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道有目标
发布时间:2022-10-26 09:50:19作者:华严经全文网这条道有目标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The Path has a Goal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佛陀在教导修证时,把它比作了一条道,言下之意之一是,这条道有一个可达的目标。你走这条道,是因为它会把你领到你想去的地方。道理似乎明显,不过我们却读到多少人在说,道路即是目标[the path is the goal],或者说,那是一条无目标之道[path without a goal]。那是什么道? 它谈不上是一条道。不知那些话怎么讲。
想一想佛陀追求觉醒的故事: 它不是别的,就是一个道与目标的故事。首先,他掌握了若干极其高等的禅定层次——他的几位早期导师把它们当作目标教给了他。一个是无所有纬度,一个是非想非非想纬度。然而,佛陀意识到,这两项成就都不是自己追求的目标。于是他离开了那几位导师,去尝试寻找另一条修练之道,那条道必须把他引向自己的目标——不死,一种恒常不变,远离老、病 、死的安乐。
于是,他一度尝试了极端苦行之道,没有成功——试了整整六年,可想他所寄予的成功期望有多大。一个人不会让自己经受如此严酷的折磨,除非他相信这样做将会有所回报,或者,除非他对自己的坚忍生出某种骄傲。然而,六年之后,他意识到,那条道达不到目标,给不出果报。于是他甘愿放下那份投入,放下那股骄傲,另求上善。
就在那时,他忆想起儿时父亲执犁耕作期间,自己坐在树下进入初禅的情形。心里升起一问: 这可是那条道? 他的心给出了直觉的答复: 是的。
于是他沿着那条道行走,发现它包含的不止是禅那的修练——那只是正道要素[道支]之一。当他最终达到不死时,意识到这条道另有七项要素。他之所以知道,是因为这些要素共同协作,把他带到了不死。这条道的确把他领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因此,他所传的第一件事便是道,并且余生以之为他的教导核心。
佛陀后来有一次把自己比作一位穿行于密林,找到一条古道的人。这条道已经被乱草覆盖,不过他沿道而行,发现它引向一座昔日繁华的古都。楼宇略颓,犹尚可居。仍不失为一座辉煌的都邑。于是他走出森林,告诸国王: 命手下扫清道路,它将把你带往这座美妙、辉煌的都邑。
因此,遍布于佛陀言教的一个比喻是,如果你沿着这条道行走,将会到 达某个极其殊胜的境地: 远离老、病 、死; 全然无为的安乐。
不过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佛陀早期的成就,也就是无所有纬度和非想非非想纬度,又当如何看待? 毕竟,佛陀在其它数部经中的确指出,这些境界也是可以用作修行道的。以之为基础,可以发展趋向解脱的明辨。那么对待佛陀早期禅定成就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首先要记得,佛陀的几位早期导师把这些成就当成了目标。一旦达到,就停止了,就修完了。你可以继续练习这些境界,不过除此无他了。你不能沿这些道去任何地方。然而,佛陀把它们视为引向某种更高远的目标的途径。换句话说,他用它们作为进一步作观的基础。他没有把它们看成目标,而是把它们当成道。他没有把目标与道等同。他作出了明确的区分。
这就好比某人艰难跋涉,穿过一座丛林,终于来到一条平坦大道上。可是他没有沿着那条道去一个好地方,而是在路上躺了下来。那就是佛陀过去那几位导师的做法。你知道躺在路上会发生什么。你会给撞倒。老、病、死随时会碾压过来。
因此,当你到达那条大道时,要沿着道走下去。你发展定,同时发展所有其它圣道的道支,接着你会发现,它的确引向某种特别的东西。因此,不管你听到什么无目标之道、道路即目标之类的谈论......就在最近,我读到某位静坐三十年的禅修者写的文章。他自称富有经验,又说,一直以来什么进展也没有,然而自己觉得很好,因为禅修的整个意义就在于此: 意识到无处可去。我不知道哪个更教人气馁: 是这么长时间里他修得如此糟糕,还是他做一位糟糕的禅修者感觉如此良好。
那种人,你是不能太信任的。你不能把他们当作向导。佛陀教导的是证果的种种技能。他说,那就是衡量任何修练的标准——它所引向的果报。在教导卡拉玛人时,他告诉他们,当你亲自看见,按照某种做法趋向一种无咎之乐时,就继续做下去。如果你看见,某条道受到智者的赞扬,就继续走那条道。如果某种做法引向根植于贪、嗔 、痴的不善巧的行为,引向杀生等破戒的行为,引向妄见、恶意等等之任一时: 要意识到那条道会把你引向恶趣,因此不要朝那里走。要沿着确实给出善果报的那条道行走。
因与果、业与报的这整个关系模式,就是我们的指南。它是我们检验什么是善道、什么不是善道的标准。因此,当有人吹嘘他们有一条不引生果报的道路时,你知道他们不是在走一条善道。你要找一条引生果报的道、一条不看低欲得善果者的道。你听人说:“你想要安乐?一种无缘起的安乐?真可怜。”——那种说法是很可悲的。想要一种彻底无咎的安乐、一种不从任何人那里拿走任何东西的安乐,有什么错?如果你没有那种乐,你在生命中能找到的乐,就是会从他人那里拿走什么的那种。
前一阵我读到一位[西方的佛教]导师说,他不愿意活在一个没有苦的世界里,因为那样他就不能发挥同情心——那是一种十分自私的愿望。你希望存在受苦的人,因此你可以享受对他们的同情?你的幸福感需要以他人的痛苦为食?最好的理想是,走一条不以任何方式或形式依赖任何人的修行道。然后你可以把那条道指点给他人。如果他们受到触动,也可以修。那就是佛陀的教导方式,至今未有出其右者。
因此,有一个目标,并没有错。正如佛陀所说,来自意识到自己尚未达到目标的悲哀,远胜于耽享感官之乐。他讲到世间或家主之悲,与出离者之悲。家主之乐,与出离者之乐。家主之舍,与出离者之舍。家主之悲是意识到,自己想要愉悦的色、声、香、味、触,却只得到不乐。对多数人来说,解决的办法是去找乐,也就是家主之乐。
然而,佛陀没有建议那样一条道。他建议,如果你有家主之悲,要试着代之以出离者之悲。换句话说,即使外面的情形不舒适,那不是真正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你还没有在内心找到一种不死之乐。当你想到自己尚未达到不死时所来的悲哀,就要激励自己朝正确的方向努力: 修练趋向出离者之乐的那条道。那是当你意识到自己在内心修成的素质确实引向觉醒时升起之乐。从那里出发,你走向出离者之舍,也就是当你证得目标时心的平静。
人们常常以不成熟的态度对待目标,那就是为什么有些导师说,禅修时,要放下一切关于目标[证果]的想法。对短期禅修[班]来讲这也许不失为一种有用的态度,不过长期下去,会导致这样一些禅修者: 他们的禅修体验是什么进步也没有,同时又对那个没有进步产生一股反常的骄傲感。长远角度的解决办法是,对你的目标,培育起成熟的态度,你意识到尽管修道也许费时,但你懂得这是一条善道,它的方向是正确的,从中得到欣慰。这才是确然会引生果报的成熟态度。有一种不死之乐,借着你的精进能够得到。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不能够。
(根据2008年2月29日开示录音整理,本文来自坦尼沙罗尊者开示集《禅定——第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