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全文网

敏公上师讲记中解释佛经经文的摘录

发布时间:2022-04-11 20:43:18作者:华严经全文网

  敏公上师讲记中解释佛经经文的摘录

  在上师讲的《俱舍论颂疏讲记》中有一段话:“

  五爲照契经等故。如人执炬,则见众色,而无迷乱;论亦如是,照契经等义,而无迷乱故。

  经里的话,我们是钝根,看不清楚。等于说虽然有眼睛,但是没有光明,这个色还是看不到。这个论就像一个火炬,火炬把这个一照,“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金刚经》经常打这个比喻。我们经里讲的道理,有论的解释,一下子那就看得清清楚楚。就是借了大的灯,不会搞错。如果灯小了会看错。很闇的光线里边,东西会拿错,人会认错,远远的这个人来了,你当他是朋友,跟他招呼,结果他不是的,弄个笑话,很难堪,那就是光线不足,两个人差不多,搞错了。如果很亮的光线里边,那绝对不会错。所以说执了大火炬,那幺经里边的道理不会迷乱了。论就是大火炬,把经的道理讲得清清楚楚,一点没有迷乱。

  所以我们说,西藏、印度学论,由论入经,而我们汉人重经轻论,以爲只要学经好了,论是人作的,菩萨,祖师作的,经是佛亲口说,经好,我们念了经之后,比他们学论的好。结果呢,经倒是好啊,你不好啊,你眼睛看不清楚,迷乱了,搞错了,你不是不好了吗?学论的人他有梯子,这个经的楼很高,你没有梯子,你想自己爬上去,跳,跳了半天,腿跳断了,还没上去。他有梯子,一级一级上去了,结果他在楼上跟你笑笑,你怎幺办?你毫无办法。你不上梯,你不肯登楼嘛,你不肯登梯子嘛。那我们说学论一样的,论是梯子,你没有梯,没有灯去照,这个经看不懂,你会迷乱,迷乱了搞错,搞错就不对,所以说学论是便宜的事情,不要认爲论是不好,论是解释经的。”

  《法华经》里边说,“佛种从缘起”,哪怕是成佛,也是因缘和合而成的,离开缘起,天然的佛没有。所以我们说一切法都是因缘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爲条件,没有一个最始的。最原始的、基元的东西是没有的,这是区别于一切世界的宗教、哲学,也是超胜了一切世界的宗教、哲学。在缘起论来解释问题,是没有辫子好抓的;如果你以世间的哲学或者宗教甚至于科学来讲问题,总是有一个漏洞,这个我们以后慢慢看。

  --敏公上师《印度佛学史分期略说讲记》 第三讲

  人空与法空

  《金刚经》大家都知道的,《金刚经》里有一句话,我一念大家可能都回忆得起的。“若取法相,即着我人衆生寿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衆生寿者”。那就是说,“我人衆生寿者”是人我执,但是你假使取法相的话,你如果法执还有的话,那麽你这个人我执也干净不了。这是《金刚经》的话。假使你取非法相,假使你空性是搞错了,那麽你还是对人我的见还没去掉。反正你对空性不理解的话,人执也没有断掉,这就是人空法空两个事情不能拆爲两边来看,有联系的。

  --敏公上师《印度佛学史分期略说讲记》 第三讲

  涅槃

  实际上涅槃不是死,涅槃是最高的圆满的境界。这个境界一定要把烦恼、业一起灭掉,那麽当然,苦果也就灭掉了,那是最高超的,没有一切苦的,苦的因也没有的这个境界,就叫涅槃。那麽这个消极方面说、从灭苦方面说,涅槃;从积极的、发挥一切智慧、一切作用方面说,就是菩提,这两个东西是两面来看的。从积极方面,是菩提,菩提就是一切功德一切智慧一切福报一切断德都完全圆满的东西,那麽也就是涅槃。那麽我们说灭谛呢,是只要把烦恼、业断了,苦也断掉了,得到彻底清凉的境界,那就是把一切戏论都灭掉了,恢复了一切法本来的面目(实相)。我们所谓《金刚经》:“是诸法实相”,就是这个涅槃,我们追求的就是这个实相,那是很高超的境界,最高的

  --敏公上师《印度佛学史分期略说讲记》 第四讲

  无我

  我们昨天收到一封信,他说:“我们要修行,目的是什麽?爲自己成佛,要度衆生,度衆生也是爲成佛,好像从头到尾都是爲自己。修行,把它搞了半天都是爲自己”,这话对不对头?大家想想对不对头?完全错误了!他好像《金刚经》没有看,无我无人无衆生无寿者。你真正证到家的时候,哪怕是阿罗汉,这个人根本就不存在了,还有什麽爲“我”呢?你在凡夫的身份,当然是爲“我”,这个是爲“我”,到了那个高度的时候根本没有“我”了,就是爲衆生了——彻底地,无私地度衆生,那一个“我”在哪里呢?所以说真正你到佛的境界,根本谈不上这个“我”、爲“我”,这个话、这个标签阿罗汉的头上都贴不上,你再贴到佛的头上去,根本贴不上,所以这是从凡夫的一个戴着有色眼镜来看佛、看圣者,那麽産生这一种迷惑,他所以说,他说:感到什麽都没有劲,一切还是爲自己,搞了半天还是爲自己,好象就提不起劲来。这个他就是教理没学好,根本就对佛教,可以说还不理解。

  佛教根本,我们说最起码的是补特伽罗无我,我们说一切法,所谓一切法,那麽什麽色法、心法,最后总结一切法都是无我。哪个无我?补特伽罗无我、法无我。这个就是《百法明门论》的一个结构,那麽它很明显地说补特伽罗没有“我”的,怎麽说会有“你”?所以这个话就是没有好好思惟了。

  --敏公上师《大乘五蕴论讲记》 第十讲

  一切有爲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爲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金刚经》的话。那麽,这个般若的道理知道之后,一切有爲法,什麽叫有爲法?就是说有所作爲的,造作迁流的就是有爲法,有生灭的。那麽,都是如梦如幻如泡如影。梦里边有山河大地,醒过来什麽都没有。幻,都是那个幻化的东西。假使说海市蜃楼之类的,看上去好像是逼真的,你跑过去看一看,什麽都没有。“泡,影”,都是很快就要坏的东西。那麽,“如露亦如电”,也是很容易坏的。

  这个六个喻,海公上师的书上有讲的,它都是比喻法。那麽,都是如幻如化,就是没有自性的。那麽,“应作如是观”,我们起般若的正见,不要执着这个世间的有爲法。一执着,就要起烦恼、造罪、堕落。能够知道自性空,烦恼也无从起,烦恼本性也空。那麽,这样子不起烦恼不造业,那就是涅槃。所以,我们证了般若之后,这个好处很多,这是鼓励大家要好好地学般若。这个比喻,它是这样子的。

  过去的法就是梦一样的,现在醒过来之后再去抓梦,没有了,抓不到了。

  现在的法,就是在幻,变幻,幻化。海市蜃楼,看看是很逼真,一看,走近去摸,一点也摸不到什麽东西。

  那个身体,我们人的身体呢,如泡,一下就破掉的。

  业果如影。我们讲这个造什麽业感什麽果,就像一个东西立竿见影。你一个竹竿的话,你这个影子是直的;你是个钩钩呢,影子就是歪的。这是影子一样的,也是不实在的。

  就是那个世间的事情,好像早上的露水一样,一下子干掉,没有了。

  那麽,世间上的一切事情无常,就是跟电一样,电是再快也没有了,一亮就没有了。就是天上的打雷的雷电,古代是没有什麽电灯的,没有,这是天上的电,就是闪电,一闪就没有了,这个是很快的,无常的。

  一切法这麽观。你这样子观的话,就不会贪着五欲造业,就不会贪了。所以说,我们要有般若的知见,一切世间上的坏事都不会做了。

  --敏公上师《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 第二十一讲

  敏公上师《律海十门》讲记摘录

  “离弃一切邪见之因,颠倒错觉,顺从一切诸佛圣人心意,正见而行”,一切邪见之因,邪见是拨无因果,邪见的因也要去掉。“颠倒错觉”,邪见怎麽産生的?就是颠倒错觉,这些慢慢産生邪见的。“颠倒”就是四颠倒,无常爲常,不净爲净这样子的东西。有了四颠倒、错觉,把事情搞错了,慢慢慢慢産生邪见,拨无因果。最大的邪见断善根的,这个不是好搞的。善根都给你断掉了,上品邪见断善根。那麽,邪见固然不能有,邪见的因,那些东西,都要去除。不但如此,还要顺从一切诸佛圣人心意,正见而行,要顺了一切佛、圣者——见道以上的人的心意,以这样的正见来行,行持。那麽就是说,不但不要邪见,邪见的因也不要有,而且还要符合圣人的佛的那些正见要有。这个要学了,那麽你说什麽是邪知之因呢?什麽叫圣人的心意呢?你不学,这麽一条你就是背下来了,你也不知道什麽圣人心意在哪里,你还不知道。但是这本书又是很浓缩的,很多道理都缩在里边,它是便于忆持,叫你记忆的,真正你要把它内涵打开来呢,要学教了。

  圣人的心意是什麽呢?你经教里才知道。那简单地说──八正道,合乎戒的、合乎般若的。高深地说,中观见出来的没有一个不是正道,都是合理的。那麽你没有到中观见,你还没有证到这个中观见,那你就是低层次的,那就是合戒,符合戒的都是对的,不合戒的都是错的。[B]我们看《楞严经》五十阴魔里边,着魔的时候都是破戒,如果你不破戒就不会着魔了。都是先把你破了那个根本的那个戒,邪淫贪欲,偷偷地作男女的贪心的事情,这就是“师与弟子,俱遭王难”。师和弟子将来的后果是国家的王法,受起来,那是现报。将来的后报还要厉害,地狱恶鬼,地狱还要受苦报。那麽这些都是破戒的,所以说我们说呢,从初学来说,你只要把这个原则掌握好,佛说的戒符合的都是正见,八正道的见就是符合戒的见。如果你高深地说呢,你一切得了中观见,证了中观之后,空性之后,一切流露出来的都是正见。[/B]但是这个正见你还没有得到了,这个流露出来的就是合戒的了,戒就是佛的身口意。所以佛的身口意从佛的最高的般若,萨婆若海流出来的,那不会错的。所以我们得不到佛的萨婆若海的这个高深的中观见,从戒下手不会错

  我们要学大乘的人,不要轻视那些根本法,一切根本法都是成佛的因

  经文 《金刚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蕅益大师说)“……声闻禁戒,一切善法,悉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那就是说不要从法上看大小,声闻的境界,一切的善法,都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因。那就是说声闻戒也是成佛的因,不要说声闻是焦芽败种,它是成阿罗汉的,不是成佛的,这个就是说法没有大小了,所以这个宗喀巴大师讲得更直接了当,法没有大小的,大小由心,单是出离心是小的,发了菩提心就是大的。那幺还有一个,《金刚经》说的:“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只要把自己的我执放下之后,修一切善法,不管你是根本的戒也好,一点点小的善法也好,都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因,只要你把我执放下,都能够得到,所以法不要说有大小。“你修了这个法,决定将来最多成了阿罗汉果,不能成佛的,赶快不要修这个法……”,甚至诽谤。这是完全错误。

  总结来说,蕅益大师的见解是非常正确的,就是说我们要学大乘的人,不要轻视那些根本法,一切根本法都是成佛的因。

  《沙弥十戒威仪录要》第二十讲

  法无大小 人有二乘

  通达法空(一切法无我)与修诸善法

  经文 《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又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里就是说大小二乘的分别了,也是根据龙树菩萨的见解了,他就是说:假使要成佛的话,假使不通达一切法无我的这个正见,生死尚且不能了,何况成佛呢?那就是说一切法空的道理,不管声闻缘觉、佛,都要有这个,法空的道理都要证一点的。那麽,就是说,不能说不证法空就证声闻缘觉,就是声闻缘觉要了脱生死,也得要通达一些法空的道理。

  那麽,既然声闻、缘觉、菩萨都通达法空道理,那又如何分他们的深浅大小呢?那是也是有的。那麽我们说,声闻、缘觉跟菩萨,他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法空是都证的,就是证的有多少的差别,不能说不证。那麽,而真正的差别在哪里呢?大乘小乘的不共的一个特法(就是特征),就是说看他菩提心发了没有,菩萨行行了没有,这个是大乘小乘的分界线,而且是我们应成派中观见的特殊的教授中心,是个要诀,扪牙。

  所以说很多人,“这是声闻法,我不修的”,“这是菩萨法,我要修的”,法不能说有大小乘,只有人,发了菩提心的,这是大乘,没有发菩提心的,二乘,那麽,行菩萨道的,是大乘,不行菩萨道的,二乘,从人上分,不能从法上分,这个很重要。假使我们说,以我们中国一贯的见解,就是把大小乘从法来分了。我们看到一些藏经,这是大乘经,这是大乘论,那是小乘经,那是小乘论,很明确地给你把藏经分了大小乘,照我们应成派中观见这是不太恰当的,只能说大乘的人,是发了菩提心的,他看的经都是大乘,如果是二乘的人,没有发菩提心的,他看什麽都是二乘。

  那麽,这个里边我们也有一个很现实的一个例,那是昂旺堪布说的。他就是说,什麽呢?他说在印度,阿底峡尊者,阿底峡尊者他到了西藏去弘法之后,他又是印度人,印度的事情他很关心了,那个时候都没有报纸,就这消息靠人传的,所以说每一次印度有人来,他都要问,印度有什麽,最近有什麽消息。有一次印度来一个人,告诉他,“现在一个奇怪的消息。”“什麽消息?”他问。来人回答:“一个修大威德的密乘修行的人,他证了个阿罗汉果。”密乘,大家知道了,都是无上乘了,是修大乘还要快才修的密乘了,怎麽证到阿罗汉果呢?这个,阿底峡尊者听了之后说:“好好好好”。来人问:“怎麽好了?这个修大密金刚乘证了阿罗汉果了,怎麽还好?”尊者回答:“他总算还没有堕落。”那就是说你发心不正当了,你发心是发在二乘,即使你修这个大威德的法还是成了二乘的阿罗汉果,所以说,法是没有大小的,就看你发心了,阿底峡尊者爲什麽说好好好呢?毕竟你还证了个阿罗汉果,没有堕落。如果你发心得不好的话,出离心都没的话,还得下金刚地狱。所以说,这个说总算还可以了,还证了个果。

  那这个例子,也很明显地说明,这个法没有大小的,只是人。所以说,我们学了其他的经论,我们要把这个要抓住,就是说大小乘的分别是在人,发了菩提心、行菩萨道就是大乘,法是没有大小的。 《 金刚经》也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也没有说法有大小,也没有高下的,只是人有高下,这一点我们要抓住。

\

  第十一讲《大乘百法明门论本地分中略录名数解》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