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入行论讲记85[静虑品]
发布时间:2024-08-23 01:32:04作者:华严经全文网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入菩萨行论》。
癸二(舍弃自己)分二:一、现世生怖畏故当舍弃;二、后世生痛苦故当舍弃。
子一、现世生怖畏故当舍弃:
贪著自身故,小怖亦生畏。
于此生惧身,谁不似敌嗔?
我们由于贪爱自己的身体,以致于对微乎其微的险处也会生起恐惧。一切的恐惧主要是因为贪执自己的身体,因为我执我爱导致的。所以,具有智慧者,谁不像怨敌一样嗔恨这个身体呢?
只要是在六道里,只要是凡夫,都离不开这种恐惧。有时候我们自己能觉察到,有时候觉察不到,但是始终处在恐惧的状态当中,一切的忧愁都是这样产生的。远离了恐惧,就是解脱;无畏的时候,就是成就。但是,凡夫在没有成就之前,都有畏惧。我们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害怕这个,害怕那个,一直处在这样的状态。在一个智者看来,我们始终是提心吊胆的,内心没有安宁的时候。我们有时候觉得没有什么事,有时候还觉得内心很安静似的,其实只是我们没有真正觉察到而已,其实始终是在恐惧的状态当中,没有离开过畏惧感。
我们为什么不得解脱?也是因为没有看破,没有放下。没有看破、放下之前,一切事、一切物、一切人,我们都看不透,看不全面,所以一直都在提心吊胆、恐惧的状态当中。远离恐怖就是解脱,无所畏惧的时候就是成就。
我执我爱是恐惧的根,因此要对治我执我爱。只要你真正破除我执、放下我爱了,一切大大小小的畏惧、恐佈都会烟消云散,之前是没有办法的。若是真想解脱,真想远离这些痛苦、灾难,就要放下我执,抛弃我爱。
子二、后世生痛苦故当舍弃:
千般需疗除,饥渴身疾者,
捕杀鱼鸟兽,伺机劫道途。
或为求利敬,乃至杀父母,
盗取三宝物,以是焚无间。
有谁聪智者,欲护供此身?
谁不视如仇,谁不轻蔑彼?
“千般需疗除,饥渴身疾者,捕杀鱼鸟兽”:人都有我执我爱,为了遣除自己的饥渴,为了治疗自身的疾病等,而捕杀飞禽走兽以及水中鱼类等。我们将自己的利益、快乐等一切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生命对每一个众生而言,都一样是最珍贵的。但是,我们为了解除一时的饥渴,就杀害这些众生;为了治病,为了补身体,杀鸡杀鱼,吃这些众生的肉。这样做让众生痛苦,自己也造了恶业,将来要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
“伺机劫道途”:为了自己,潜伏途中伺机抢劫别人的财产。自己当时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冒着生命危险,抛弃尊严,不顾一切地去做。这都是为了自己,也是自私自利。为什么这样自私自利?也是因为有我执我爱。
“或为求利敬,乃至杀父母,盗取三宝物,以是焚无间”:为了得到利养、恭敬,甚至杀害父母双亲,盗取三宝的财物。伤害他人,伤害恩人,盗取三宝财物,这都是无间罪或近无间罪,这都是直接下无间地狱真正的因,都是不该造的业。这主要是由我执我爱、自私自利导致的,自私心太强了,我执太重了。若是造了这么严重的罪业,来世就要下地狱,在无间地狱里遭受痛苦。在无数劫当中被焚烧,难以忍受啊!我执我爱是今世来生一切祸害、一切不幸、一切痛苦的根本。
“有谁聪智者,欲护供此身?”若是真正明白了,谁还会由于喜爱自身而想保护它呢?
“谁不视如仇,谁不轻蔑彼?”这个敌人不是一般的敌人,它给你带来的损害不是一般的损害。若是你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再也不可能由于喜爱自身而去保护自身了,一定会把它视如仇人、敌人,藐视、轻蔑它。
站在这个角度去思维或观察,自身就是个不净袋,就是个凡夫俗子。无始劫以来,它带给我们的灾难、痛苦是无法衡量的。我们为什么轮回?为什么遭受那么多的痛苦?就是贪着自身、贪着自己导致的。即使是世上所谓的再大的敌人、仇人,也不可能做到这些,所以真正的敌人、仇人就是自己。
为什么要藐视、轻蔑它呢?因为自身就是个不净袋,就是个凡夫俗子。这都是对治我执我爱的方法,我们要以这种方式去对治我执我爱。我们很多人还没有遣除我执我爱,我执我爱都特别重,这个时候就要站在这个角度去思维、去观察,然后去对治我执、对治我爱。
在已经放下我执我爱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说:自身是圆满的坛城,自心是佛,一切清净,一切圆满。这是站在另外一个角度讲的。
贪执是错误的,没有什么可执着,没有什么可贪爱的。
癸三(自他为主之功过)分二:一、相之差别;二、果之差别。
子一、相之差别:
若施何能享?自利饿鬼道,
自享何所施?利他人天法。
“若施何能享?自利饿鬼道”:声称“若施给他众,自己享用什么?”只考虑自利的人实际上是饿鬼的做法。
我们做布施时,给别人什么东西,或者为别人做什么事,都是求回报的,或者是为了讨对方欢心,或者是为了得到某种利益,为了获得异熟果。比如,希求可以获得财富,可以财源滚滚。我们做供养也是如此,有的是为了加持,有的是为了保佑。实际上,这些是饿鬼的做法。这些人都是活着的鬼。也许有人想:“不能吧,饿鬼应该是没吃的或没喝的那样一个很恐怖的东西。”不是,饿鬼有隐住饿鬼、空游饿鬼等很多种。这种人看着似人,实际是鬼。他们活着时总惦记别人,总想占便宜;死了以后,直接就成鬼了。
“自享何所施?利他人天法”:声称“若自己享用,布施什么?”这种考虑他利的念头是善妙的天界法规。
知道自己有能力,然后想把自己要享受的福报施舍给他人,要去帮助他人。自己有福报,第一个想的不是享受,而是要布施,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种利他是善妙的天界法规。这些人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天仙,不用修神通就变成了神仙。天仙能保佑人,你也能保佑人。若是有这样的心,死后直接就可以升天,仅仅有这个心就行了,仅仅有这样的思想就可以了。
这段偈颂中,前者是害他人者,后者是保护他人者。这两种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前者是成饿鬼的,后者是成天仙的。自己去选择吧!这都是真言,都是事实。想那么多没有用,做那么多也没有用,主要是先弄明白道理,先搞清楚真相。
子二、(果之差别)分三:一、分别宣说;二、摄义;三、以实例说明。
丑一、分别宣说:
为自而害他,将受地狱苦,
损己以利他,一切圆满成。
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伤害他众,结果是无数劫当中,在地狱里遭受苦难;为了他众的利益而损害自己,结果是将来获得一切圆满之事,也就是佛的果位。
这都是因果关系,也就是因果。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伤害他众,结果是将来在地狱里,在无数劫当中要遭受苦难;为了他众的利益而损害自己是有意义的,结果是将来可以获得圆满的佛果,一切功德、福德当下圆满。因果是不虚的,这就是因果。这都是佛讲的,都是真理。
相信佛就是相信真理,相信真理就是相信佛。我们没有勉强让你信佛,你懂得真理了,自然就信佛了;真正信佛了,也就懂真理了。这是相辅相成的,根本不是盲目信仰。如果你盲目信仰,那是迷信,不是佛提倡的信心。佛法里讲的信心不是迷信,而是明信,即明明白白的信。
真正信佛了,对佛生起了信心了,坚信不疑了,也就懂得真理了;明白真理了,对佛也就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了。相信真理的人,就是相信佛的人;相信佛的人,就是相信真理的人。如果你不明白真理,怎么信佛啊?最后对佛生起坚定不移信心的时候,也就明白诸法的真理了。
我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自己去选择吧!
欲求自高者,卑愚堕恶趣,
回此举荐他,受敬上善道。
“欲求自高者,卑愚堕恶趣”:希望自己高于他人,这样的人最终将一落千丈,堕入恶趣。真的太可怕了。
一般凡夫都有这个毛病,希望自己高于别人。总觉得要高高在上,若有人服从了,有人伺候了,自己很得意啊,越多越好。这都是堕落的因啊!这里讲了,最终都会一落千丈,堕落恶趣,遭受痛苦,这不是小事啊!
作为凡夫,都有这个毛病,只是严重不严重的差别,如我这样的人可能严重一些,一般人可能没那么严重。这都是堕落的因!将来很难再次得到人身;即使得到人身了,也是种姓低贱、相貌丑陋、愚蠢之辈。你看,这个果报够严重,够可怕吧?真的,不要不闻不问啊,好像和自己无关似的。真的,难道你没有这个毛病,没有这个习气吗?
“回此举荐他,受敬上善道”:相反,若把他人放在高处,高位让给别人,就能获得人天的安乐,受到敬仰承侍,自然就得到别人的恭敬和礼貌。这里主要讲的是内心。
有的人总抱怨:“怎么不恭敬我呢?怎么对我不礼貌呢?”在那儿生气,在那儿以怨报怨,这样没有用,这都是造业。若是真想获得对方的恭敬,就把高位让给别人,把别人放在高处,把自己放在低处。
我们有一句法语:你把自己放在最高处的时候,实际上你在最低处;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的时候,实际上你在最高处。寂天菩萨也是这个意思。寂天菩萨是位成就者,而我是个凡夫,但都异口同声讲的是佛的密意。讲者不一样,但讲的都是真理;讲者是有差别,但讲的都是佛法。
为己役他者,终遭仆役苦,
劳自以利他,当封王侯爵。
我们总害怕生病了、有事时没有人关心、照顾,希望那时有人来伺候,有人来照顾;一旦有人来伺候,来照顾的时候,自己就很得意。有些人为什么不出家?就怕有病、有事时,身边没有人伺候,没有人照顾。其实,当你有病、有事时,本来心就不安,他们一来,在身边说这说那,你的心就更乱了;在临终时,你本来就很难放下,他们一来,还说:“你别走,别离开我!”这么一喊就完了,你更放不下了。这不都是添乱嘛!身边多一个凡夫,有什么好的?身边多一个不净袋,有什么值得留恋的?自己观察、观察自己的内心,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
其实,你根本不用担心。虽然你没有家,没有孩子,但没有事,如果到时候你有这个缘分、福报,会有人照顾你,也会有人送你走的。也许这些人比你的儿女等亲人更好、更细心、更体贴。这是要靠福报、靠缘分的,不是你有个家,有个孩子就OK了。
有些人总觉得自己孤单、无助,这种人心里根本就没有佛法,根本就不懂佛理。
你不会孤独的!你可以选择,要凡夫陪伴,还是要佛陪伴?如果要凡夫陪伴,你的身边有那么多无形众生都在陪伴你。是不是又害怕了?不用害怕。其实你的亲人等“怨亲债主”才是真正可怕的,他们才会伤害你。这些无形众生是不会伤害你的,你可以跟它们和睦相处,而且关系很容易就能处好。你根本不用为它们做什么,若你存好心、做好事,它们自然就喜欢你,自然就保护你。如果你要佛陪伴,所谓“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他们都在发光普照着你,你还孤独什么啊?
你觉得无助是吧?如果你选择凡夫陪伴自己,那些无形众生能力都很强,能帮你做很多事,也可以说都能保护你。如果你选择佛陪伴,佛的加持更是不可思议,一切问题都能立即解决。你能无助吗?不会的!
所以,大家真的不要想太多,轻松自在地活着,多好啊!你的担心都是没有用,没有意义的。
“为己役他者,终遭仆役苦”:为了自己而差使他众的人,将感受被奴役当差的痛苦。
很多在家修行人,连自己的家务都不愿意做,如果有人来做就高兴得不得了,得意得不得了:“我不用做家务,我不用做饭。”这有什么可炫耀的?人啊,自私自利的时候就是这样的。现在你要他伺候,要他照顾,将来要当他的奴仆。我们讲因果是不虚的,现在你杀害一条生命,将来偿还的时候,要还五百条。同样,今天你让他伺候你一个小时,你将来偿还的时候,要伺候他五百个小时。
“劳自以利他,当封王侯爵”:自己劳累、付出,然后去利益他人、伺候他人,这样就可以获得拥有眷仆的君主达官之位。犹如火点上以后,灰自然就有了。我们求的不是这些果报,这都是自然而然获得的。
不是想让别人伺候我,让别人来做家务,而是要去伺候别人,要去做家务,跟他抢着做。真正有利他心,想利益他人的时候,可以让他人做一些,可以将机会让给他人。但是,这不是自私,自己特别想做,但是为了让他积累善根而把机会让给他,出于这种发心是可以的。
丑二、摄义:
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
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
总而言之,凡是世间的安乐都是由希望他安乐而生,世间的所有痛苦均来源于贪图自乐。
丑三、以实例说明:
何需更繁叙?凡愚求自利,
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
何需再多说?凡夫愚者都是求自利的。为什么是凡夫?为什么愚痴呢?都是因为自利。而释迦牟尼佛的智慧是圆满的,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他只有利他心。这样一看就明白了,二者有差别,而且差别这么大。
癸四(自他不相换之过患)分二:子一、真实宣说;二、教诫断除彼因。
子一(真实宣说)分三:一、未见之过患;二、可见之过患;三、摄义。
丑一、未见之过患:
若不以自乐,真实换他苦,
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
“若不以自乐,真实换他苦”:如果没有以自己的安乐真实相换他者的痛苦。
我们是要付出的啊,以自己的安乐相换他者的痛苦,舍弃自己的安乐,去遣除他人的痛苦。“我得不到安乐没有事,我不要安乐,只要他人不痛苦就行了。”你这样做,才可以成佛,才可以获得真正的安乐。
“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生死”是轮回的意思。如果你不这样做,非但不能成就佛果,就是在轮回中也无法获得善趣的安乐。若是你能那样做,今生来世一切的安乐自然获得;若是你不那样做,不用说究竟的安乐,就是暂时的安乐,轮回中的人天安乐都得不到。
丑二、可见之过患:
后世且莫论,今生不为仆,
雇主不予酬,难成现世利。
不能没有这种利他心、利他的行为。比如,若仆人不去为主人做事,主人就不会给仆人应得的报酬、薪水;若主人不给仆人薪水,仆人不可能给主人做事。这二者都是互利的。如果没有这种利他心,没有这种利他的行为,在现世当中连这样很平常的一件事也无法完成。所以,无论父母和儿女之间,还是夫妻之间,有利他心、利他的行为,这是很重要的。
丑三、摄义:
利他能成乐,否则乐尽失,
害他令受苦,愚者定遭殃。
“利他能成乐,否则乐尽失”:若有利他心、利他的行为,就能获得安乐。若是没有这些,不会有安乐的;即使有了,很快也会穷尽。
“害他令受苦,愚者定遭殃”:害他是痛苦之因,会取受今生后世难忍之苦。有伤害他人的心,伤害他人的行为,今生来世都要遭遇痛苦。
子二、教诫断除彼因:
世间诸灾害,怖畏及众苦,
悉由我执生,此魔我何用?
世间所有的损害、灾难、畏惧、痛苦都来自于我执,既然如此,那么造成一切伤害的这个大魔,对我来说有什么用途呢?没有用途,应当遣除它。
我执我爱是真正的魔,若想成佛,就要跟它作对,就要先降伏它。你降伏了它,你就可以成佛了;你降伏不了它,你就是魔了。
我执未尽舍,苦必不能除,
如火未抛弃,不免受灼伤。
我执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如果没有完全摈弃我执,就无法彻底断除痛苦。犹如不抛弃火,就不能解除被焚烧的危险,同样,你不去断除我执,就别想摆脱痛苦。若想摆脱焚烧的危险,就要息灭火。同样,你想摆脱痛苦,首先要断除我执。
癸五(摄义)分二:一、意乐;二、行为。
子一、意乐:
如为止自害,及灭他痛苦,
舍自尽施他,爱他如爱己。
如果你想制止自己的危害,灭除他众的痛苦,就是将自己施舍与他人。
哪怕是为利益亲人,也是要这样做。你为他赚钱,给他钱,这些都没有用。现在的父母总是认为,我给儿女多攒点钱,多给他点钱就行了。其实,这不是真正的利益。
如果真正想制止自己的危害,想遣除他众的痛苦,就是将自己施舍与他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为了放下自我,抛弃自利。爱重他众如同珍爱自己一般,这样才可以真正免除他众的痛苦,才有能力制止自己的危害,自己才能获得解脱。
意汝定当知,吾已全属他,
除利有情想,切莫更思余。
自己要告诉自己的心意:“心意,你一定要知道啊,你已经完全归其他众生所属了。从现在开始,你除了利益一切有情之外,不要再胡思乱想其余之事。”
真的,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特别好。只忆念一下不行,只告诉一次也不行,应该不停地提示自己,不停地告诉自己:从现在开始,你除了利益一切有情之外,不要再胡思乱想其他之事。
子二、行为:
不应以他眼,成办自利益,
亦莫以眼等,邪恶待众生。
“不应以他眼,成办自利益”:你自身或自己的身体已经是属于众生的了,你的眼根是他众的,你的手是他众的,你的脚是他众的,所以你别偷偷地利用这些去承办自利,否则是不道德的。因为这都是他众的,众生允许你用了吗?若是众生允许了,可以;若是没有他众的允许,你这样做了,这都不是道德的,实际上是偷盗。
“亦莫以眼等,邪恶待众生”:所以,你怎么能用这些工具,邪恶地对待他众呢?这都是他众的,你拿这些来恼害他众,能行吗?
这些已经给他众了,这都是用来利益他众的工具,所以不能乱用,更不能拿这些去伤害众生和他众。
故当尊有情,己身所有物,
见已咸取出,广利诸众生。
应当以众生为主,见到自己的身体、衣装等所欲之物要全部取出,尽己所能广利他众。
无论是自己的身体,还是身体所需的这些资具,都应该拿出来做利益他众的事情。
这里讲的都是对治自私自利、我执我爱的修法。当真正有菩提心、利他心以后,一切自然就能成为承办众生利益的工具或者资粮了。但是,之前就要用这些方法对治我执我爱,对治自私自利。这些都是方法,都是窍诀啊!真的,若不是这样修炼,不可能做到。想要破除我执,哪有这么容易啊?想要放下自利,哪有这么容易啊?不可能的!这里讲得很仔细,句句都是窍诀啊!希望大家都能够珍惜,好好地依法修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