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全文网

人这一生,如何与欲望共处

发布时间:2023-11-21 01:35:21作者:华严经全文网
人这一生,如何与欲望共处

“贪、嗔、痴”被佛家称作三毒,会使人沉沦于混沌之中,故又称三不善根。

烦恼和欲望是人们生存的动力,却也是一种剧毒,对欲望的控制,是日常一言一行,“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不为欲所迷,才能随心所欲。

贪嗔痴,源于人性之恶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在《活法》一书里,提到释迦讲的一个故事:

有位路人被猛虎追赶,被逼到悬崖边,而悬崖下是波涛汹涌的海浪,海浪中赤、青、黑三条龙。

进退两难之际,他爬上悬崖边的一根藤条,谁知又有两只老鼠在啃藤条的根部,他摇摆藤条驱赶老鼠,却将藤条上一只蜂巢中的蜂蜜摇了下来。他忘情的舔着蜂蜜,忘记了自己已置身穷途末路,他一次一次摇晃这根藤条,陶醉于蜂蜜的甘甜之中。

所谓贪痴嗔,就是如此,死到临头沉醉于蜜汁之中,就是人类无可救药的宿命。

贪,欲物也,《楚辞》解:爱财曰贪,爱食曰贪。贪得无厌,是对贪的深化,凡人的心里都有贪财、色、名、利,只不过有人的贪欲弱,有的人贪欲强,贪色,身败名裂;贪名,不择手段。而太贪的人必定会为“贪”为付出代价。

“贪欲”之念最难对付,欲望是人生存的本能,它牢牢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腐蚀人的思想,把人引向歧途。

稻盛和夫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安宁的时代,世道昏迷,看不清前途。物质是富裕的,精神却很空虚;行动是自由的,感觉却闭塞;只要肯努力,什么都能得到;什么都能做成,人们却又消极悲观。有人甚至犯罪或搞出丑闻。”

《佛说大乘金刚经论》云:“愚痴邪见,是一毒;贪心不足,是二毒;嗔怒嫉妒,是三毒。”其中,最毒的便是嗔怒嫉妒,嗔心使人利令智昏,仇恨不断扩大,膨胀升级。

沾火就着者,火消的多很快,而表面平和者,内火消的反而很慢。对同一事,有的人就会生气,而有的人就不会因这个事生气,反过来也是这样;有的人对这个事气大,有的人对这个事就气小。

佛法里有句话:“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火烧功德林。” 一个人无论从事任何行业,做学问也好, 乃至于事业或修行,都必须化除忌妒心。

《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

对各种事情进行判断,而往往第一瞬间的想法,是出于自身的本能。但如果客观的将问题自问自答:“这个想法,是否真的毫无一点私心?”一些短暂的思考,正是在私心与理智之间,选择而得到的缓冲。

佛法里,人不分三七,好坏同等。

而人性始于觉悟。

“贪、嗔、痴”三毒是与生俱来的,是使人痛苦不堪的“元凶”,重要的是“控制欲望”而非“摆脱欲望”,在控制、摆脱中循环,到最终的控制得当。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