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全文网

善恶的根源,觉悟的标记

发布时间:2022-03-30 10:14:46作者:华严经全文网

  善恶的根源,觉悟的标记

  认识善根、不善根的重要性

  贪、瞋、痴三不善根是「苦」的根本因;

  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是一切慈悲的表现与智见上的成就。

  解脱道与善根、不善根有密切的关系……

  善根、不善根是判定善恶的准绳

  佛陀教导︰众生有三不善根—贪、瞋、痴。此三者涵盖一切恶法,从内心昏昧不明的随眠,到表现于最粗的言行,无论程度强弱或以何种方式呈现,都是「苦」的根本因。

  与三不善根相反的是—无贪、无瞋、无痴,此三善根是指一切行为上的无私、慷慨与出离,是一切慈悲的表现与智见上的成就。

  此六种心法是萌发一切善恶的根本,也是结满苦、甜果实的生命之树的根源。

  贪与瞋受到痴的支持与滋养,是一切有情众生或个体的驱动力,所幸善根也同样遍及世间,得以抑制不善的力量,但这样的平衡却不稳定,需要持续不断地警觉与努力才能维持。在无生命的自然界,也可在相吸与相斥中发现相应于贪、瞋的东西,固有的无知使得相吸与相斥的力量保持在无目的响应的运动中,而这无知又无法引发人们消灭这过程的动机。因此,从久远以来,自然界的大宇宙与内心的小宇宙,就不断地在相吸与相斥、贪与瞋之间争战,除非我们藉由自发的努力与内观,否则将永无休止。这两种宇宙上相对能量的冲突,无法靠其自身来解决,这是「苦」(dukkha)的一面—有情所感受到无止尽、无意义的苦迫。

  在人间也是如此。我们看到人们自豪地相信自己是个「自由人」,是自己的生命或甚至是自然界的主宰,但在他的心灵尚未成长的状态下,实际上只是个被动的病人,受到不明所以的内在力量所驱使,贪、瞋推拉着眼盲的他,看不到停止这疯狂举动的关键—善根,就在自己可触及的心中,增长它,就可以完全断除贪、瞋、痴。

  虽然,我们将这六种根称为「善与恶的根源」,但此处所使用的「善」与「恶」,只是为了介绍而暂时简单选用的类似说法。在佛典中,则将之称为「善根」(kusala-mUla)与「不善根」(akusala-mUla),我们也将如此称呼它们。

  用词的不同标明出一项重要的差异,即称之为「根」的心法,比「善」与「恶」等字所指涉的范围更广、更深,其差异可定义如下:由不善根所驱使,并有直接伤害他人意图的身行或言语,这样有意的行为就是不道德,是「恶」或「罪」,这点构成了社会层面所谓的不道德,以及评判这不道德的标准,这样的行为称为「不善的身业或语业」。而「希望别人受到伤害」的与不善根有关的想法,则构成了个人层面的不道德与评判的标准,例如那些伤害、谋杀、偷窃、欺骗、强暴他人的想法,以及导致他人受伤或忽视伤害的错误观念,不论其是否展现为言行,都构成了「不善意业」。

  依严格的定义来说,在没有导致蓄意伤害他人时,任何程度的贪、瞋、痴都不是「恶」或不道德。然而,就业的角度来说,这三者仍是不善的,因为它们会束缚我们,并导向苦果。同样地,「善」一词超过社会意义层面所说的道德,也含括有益于个人的〔心念或行为〕,例如能舍的行为或试图理解真实的本质等。

  主导西方的有神论信仰,近年来也面临危机,其中便包括道德上的困境。对许多人而言,上帝的信仰已然破灭,而这些失去上帝信仰的人,在没有神从天而降的制裁下,也往往看不出他们信仰道德的理由。在没有健全的道德基础下,他们或接受物质主义的政治意识型态,或依自利的原则行事。然而,我们也发现目前有愈来愈多的人在寻求更好的选择。对他们而言,佛陀「善根」与「不善根」的教导,提供了判定善恶的准绳,它既不属于神学,也不独裁专断,而是一种凭经验所得的准则,具备了稳固的心理基础,为弃恶择善提供了自主的实践动机。

  现代人所接触到「道德行为」的社会与政治动机,或许不会与基本的道德情操公然抵触,但由于其架构受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便反应出优势社会族群的各种自我利益与偏见。所以,他们所提出的价值观具有高度的相对性,且缺乏普遍的有效性。相反地,佛教伦理则立基于心理的事实,而非外界的偶发事件,提供道德规范的要旨,超脱相对的局限,而适用于不同的时空环境。透过内省与观察,我们可以了解不善根是令人不悦的心法,会造成自身与他人的痛苦。既然避苦求乐是人类共同的天性,那么我们就能了解:约束不善根所引生的行为,并激发由相对的善根所产生的行为,能符合自己与他人长远的利益。以下对不善根的概述,将厘清此观点。

  不善根伤害自他,善根利益自他

  「贪」是一种缺乏、需求的状态,总在寻求成就与持续的满足,但欲望注定无法获得满足,因而只要贪继续存在,匮乏感也会随之持续。

  「瞋」包括各种程度的瞋,也是一种不满足的状态。虽然客观地说,瞋因响应讨厌的人或环境而生起,但它的真正根源却是主观且内在的,主要是来自于受挫的欲望与受伤的自尊。佛教的心理学将瞋的范围延伸,认为瞋不只包含单纯的愤怒与敌意,还包括各种负面的情绪,例如失望、情绪低落、焦虑和绝望等,是指在一切因缘和合的存在中,对无常、不安稳与不完美所表现出的偏差反应。

  「痴」有无明的外相,是一种迷惑、困惑与无助的状态。就其邪见的一面来看,痴导致独断,造成狂热、偏执的性格,并使心灵顽固与封闭。

  以上的三不善根,造成个人内在的不和谐与社会的冲突。在西藏唐卡画中,将三不善根描绘成「生命之轮」(Wheel of Life)(1) 的轮轴,由鸡、猪和蛇三者作为象征性的代表,彼此相随而一再转动,这三不善根正是如此相依相生。

  贪根导致冲突与纷争,因为它会对那些妨碍满足欲望,或一同竞争所欲之物—欲乐、权力、优势、名声的对手产生怨恨、愤怒和瞋恨。当遭遇挫折时,贪或许会带来忧愁、悲伤、绝望、羡慕与嫉妒等这些属于瞋的状态,而非产生敌意与愤怒。此外,被剥夺与遭受挫折的痛苦还会加强欲求,为了要逃避痛苦,贪使人更放纵自己于其它的享乐中。

\

  贪、瞋总是与痴形影不离,两者以痴为基础,并在追求想要的目标或逃离不喜欢的事物时,产生更多的痴。爱与恨让我们对不断寻求的危险视而不见,远离真正的利益,在爱与恨背后真正使人盲目的是痴,它引导我们误入歧途。

  一切痴的根本是永恒的自我思想—相信自我。由于这虚幻的自我,人们贪求、瞋恨,并在其上建筑自己的想象与自傲。首先,必须清楚地领悟这种坚信自我的见解是虚幻不实的,只有藉由修观与透彻的思惟所培养出来的正见,才能揭穿自我的幻相。

  虽然善根与不善根是个人的心理状态,但它们的显现与影响却极具社会意义。任何人为了免于受到他人贪、瞋、痴的伤害,都会立即起而保护自己、所爱的人、财产、安全与自由;但他自己的贪、瞋、痴也可能反过来引发别人的焦虑、关切与怨恨,虽然他可能未察觉或不在乎。以上种种导致错综复杂又相互连结的苦—造成他人痛苦的同时,自己也承受痛苦。因此,佛陀再三强调:不善根同时伤害自己与他人,而善根则为利己利人的根源(见页 40-50)。

  解脱道与善根、不善根有密切关系

  在人类所关注的各层面上,善根与不善根是最重要的,它们是使我们肯定生命与造成结生意业生起的原因,是身、语、意的驱动力,不仅塑造我们的性格、命运,也因而决定了来生的特质。由于不善根在心灵结构中具有决定性的地位,因此,阿毗达磨藏将之作为不善念的分类依据,也作为性情的类型。解脱道的各阶段也与善根、不善根密切相关,在最初的阶段,最粗的贪、瞋与不负责任的无明必须由戒来去除;更进一步时,则藉助定与慧,更深层地去除不善根,并增长善根。即使是阿罗汉或涅槃—伟大追求的极致,也同样以贪、瞋、痴诸根的寂灭来解释。

  佛陀针对广义的诸根所作的开示中,将贪、瞋、痴置于佛法的核心,明确揭示出心灵完全觉悟时的标记。这是个既浅又深的教导,因此,不论处于何种层次的人都能趣入。事实上,极度的贪、瞋、痴是许多苦难与祸害的根源,对每个具有道德感的人来说,都应该有如切肤之痛。如此对诸不善根由初步的认识,渐渐变成常识,进而达到全盘的理解,或许能成为使人进入解脱道—贪、瞋、痴尽除的深刻领悟。

  (编者按:本期专辑内容前五篇译自向智尊者(Nyanaponika Thera)所著的《法见》(The Vision of Dhamma: Buddhist Writings of Nyanaponika Thera)一书,《法见》于一九九四年由锡兰佛教出版社(BPS)出版,中译本将由香光书乡出版社出版。第六篇节译自《布喻经与消减经》(The Simile of the Cloth & The Discourse on Effacement)一书(BPS, 1988)。专辑中部分标题为编者所加。)

  【注释】

  (1) 见《生死之轮》(The Wheel of Birth and Death)Khantipalo 比丘着(《*轮》No. 147/ 149, p. 16)。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