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善法师: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发布时间:2025-02-06 01:35:43作者:华严经全文网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没有真正放下红尘,身出家也没有多大意义。如果出家,希望大家能发自内心地出家。自己真正能披剃出家,在寂静处修行,或是以这样的身份去弘法,这也是一种非常殊胜的福报。 “出家修净戒”即出家修持清净的戒律。其实戒就是净。若是相续清净、戒学圆满,就是净。若是相续没有清净,戒学就没有达到圆满。若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就要相续清净,尤其是要断除对世间的贪着,这是非常重要的。
若是没有以智慧来摄持,而是盲目地去做,盲目地去接触众生,最后把自己都染污了。这样以盲引盲,后果不堪设想,将来不仅自己要下地狱,还会带着很多人一起下地狱,那是多大的过失啊!所以这不是随随便便的。 不忘菩提心之道,就是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怎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呢?就是生生世世能出家修净戒,能受持清净的戒律,能保护自己的相续。“修净戒”就是以正知正见保护自己的三门, 以正知正见保护自己的相续。在噶当教言《问答录》中讲过,“所有的朋友当中,正知正见为最究竟的朋友。”你有正知正见的朋友,和他形影不离,然后到红尘中去接触众生,去利益众生,不仅不会染污自己,而且一定能帮助和利益他人。 每个人的缘分和根基不同,所以能得到利益的程度也不一样。有的人根基好,与你的缘分好,也许你能直接利益他,当下能度化他。有的人与你的缘分不好,根基也不是很好, 若是在能把握自己、保护自己相续的情况下,这样做没有错。否则,虽然你自认为自己的发心是正确的,其实这个发心是不清净、不正确的。因为你这样盲目地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没有智慧的摄持,这样的心态和发心本身就有问题。按世间的角度,也许你当下的发心是好意,是为了对方。但是世间和出世间不一样。佛法里讲,要有智慧地去发利他心,有智慧地去做利他的事情。 他当下也许对你生起了烦恼,甚至因你而造业,但这也是与他结上了缘。虽然他们暂时生烦恼、造业了,可能要先下地狱感受恶的果报,但他是跑不掉的。因为他已经和菩萨结上缘了,将来有一天一定能和他再次接触,那个时候就可以直接利益他、度化他了。主要是你要有真正的菩提心、利他心。
没有真正放下红尘,身出家也没有多大意义。如果出家,希望大家能发自内心地出家。自己真正能披剃出家,在寂静处修行,或是以这样的身份去弘法,这也是一种非常殊胜的福报。 “出家修净戒”即出家修持清净的戒律。其实戒就是净。若是相续清净、戒学圆满,就是净。若是相续没有清净,戒学就没有达到圆满。若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就要相续清净,尤其是要断除对世间的贪着,这是非常重要的。
若是没有以智慧来摄持,而是盲目地去做,盲目地去接触众生,最后把自己都染污了。这样以盲引盲,后果不堪设想,将来不仅自己要下地狱,还会带着很多人一起下地狱,那是多大的过失啊!所以这不是随随便便的。 不忘菩提心之道,就是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怎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呢?就是生生世世能出家修净戒,能受持清净的戒律,能保护自己的相续。“修净戒”就是以正知正见保护自己的三门, 以正知正见保护自己的相续。在噶当教言《问答录》中讲过,“所有的朋友当中,正知正见为最究竟的朋友。”你有正知正见的朋友,和他形影不离,然后到红尘中去接触众生,去利益众生,不仅不会染污自己,而且一定能帮助和利益他人。 每个人的缘分和根基不同,所以能得到利益的程度也不一样。有的人根基好,与你的缘分好,也许你能直接利益他,当下能度化他。有的人与你的缘分不好,根基也不是很好, 若是在能把握自己、保护自己相续的情况下,这样做没有错。否则,虽然你自认为自己的发心是正确的,其实这个发心是不清净、不正确的。因为你这样盲目地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没有智慧的摄持,这样的心态和发心本身就有问题。按世间的角度,也许你当下的发心是好意,是为了对方。但是世间和出世间不一样。佛法里讲,要有智慧地去发利他心,有智慧地去做利他的事情。 他当下也许对你生起了烦恼,甚至因你而造业,但这也是与他结上了缘。虽然他们暂时生烦恼、造业了,可能要先下地狱感受恶的果报,但他是跑不掉的。因为他已经和菩萨结上缘了,将来有一天一定能和他再次接触,那个时候就可以直接利益他、度化他了。主要是你要有真正的菩提心、利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