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全文网

佛门为何将吃饭叫做过堂

发布时间:2022-04-13 10:54:19作者:华严经全文网整理

吃饭是平常的事情,但是在佛门中它是有一定含义的。在佛门中吃饭叫做过堂,只是过堂的意义对于刚开始修行之人来说是陌生的,为此也就不知道佛门为何将吃饭叫做过堂。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回答吧!

佛门为何将吃饭叫做过堂

“过堂”,也就是佛门中的“吃饭”,是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寺院中每天两次过堂,早、午斋各一次。

僧人吃饭的地方叫五观堂,相当于寺庙里的食堂。佛教僧侣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团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礼仪的统一。

佛门规定学道者吃饭时要做五种观想。一是思念食物来之不易,二是思念自己德行有无亏缺,三是防止产生贪食美味的念头,四是对饭食只作为疗饥的药,五是为修道业而受此食。

饮食之前,先要敲挂在寺庙走廊上的大木鱼和云板。木鱼梆是吃饭号令,又叫长鱼。鱼昼夜均不合眼,隐喻佛弟子修行也应精勤不息,废寝忘食。当云板响起,僧众搭衣列队进入五观堂,依序就坐。

佛门为何将吃饭叫做过堂

吃饭前大众要唱“供养偈”,奉请十方诸佛菩萨临斋,然后由一僧人负责出食,将七粒米或指甲许的面条送至施食台,通过念诵施食真言,观想七粒米可变四十九粒米,四十九粒米可变无量无数如须弥山,施予大鹏金翅鸟和罗刹鬼子母及旷野鬼神众等,以此体恤饥困众生,愿他们同得饱满并去除悭贪。

过堂是一个绝对安静的用食过程,整个过程要行堂三次,也就是送三次饭菜。第一次行堂不够吃时,可以在后续行堂时添加。过堂要求禁语,也就是不能讲话,所需饭菜及多少都要使用特定的手势表达。

用餐结束前,要用开水冲洗饭钵中残余的米粒及油渍,并全部喝下。佛教认为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意思是说出家修行之人,每日所有一切用度,皆是出自世人的供养。哪怕只是施主供养的一粒米,在真修行人眼中,也如须弥大山一般珍贵!

收拾好钵具后,维那起腔,大众齐唱“结斋偈”。结斋后僧众列队出五观堂。过堂仪式结束。

佛门为何将吃饭叫做过堂

“过堂”是中国汉传佛教寺院独有的仪轨。虽然“过堂”仪式在各寺院不尽相同,但汉传佛教寺院在早午斋依律奉行的“过堂”仪轨都是“二时临斋仪”。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热门内容

  • 相关专题

  • 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