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全文网

智慧鸟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01-06 18:31:12作者:华严经全文网

  智慧鸟的故事

  天台山德韶国师,德韶国师在法眼宗的地位,就象仰山在沩仰宗,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承前启后,发扬光大的人物。

  师有偈曰:“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法眼闻云:“即此一偈,可起吾宗。”

  上堂,僧问:“承古有言,若人见般若,即被般若缚。若人不见般若,亦被般若缚。既见般若,为甚么却被缚?”

  师曰:“你道般若见甚么?”

  曰:“不见般若,为甚么亦被缚?”

  师曰:“你道般若甚么处不见?”

  乃曰:“若见般若,不名般若。不见般若,亦不名般若。且作么生说见不见?所以古人道,若欠一法,不成法身;若剩一法,不成法身;若有一法,不成法身;若无一法,不成法身。此是般若之真宗也。”

  般若,就是智慧。

  人当然要有智慧,我们修行人,更是如此。

  德韶国师这一段,天下第一精彩。

  我们如果要明白德韶国师在说什么,就需要智慧。

  你如果真有智慧,真是法器,就要明白, 智慧就是不智慧。

  请注意,德韶国师最后如此说,“若见般若,不名般若。不见般若,亦不名般若。且作么生说见不见?所以古人道,若欠一法,不成法身;若剩一法,不成法身;若有一法,不成法身;若无一法,不成法身。此是般若之真宗也。”

  而我在《词穷理绝》一文中,是如此说的,

  不持戒,不不持戒,不坐禅,不不坐禅,不看经,不不看经,不论法,不不论法,不唯识,不不唯识,不生,不不生。

  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否定,否定,再否定,连否定也否定。

  这才是道。

  你如果把“戒,禅,经,法,识,生”全部换成“般若”,那么和德韶国师说的,就完全一样。

\

  当然是完全一样,要是两样才奇怪了。

  无上正等正觉,是绝对唯一的。

  上堂,僧问:“欲入无为海,先乘般若船。如何是般若船?”

  师曰:“常无所住。”

  曰:“如何是无为海?”

  师曰:“且会般若船。”

  问:“古德道,登天不借梯,遍地无行路。如何是登天不借梯?”

  师曰:“不遗丝发地。”

  曰:“如何是遍地无行路?”

  师曰:“适来向你道甚么?”

  我们修行,要有智慧。

  可是我也曾说过,不以智知,不以识识。

  到最后的时候,连智慧都要放弃,这才是如来的智慧。

  在《被眼碍》一文中,讲到文益禅师。

  师曰:“泉眼不通被沙碍,道眼不通被甚么碍?”

  僧无对。师代曰:“被眼碍。”

  如果不能把智慧放弃,就是被智慧所碍。

  本想偷鸡,结果赊把米。

  上堂,僧问:“古德道,人空法亦空,二相本来同。”

  师曰:“山河大地。”

  曰:“学人不会,乞师方便。”

  师曰:“甚么处不是方便?”

  问:“名假法假,人空法空。向去诸缘,诸师直指。”

  师曰:“谢此一问。”

  曰:“不睹王居壮,焉知天子尊。”

  师曰:“贪观天上月,失却手中桡。”

  问:“教中道,心清净故法界清净,如何是清净心?”

  师曰:“迦陵频伽,共命之鸟。”

  曰:“与法界是一是二?”

  师曰:“你自问别人。”

  “如何是清净心?”

  连智慧也没有的时候。

  智慧没有了,愚痴就没有了,如此,就是清静心。

  如此,就是“迦陵频伽,共命之鸟。”,就是智慧之鸟。

  最后两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僧问:“与法界是一是二?”

  如果答一,一是智慧,如果答二,二也是智慧。所以不管答一答二,都是不智慧,简直就是愚蠢。

  而“就是, 我这里没有一, 也没有二。这就是般若,这就是“迦陵频伽,共命之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