能够提得起观想,才会产生效果;如果只念文,不懂得里面的意思,就是理,教理行果嘛!不能显理,得益很难,不容易得到利益,能够显理得利益的效果非常地显著。所以读经一定要懂得它的意思,不懂意思读注解很好。
那么修净土法门,实在讲疏钞第一部好书,但是太大了,太长了,不适合作课诵本;能够以这个那当然是最理想了,那要很大的福报,什么很大的福报?你衣食不愁,又不要做事情,这个才行,一天可以花个八个钟点、十个钟点来读经,这个福报太大了,谁来养活你,来供养你?这个不容易,现在出家人这种福报都很少,都很难得。那么方便一点读蕅益大师弥陀经要解,要解分量不多,薄薄地一小本,念熟了不到一个钟点就可以,大概半个钟点就可以了,一遍就能够看完,这个很好。每一天读弥陀经要解,就以这一样东西作功课,真正修净土的人要是一天不缺的话,每一天能够念一部弥陀经要解,能够早晚二课不缺,纵然是十念,早晚不缺,你这一生真正能发愿往生净土,决定靠得住,所以净土不难修啊!决定靠得住。在日常生活当中要记住十大愿王,随分随力地来修学,把十大愿王变成我们的生活行为,那你将来往生净土品位一定增上,一定是相当高的品位,这是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绝对不会错的,非常稳当的一条道路。我们这个身在娑婆世界是最后身,以后不来了,以后再到娑婆世界来是菩萨的身分乘愿再来,不是业报之身,这多自在呀!所以大家一定要牢牢地记住。
你说我们找不到听经的机会,读经机会有了,每读一遍就是听一遍,读多了会开悟,我们中国古人说读书千遍,其意自见,其意自见就是那个道理就显了,就悟了,有悟处;要读得多,读得多心净,心清净了,心是愈念愈清净,清净心能开悟,经典给你做增上缘,不一定是什么时候念到那一句时候,一下就恍然大悟。像六祖听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恍然大悟。智者大师读法华经,读到药王品的时候也是在一句经文里头豁然大悟,所以读经是开悟的增上缘,清净心是开悟的因,因缘和合必定大彻大悟,大彻大悟就是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因此读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佛在观无量寿经讲修净土的人一定要修三福,这第三条里面就有深信因果,读诵大乘,那个大乘就是指无量寿经跟观无量寿经,包括弥陀经,要晓得这个道理。
一定要读诵大乘,天天要读,天天读天天亲近佛菩萨,经就是亲近佛,注解就是亲近菩萨,天天跟佛菩萨见面,天天听佛菩萨教诲。不要说老是这一套,老是这一套会开悟,遍遍不一样,我读经就是如此,每一遍都有悟处,每一遍都有新的发现,所以真是读不厌;我讲经也是遍遍不相同,前一遍跟后一遍,现在有录音带比较一下,不一样,换一句话就是天天都有进步,这才有乐趣,没有进步就懈怠了,天天有进步天天有欢喜。所以法喜充满,自己一定要认真干。那个天天有进步给诸位说,最重要的,心一天比一天清净,才会有很显著的进步,心不清净,进步很难很难,没有法子进步;纵然佛菩萨给你增上缘,你因地心不真,所以没有法子。因此才说心净则土净,这一点很重要。
那么这位同学还问,是否可以告诉他放下一切念观音圣号?可以的,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可以的,这样很好,念阿弥陀佛更好,更殊胜。但是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也是要念到一心不乱,这个原理决定是一样的。我过去在此地讲过普门品,观音三经都讲过,楞严经里面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讲过,华严经里面观自在章也讲过,观音菩萨一共有三部经,三经都讲过。也是要念到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一个道理,这样才有真正的收获。那么再看第四个意思‘不定义’,轮是不定义,‘从见道,入修道,从修道,入无学。自既证已,即起慈心,令他同证也。’那么不定义就跟前面所讲的上下转义,取舍义,也是相同的。学佛一定要精进,如果定了就不能精进了。
所以小乘阿罗汉有一种定性罗汉,那就没有法子了,佛对他帮不上忙,因为他很固执,他是定在偏真涅槃里面,他住在定中,他不出定、不起定,佛菩萨帮不上忙。如果说不定性的阿罗汉那就行了,佛菩萨可以给他做增上缘,帮助他回小向大。我们学佛也是如此,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要不断地求进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境界,要提升;得功夫成片了,目标就要向事一心,得到事一心了,目标马上要转到理一心,决定不可以得少为足,就满意了,就知足了,这个对自己是很大的限制。对于世间法五欲六尘的享受应当是得少为足,我们不要追求,不要贪求,我们心就安了。心不安实在讲就是贪欲太多,他心不安,没有得到的想得到,天天去动脑筋如何得到,得到了又怕失掉,患得患失永远心不平静,永远不安,能够得少为足就知足常乐,心怎么会不安。心安身就安了,身心安稳这是我们办道基本的条件。
那么再看底下,‘若约能转,即展转传授义。’前面的意思都是讲所转,如果从能转上来说,这就是传授的意思,转法轮就是传授的意思,代代相传有这个意思。‘谓过去佛传至现未佛也。’过去佛传给现在佛,现在佛传给未来佛,代代相传。‘能所合说,名转法轮。’这是把转法轮这个意思说出来了,所以有对自己,有对于别人,对别人就是传授,就是将佛法传授给别人,这是对人,对自己这里面许许多意思都是帮助自己进修。那么‘谓劝请,小乘自度,但忏而已。菩萨愍他,故须劝请。请佛普雨,自他俱沾也。’这就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请转法轮,请转法轮是自利利他。佛在世的时候当然是以佛为主,佛不在世以后,后面有说三乘乃至于世间一般的善知识,我们遇到了有这个因缘,应当要请他说法。
不过在现前,你要一定能够辨别邪正,请讲解正法的,无量无边的功德;如果是讲外道的,那是帮助魔高张他的势力了,这是我们有过失的,会有很大的过失,这个地方一定要辨别。再看下面经文,‘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中,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那么我们读了这一段文,你马上就能看到这里有三种境界,第一个是刹土无量,第二个是诸佛无量,第三是菩萨海会无量,跟前面所讲的意思完全相同,这个不难懂,小注诸位自己去看。注解末后一行我给你们念一念,‘言念念有不可说等者,意在所请境宽’,境界非常地宽大,‘能请心亦无边也。一念尚尔,况经多劫乎。’我们一定要发这个心,要发请佛请菩萨请善知识弘法利生,一定要发这个心。
再看下面经文,‘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这是讲请法,请人说法总离不了三业,身要礼敬,身要礼拜,要有礼貌;口里面一定要诚实,把自己的愿望要说出来;意里面一定要恭敬,这是身口意三业。那么种种方便,方便是种方式,这很多很多,不能局限于一种。譬如现在真正讲经说法的法师也愈来愈少了,这是必然的趋式,诸位听到我前几天讲的,你应当要明白。为什么呢?现在师资没有了,师与资道不合,真是像方先生所讲的学生不像学生,先生不像先生,师资道合的意义没有了。因此底下一代成就的人才太难太难了,不容易,那怎么办呢?这讲方便,我们天天读经,我们要想学华严经,我们每一天读华严经,否则寺庙没有人讲经嘛!我们每一天订一个时间,志同道合的同修在一起,我们念两个小时,每一天在一起念两个小时,无量无边的功德。念久了就有感应,请不到人嘛!佛菩萨会化身到此地来给你讲这一部经,至诚就能感动佛菩萨化身来,怕的是你没有这个诚心,你有这个诚心,早早晚晚总有佛菩萨在这个地方示现,他诚。学佛一定要凭感应道交,我们与诸佛菩萨没有感应,那没法子,一定要凭感应道交,所以诸位只要有诚心去感,佛菩萨一定有应。
这个诚心就是我每天读诵,我想学法华经,我天天念法华经,我想修净土,就刚才我跟你们讲了,你每一天就念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解,这个要解我们过去印了很多,以这个为自己的课诵。或者你每一天念十大愿王,像弘一大师一样,弘一大师一生就是以这个本子作为他自己的日课,他每天都要念一遍,他念了很熟他能背诵。这个是我们自己要真干的呀!所以这是讲方便。那么还有一种方法,现在就是听录音带,每一天听。我这次在洛杉矶有一个居士,赵立本居士,非常之难得,他听我六祖坛经跟金刚经的录音带听了非常欢喜。他告诉我,他别的都不想学了,我就学这两种,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好不好?他来给我商量,我说好。
那么这两部经他已经听了二十多遍了,我就告诉他继续不断地听,每一部经听上三百遍,从头到尾听三百遍,这个根基打下去之后,以后的成就不可思议,读书千遍其意自见,那听跟读一样啊!你要果然听上一千遍,我这个不会讲的,没有开悟的去讲,他听的人开悟了,善听嘛!善说不如善听。所以他真有耐心,有长远心,这个很难得。他只要我这两种录音带,其他的通通不要,他要专,他不要学多,非常非常地难得,这都是方便,所以一定要懂得方便法。注解诸位去看。劝请有随缘请,有称性请,有这两种。随缘请都是属于事相,这个很容易理解的。称性请那是菩萨的境界,我们在此地可以说一说,说了做不到,这是华严经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那就是能够见色闻声,在一切色声六尘当中,去观察它的体性,六尘尘性,非断非常,迷不可得,一一全真,无非法界,入了这个境界,实在讲跟西方极乐世界的六尘说法没有两样,见色闻声统统都是佛在那里讲大方广佛华严经,都是在那里讲真实的净土,这是实实在在的境界,诸佛与大菩萨所住的境界。
我们今天也在这个境界当中,迷失了自性所以这个境界不能现前。但是要想这个境界现前,就从随相请,用这个方便法一门深入,只要你功夫深,可不能见异思迁,今天听说这个法门好,明天看看那个也不错,那你就坏了,你自己乱了。佛法所修的,清净心而已呀!百千法门都是叫你修清净心的方法,可是行只能行一门,两门就乱了,你只能选一门。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第一,没有第二的,所以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只要守一个就有成就,搞两个、搞三个决定错误,不能成就的,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到的。好,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第三十九页注解里面给我们解释法轮的意义,在佛法里面,通常表法是以法轮、莲花用得最为普遍,代表佛法,好像是佛教的一个标志一样,那么这一段就解释法轮的意义。‘法者,轨持义,通教理行果。’这样的句子我们在佛教经论里面常常会看到。轨就是轨道,我们今天讲的原理、原则,就是一个原则。持是保持,就是你要守住这一个原理原则,守住这一个轨道,这个就是法的意思,是一切法的生起,它一定有个道理存在,而且生起的时候,它一定有程序、有过程,绝对不会乱的。所谓一粒种子我们种下去之后,它一定先生根,然后再长出芽,再长出枝叶花朵,它一定是有这个程序的,不会说种子接下去是先结果后开花,没有这个道理,它颠倒了。所以轨道就是有一定的程序,它一定是保持这个程序,那么它才能成就。
那么通教理行果,通就是通有教法、有理法、有行法、有果法,但教理行果统统都是有轨持的意思存在。教法就是教科书,我们今天讲教科书、教学法,这都是属在教法里面。佛陀在世的时候每一天给大家讲开示、讲经,都是以音声为教法。佛灭了之后,大德们结集下来,把它记录下来称之为经典,所以经典变成我们的教法,就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依照这个来修学。教是文字,所以文字也有轨持,它也有一定的次第。你看编成这一本书,它有纲领、有次第,有条不紊,所以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里面也分章分节分段,清清楚楚,这个就是轨持的意思,这个教科书的轨持之义,它不能乱。
理就是教科书里面所讲的原理、原则,不管这个理是浅是深,是大是小,都有轨则;拿现代的话来说合乎逻辑,在佛法里面讲因明,一定符合因明的法则,所以它是一个有条理有层次的思想发展,今天我们讲的科学的方法。这是讲理,由教,教最重要的就是从教要显理,你才能真正得到东西。我们在这教科书里面明白里面所叙述的道理,这个叫开悟;如果不明白经里面的道理,那个经念得再熟,依照注解讲得天花乱坠也没用处。为什么呢?经是释迦牟尼佛讲的,注解是古来祖师大德所说的,你全是讲别人东西,与自己根本不相干,那就是依文解义,道听途说,与自己全不相干。一定要显理,你自己在教里头要明理,理明了之后,理是自己心里面的体悟,就是开悟了,悟了以后,这个教怎么呢?教就变成自己的了,我也见到这个理;佛见到这个理,我也见到这个理;佛这么讲的,我也是这么讲的。
换一句话说,把佛的经典就变成自己的经典,佛的言论真正变成自己的了,自己与佛无二无别,到这个时候可以讲经了,你也可以给经做注解了,所以研教一定要悟心,心就是理,这是理法。悟了理之后要行,要把教里头所显的这些理论变成我们实际的生活,你才会有受用。我们从早到晚,穿衣吃饭,待人接物,全不离开教理,生活就是教理,教理就是生活,跟我们整个生活融成一体,这个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如果这个教育与我们生活脱了节了,所学非所用,诸位想想这个东西学了干什么?何必浪费时间去学习?学了一定有用处,学了一定变成实际的生活,使我们一天到晚心之所思、口之所言、身之所动,全是佛法的教理。佛法在那里?佛法就在我们自己生活当中,自己生活就是大乘佛法,这个才能真正达到离苦得乐,佛法好就好在此地,你学了绝不落空。
果就是心得,教、理、行,合而为一了,跟自己整个生活合而为一,那就是果,果是果报,你的收获啊!这就是证果。随著你教理行的深浅,你得到的果报不一样;你要是深一点,你得的果报就殊胜,果位就高。譬如小乘只有四果,那么大乘菩萨位子里面有五十一个果,你愈深入,你的果报愈殊胜,实在讲果报是享受啊!结果就是享受嘛!你的享受愈殊胜,你的生活愈丰富,果就是如此啊!最圆满最殊胜的果报当然是佛果,没有比他更殊胜了,这个叫果。教理行果都是有轨则的,都是有条不紊的,那么这是法的意思,这是法。
‘轮者,所成义’,轮是成就的意思。‘大小乘别,且小乘二部,通明五义。’小乘二部就是声闻跟缘觉,那么一般小乘讲有五个意思。乘有运载的意思,乘是车,我们要到一个地方去,我们坐车去,乘是代表车乘。小乘就是小车,大乘就是大车;大车一次可以能够运输很多的人物,小乘或者坐一个人、两个人,所以用这个来作比喻。比喻的意思是从烦恼之此岸,我们这烦恼,我们乘著车运载到菩提的彼岸;由生死之此岸运到涅槃之彼岸,我们要想了生死、证涅槃,断烦恼、得菩提,你就要用这一个车乘,用这个工具,就可以能达到。这个工具就是教理行果的佛法,比喻做车乘,下面就讲这个意思。
那么五个意思第一个是‘速疾义’,就是快、速度快,我们走路慢,坐车就快了。在古时候车是马车,大乘是马车,小乘是羊车,羊的力气很小,它拉小车子,车上只能坐一个人。羊车诸位很少见到,在从前是宫廷里面,你看我们中国历史有记载,隋炀帝常常在御花园去玩的时候坐羊车,羊拉的车,小车一个人坐的,现在很像小朋友玩具一样的小车。那么从前最大的车子是马车,马车可以能做十几个人;如果更大的马车,那就看马匹多少了,通常一匹马拉的车坐十几个人。我们过去在南京念书上学的时候,那时候虽然有公共汽车,很少,马车很多,所以我们学生常常坐马车上学,一个马车坐满了十四个人,一匹马拉的,那个车很有味道。那么有大的就是四匹马拉的,四匹马拉的车子可以坐二十多个人,那个车身长。所以在那个时候大乘是马车,现在在我们近代那最大的大车是火车,那载的人就多了,所以它有快速的意思。
车都要靠轮,没有轮它就不能行动,所以轮在我们人类文明进化里面是个非常重要的工具,那么佛法也非常重视。底下就比喻说,‘如轮王轮,有速疾转故。’这是举转轮圣王,转轮圣王有七宝,七宝其中轮宝非常重要,轮宝是他的交通工具。因为转轮圣他的管辖、他的强域很大,那么照佛经里面讲他的强域是四大部洲,而这个四大部洲,在有很多大德们说,我们地球只是一个洲,只是他四大洲之一;那么要这样讲的话,他一定是统辖有四个大的星球,那么当中些小星球还不晓得有多少,这是他的管辖区域。他管辖区域如果他没有交通工具他达不到,那他就无法统治,所以他一定要能够达得到,那么他有轮宝,这个东西是他的交通工具。
佛经里头几千年来都这么说了,我们现在想想这个轮宝是什么东西呢?恐怕就是我们常常讲的飞碟,外太空来的,它是一个轮,速度很大,确实像佛经里面所讲的,他有这样好的交通工具,所以他才能够联系几个星球,而他所能达到的这些星球,换句话都划在他统治的范围之内,所以有这么好的交通工具。从前很难想像得到,现在我们所发现的一定就是佛经里面讲的轮宝,飞碟。‘今圣智起时,有速疾之用也。’这是比喻,因为修道的人智慧开显了,他的作用就快了,有轮宝这种速疾的意思,所以把佛法比喻作法轮。那么第二个意思就是‘取舍义。如轮王轮,舍东洲,取南洲。’他在飞行,他一站一站地通过,必须舍第一个站才能到第二个站,舍第二个站才能到第三个站,这就是说明轮是动的,不是停在一个地方的。
那么诸位想想,你们如果买个车,车一天到晚要开,买了个车摆在家里不动,车有什么用处呢?失去了它的作用了。轮是要它天天转才行,它不转就没用处了,所以是一定要动,轮王的轮宝,它天天也得要动,不能停在那个地方,所以有取舍之义。‘圣智亦尔’,智慧开了也一样,‘舍苦谛,取灭谛’,离苦得乐,破迷开悟,它有这个意思在,所以也把它比做法轮。第三‘降伏义,如轮王轮,若未伏者,即能伏之。’佛法也是如此,它底下没有用佛法说,那么我们也能想到轮王的轮宝不但是飞行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武器。现在美国拚命在发展星际战争,星际战争里面将来大概最重要的武器也就是飞碟,可是我们科学家还没有能够发展得出来,但是根据飞行的原论,碟形在太空飞行是最适合的,现在发展才发展到太空梭,距离飞碟还相当远的距离,可见得我们太空科学比起其他星球还差很远。所以这是一种很强很重要的、威力很大的武力,有武力就能够降伏,那么甚至能够现前就能够降伏邪知邪见,对自己破除自己的邪知邪见,也能够帮助别人改邪归正,这是降伏的意思。
第四‘镇已伏义’,镇就是镇压,他已经降伏了,还得要常常去巡视、去安抚;如果不常常去巡视,不常常去安抚他,他虽然归伏了一个时期,过了一个时期他又想叛变,又有妄动,所以必须常常去巡视安抚,有这个意思在。那么圣智现前,在底下讲‘今明见道’,见道‘虽断见惑,尚有思在。更起观智,令思伏断。’纵然思惑断了,还有尘沙无明在,所以必须继续不断以教理行果,要达到究竟圆满的无上正觉,这个就是镇已伏的意思。第五个意思,‘上下转义,王轮有上下转,圣智亦尔。三界上下。断烦恼也。苦法智,断下界惑。苦类智,断上界惑也。具此五义,名为法轮。’那么什么叫苦法智,什么叫苦类智,这个都是佛学专有名词,诸位可以查佛学字典,佛学字典里头有。这个五种讲法一般都是小乘说的,大乘讲法一般是四种讲法,诸位在大乘经典里常常会看到,小乘这五种讲法还不大容易看到,那么此地他都引用出来了,很好。
就大乘来说有四义,第一个是‘圆满义’,轮的结构非常之圆满,‘具毂辐网三故’,这是一个非常圆满的工具。毂就是轴心;辐就是柱,轴心到圆周连接的柱子;网就是圆周,它有心,它有外面的边,它也有中间联系的,所以这个结构非常之圆满,那么佛法也是非常圆满,所以用这个来代表,‘圣智亦尔,一具三故’。那么在教法里面,譬如讲经律论,这是圆满的,理上讲教理是戒定慧;行法里面这个里面包括的多,是讲八万四千行门,但是讲原则来讲它也不外乎三条,我们一般说通常讲断见思、尘沙、无明,这是行法上的;果上讲的法身、般若、解脱,所以是一具三故,很合法轮圆满的意思。那么应用在净土法门来讲,在行法里面是信愿行,这就净土来说信愿行;那么净土的西方极乐世界在境界上面来讲,它有凡圣同居土、有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那个常寂光土是全都包括了,那是个理,所以很合轮的意趣。
第二个意思,‘摧坏义’,轮所走过的,地都压平了,特别像我们现在常见的压路机,轮一通过了,统统给压平了。那么这个是比喻什么呢?就是佛法我们闻了之后,把我们心里面不平的烦恼都给消除了,都给压平了,取这个意思。第三个意思,‘镇遏义’,镇遏也是镇伏,跟小乘里面镇已伏义是相同的。如果我们不常常闻佛法,常常接触佛法,烦恼虽然是压平了,它会起来的,还会生起来的。为什么呢?那就是你那个烦恼的根没有断,眼前平了,不经常去压它又会生起来,所以必须要常常闻法,这个意思很重要。在过去天乙法师在的时候,也许有一些人认识他,他过世不少年了;我是有一年过年的时候到南部去玩,在他住持的寺院里头住了三天,他就问了我一个问题,听说从前寺院里头住众赶都赶不走,很乐意住在这个地方。为什么现在寺院里的住众我们对他很好,样样都照顾他,他总是住不住,能住三个月都很少,他住几天就要走了,这是什么缘故?我就告诉他,住不住,他想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怎么很正常?他有烦恼嘛!他当然要走,他不走怎么办?心浮气躁,他必须到外头乱跑。
从前的人为什么能住得住?寺院里头天天讲经,烦恼一生起来,一听,过了算了;本来想走,还是定下来,天天讲经嘛!天天念佛嘛!从前的道场有道风、有学风,它这个能够维系人。譬如我们上学一样,你到这个学校,这学校天天不上课,玩了几天都玩够了,好了,换一个地方去玩去,他当然会跑。你这个学校有好老师,天天上课,天天教学,他舍不得走,他不会走的。所以一个道场没有建立道风、没有建立学风,是留不住人的,要想留住人一定要有道风、要有学风;道风,天天讲经说法教学,学风就是有学习的行门。譬如净土每一天有念佛,禅宗里面,每一天在禅堂里有参究,他有一定的功课,学生确确实实能有收获;像教理行果,他依照这个行,他能得享受,他能得果报,所以他不走。
你今天没有道没有学,什么好的待遇都留不住人,那么镇遏义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要想自己学佛有成就,不退转,所以我告诉诸位每一天要读经,每一天要念佛,你三天不读经,邪思就现前,一天到晚就会胡思乱想。天天要读经,读经就是接受佛菩萨开示,读经就是亲近诸佛菩萨,没有远离,天天要读经;不管你读多少,纵然是很忙,一天至少也要抽出二十分钟、半个小时来读经,每一天决定不中断。在行门是念佛最殊胜,也要订早晚课,就是没有时间念的话,早晚一定要念佛,至少要修十念法。
十念法是尽一口气叫一念,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口气,这叫一念,念十念这是最低限度,这个不耽误什么时间,早晨起来,漱了口洗了脸之后,有佛像在佛像面前合掌十念;没有佛像,面对西方念十念,天天不间断,晚上在睡觉之前,洗脸漱口在睡觉之前念十念,这是最简单的修净土的课诵,早晚二课,有时间可以多念,没有时间就用十念法。那么平常这叫散念,散念也很有好处,愈多愈好,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佛。那么这边有一个同学他提了个问题,他说有人心里面有恐惧、不安,心定不下来,那么为了求保平安他念心经,念一念,行。但念心经的时候,要懂得心经里面的意思,依文作观,依这个文字自己能够提得起观想,才会产生效果;如果只念文,不懂得里面的意思,就是理,教理行果嘛!不能显理,得益很难,不容易得到利益,能够显理得利益的效果非常地显著。所以读经一定要懂得它的意思,不懂意思读注解很好。
那么修净土法门,实在讲疏钞第一部好书,但是太大了,太长了,不适合作课诵本;能够以这个那当然是最理想了,那要很大的福报,什么很大的福报?你衣食不愁,又不要做事情,这个才行,一天可以花个八个钟点、十个钟点来读经,这个福报太大了,谁来养活你,来供养你?这个不容易,现在出家人这种福报都很少,都很难得。那么方便一点读蕅益大师弥陀经要解,要解分量不多,薄薄地一小本,念熟了不到一个钟点就可以,大概半个钟点就可以了,一遍就能够看完,这个很好。每一天读弥陀经要解,就以这一样东西作功课,真正修净土的人要是一天不缺的话,每一天能够念一部弥陀经要解,能够早晚二课不缺,纵然是十念,早晚不缺,你这一生真正能发愿往生净土,决定靠得住,所以净土不难修啊!决定靠得住。在日常生活当中要记住十大愿王,随分随力地来修学,把十大愿王变成我们的生活行为,那你将来往生净土品位一定增上,一定是相当高的品位,这是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绝对不会错的,非常稳当的一条道路。我们这个身在娑婆世界是最后身,以后不来了,以后再到娑婆世界来是菩萨的身分乘愿再来,不是业报之身,这多自在呀!所以大家一定要牢牢地记住。
你说我们找不到听经的机会,读经机会有了,每读一遍就是听一遍,读多了会开悟,我们中国古人说读书千遍,其意自见,其意自见就是那个道理就显了,就悟了,有悟处;要读得多,读得多心净,心清净了,心是愈念愈清净,清净心能开悟,经典给你做增上缘,不一定是什么时候念到那一句时候,一下就恍然大悟。像六祖听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恍然大悟。智者大师读法华经,读到药王品的时候也是在一句经文里头豁然大悟,所以读经是开悟的增上缘,清净心是开悟的因,因缘和合必定大彻大悟,大彻大悟就是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因此读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佛在观无量寿经讲修净土的人一定要修三福,这第三条里面就有深信因果,读诵大乘,那个大乘就是指无量寿经跟观无量寿经,包括弥陀经,要晓得这个道理。
一定要读诵大乘,天天要读,天天读天天亲近佛菩萨,经就是亲近佛,注解就是亲近菩萨,天天跟佛菩萨见面,天天听佛菩萨教诲。不要说老是这一套,老是这一套会开悟,遍遍不一样,我读经就是如此,每一遍都有悟处,每一遍都有新的发现,所以真是读不厌;我讲经也是遍遍不相同,前一遍跟后一遍,现在有录音带比较一下,不一样,换一句话就是天天都有进步,这才有乐趣,没有进步就懈怠了,天天有进步天天有欢喜。所以法喜充满,自己一定要认真干。那个天天有进步给诸位说,最重要的,心一天比一天清净,才会有很显著的进步,心不清净,进步很难很难,没有法子进步;纵然佛菩萨给你增上缘,你因地心不真,所以没有法子。因此才说心净则土净,这一点很重要。
那么这位同学还问,是否可以告诉他放下一切念观音圣号?可以的,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可以的,这样很好,念阿弥陀佛更好,更殊胜。但是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也是要念到一心不乱,这个原理决定是一样的。我过去在此地讲过普门品,观音三经都讲过,楞严经里面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讲过,华严经里面观自在章也讲过,观音菩萨一共有三部经,三经都讲过。也是要念到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一个道理,这样才有真正的收获。那么再看第四个意思‘不定义’,轮是不定义,‘从见道,入修道,从修道,入无学。自既证已,即起慈心,令他同证也。’那么不定义就跟前面所讲的上下转义,取舍义,也是相同的。学佛一定要精进,如果定了就不能精进了。
所以小乘阿罗汉有一种定性罗汉,那就没有法子了,佛对他帮不上忙,因为他很固执,他是定在偏真涅槃里面,他住在定中,他不出定、不起定,佛菩萨帮不上忙。如果说不定性的阿罗汉那就行了,佛菩萨可以给他做增上缘,帮助他回小向大。我们学佛也是如此,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要不断地求进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境界,要提升;得功夫成片了,目标就要向事一心,得到事一心了,目标马上要转到理一心,决定不可以得少为足,就满意了,就知足了,这个对自己是很大的限制。对于世间法五欲六尘的享受应当是得少为足,我们不要追求,不要贪求,我们心就安了。心不安实在讲就是贪欲太多,他心不安,没有得到的想得到,天天去动脑筋如何得到,得到了又怕失掉,患得患失永远心不平静,永远不安,能够得少为足就知足常乐,心怎么会不安。心安身就安了,身心安稳这是我们办道基本的条件。
那么再看底下,‘若约能转,即展转传授义。’前面的意思都是讲所转,如果从能转上来说,这就是传授的意思,转法轮就是传授的意思,代代相传有这个意思。‘谓过去佛传至现未佛也。’过去佛传给现在佛,现在佛传给未来佛,代代相传。‘能所合说,名转法轮。’这是把转法轮这个意思说出来了,所以有对自己,有对于别人,对别人就是传授,就是将佛法传授给别人,这是对人,对自己这里面许许多意思都是帮助自己进修。那么‘谓劝请,小乘自度,但忏而已。菩萨愍他,故须劝请。请佛普雨,自他俱沾也。’这就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请转法轮,请转法轮是自利利他。佛在世的时候当然是以佛为主,佛不在世以后,后面有说三乘乃至于世间一般的善知识,我们遇到了有这个因缘,应当要请他说法。
不过在现前,你要一定能够辨别邪正,请讲解正法的,无量无边的功德;如果是讲外道的,那是帮助魔高张他的势力了,这是我们有过失的,会有很大的过失,这个地方一定要辨别。再看下面经文,‘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中,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那么我们读了这一段文,你马上就能看到这里有三种境界,第一个是刹土无量,第二个是诸佛无量,第三是菩萨海会无量,跟前面所讲的意思完全相同,这个不难懂,小注诸位自己去看。注解末后一行我给你们念一念,‘言念念有不可说等者,意在所请境宽’,境界非常地宽大,‘能请心亦无边也。一念尚尔,况经多劫乎。’我们一定要发这个心,要发请佛请菩萨请善知识弘法利生,一定要发这个心。
再看下面经文,‘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这是讲请法,请人说法总离不了三业,身要礼敬,身要礼拜,要有礼貌;口里面一定要诚实,把自己的愿望要说出来;意里面一定要恭敬,这是身口意三业。那么种种方便,方便是种方式,这很多很多,不能局限于一种。譬如现在真正讲经说法的法师也愈来愈少了,这是必然的趋式,诸位听到我前几天讲的,你应当要明白。为什么呢?现在师资没有了,师与资道不合,真是像方先生所讲的学生不像学生,先生不像先生,师资道合的意义没有了。因此底下一代成就的人才太难太难了,不容易,那怎么办呢?这讲方便,我们天天读经,我们要想学华严经,我们每一天读华严经,否则寺庙没有人讲经嘛!我们每一天订一个时间,志同道合的同修在一起,我们念两个小时,每一天在一起念两个小时,无量无边的功德。念久了就有感应,请不到人嘛!佛菩萨会化身到此地来给你讲这一部经,至诚就能感动佛菩萨化身来,怕的是你没有这个诚心,你有这个诚心,早早晚晚总有佛菩萨在这个地方示现,他诚。学佛一定要凭感应道交,我们与诸佛菩萨没有感应,那没法子,一定要凭感应道交,所以诸位只要有诚心去感,佛菩萨一定有应。
这个诚心就是我每天读诵,我想学法华经,我天天念法华经,我想修净土,就刚才我跟你们讲了,你每一天就念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解,这个要解我们过去印了很多,以这个为自己的课诵。或者你每一天念十大愿王,像弘一大师一样,弘一大师一生就是以这个本子作为他自己的日课,他每天都要念一遍,他念了很熟他能背诵。这个是我们自己要真干的呀!所以这是讲方便。那么还有一种方法,现在就是听录音带,每一天听。我这次在洛杉矶有一个居士,赵立本居士,非常之难得,他听我六祖坛经跟金刚经的录音带听了非常欢喜。他告诉我,他别的都不想学了,我就学这两种,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好不好?他来给我商量,我说好。
那么这两部经他已经听了二十多遍了,我就告诉他继续不断地听,每一部经听上三百遍,从头到尾听三百遍,这个根基打下去之后,以后的成就不可思议,读书千遍其意自见,那听跟读一样啊!你要果然听上一千遍,我这个不会讲的,没有开悟的去讲,他听的人开悟了,善听嘛!善说不如善听。所以他真有耐心,有长远心,这个很难得。他只要我这两种录音带,其他的通通不要,他要专,他不要学多,非常非常地难得,这都是方便,所以一定要懂得方便法。注解诸位去看。劝请有随缘请,有称性请,有这两种。随缘请都是属于事相,这个很容易理解的。称性请那是菩萨的境界,我们在此地可以说一说,说了做不到,这是华严经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那就是能够见色闻声,在一切色声六尘当中,去观察它的体性,六尘尘性,非断非常,迷不可得,一一全真,无非法界,入了这个境界,实在讲跟西方极乐世界的六尘说法没有两样,见色闻声统统都是佛在那里讲大方广佛华严经,都是在那里讲真实的净土,这是实实在在的境界,诸佛与大菩萨所住的境界。
我们今天也在这个境界当中,迷失了自性所以这个境界不能现前。但是要想这个境界现前,就从随相请,用这个方便法一门深入,只要你功夫深,可不能见异思迁,今天听说这个法门好,明天看看那个也不错,那你就坏了,你自己乱了。佛法所修的,清净心而已呀!百千法门都是叫你修清净心的方法,可是行只能行一门,两门就乱了,你只能选一门。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第一,没有第二的,所以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只要守一个就有成就,搞两个、搞三个决定错误,不能成就的,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到的。好,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