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为魔第一大怕,所以他们尽量破坏,为什么呢?
发布时间:2024-06-11 01:35:13作者:华严经全文网
放生,为魔第一大怕,所以他们尽量破坏,为什么呢?
一,放生是救众生第一大法门,什么都没有这个有效。
二,放生是渡众生入佛法第一大快法,没有什么比得上,试想现在你对人讲佛法,有几个人听,几个人谢,可是你所放的众生,哪个不感恩,哪个不谢佛。哪个将来不会护持佛法呢,毕竟他们因佛得救。
三,放生是缩短成佛过程第一大法,对自已是快速入佛门第一大法,对所救众生也是第一大法,众生于极度恐惧中得救,其感恩戴德是可想而知的,此时对其宣讲的佛法相信它们必是终生难忘,日日思维,这是人之常情,将来如果这些所放的众生来人间修行,必是佛法兴旺,信心坚固,无可摧也。
四,放生是一个众生循环相救第一大法,众生因放生得救,将来必欢喜放生救众生。
放生非常重要,虽然放生多了之后会有很多障碍,但是,放生之人合天心,顺众生意,布施安乐于十方法界,开众生之智慧,虽然魔之眷属极力想破坏,但却不是他们能够破坏的了的,为什么?
原因有二:
一,不敢杀害放生之人,杀一放生人,等于杀无量众生,这个罪谁都承担不起。
二,害一个放生人,等于害了无量众生的慧命,因一放生人放生,往往布施佛法,害一放生人,等于断了无量众生的佛种,不管他是什么身份的神魔,都会因此永处恶道。不得解脱,这些魔王也是有神通智慧的,不会看不到这一点,这个因果他们也是不敢承担的。
最后注意一点,放生的人求财富一定要合理,不要和佛菩萨漫天要价,不要把放生和发财等同起来,不要把放生作为发财的一个手段,那样就不是发菩萨心了。
因为放生是如此的重要,又是如此的不可思议,所以魔王虽不敢加害,但是却又想破坏,怎么办呢,他们只能通过一些别的法子,来打击你,使你自已退心,到时,就不是他的过失了,是你自已不想放的,各位同修,切记呀。
重病出缸肉身不坏的清严法师,他在世时,有次感染重病,沉病缠绵,起居不便,虽服药石,诵经礼忏,试种种法,效果不彰,乃发愿放生,不久重病即得痊愈,是故放生者,乃消灾解厄之最后法宝也。
十方诸佛神圣的保佑加持力,运心平等,犹如大风无所不吹,而众生犹如大船,上载业障大石,业障石重,虽蒙大风所吹,其船仍走欲进乏力(越走越乏力?),若走(倘若?)业障石轻,则一路顺风。故最根本消业之道,乃在清心寡欲,自净其意,犹如把业障石去入烦恼大海,船身自可渐轻,然众生业重,丢石人海,费时犹多。欲取捷径,莫如发大心、立大愿、行大功。发心积德,好像把船上小帆,换成大帆,除非业重船沉大海,不然只要经大风一吹,一定一帆风顺,速达解脱彼岸。积德中以放生功德令人觉得难以思议。
宋时张奎,钱塘人,小时候到溪边捕鱼剖之,不小心误伤指头,心中乃悟我伤一指如此痛楚,鱼遭剖割,其痛何如,遂将一篮鱼尽放之,常戒杀放生。后梦一人赠以大鱼,乃生一子,登进士为永州太守,累世富厚。若人欲求子,或求子秀孙贤者,力行放生,必能遂意。
某富翁生一个痴呆儿子,富翁亦是深感烦恼,一天有道士来化缘,手摩其儿子头顶言:「官官好一生相,惜杀业太重,灵窍不开耳」,富翁心有所悟,从此活物不送入厨房,后有一日,路见乞丐提花蛇一条,身又未带钱,乃劝一个开市店的友人买蛇放生,夜梦花衣人来谢,欲助公子读书成名。后来其子,忽吐黑水数斗,颖悟异常,登甲榜,是故放生可消杀业,得智慧与功名。
明朝吴文英平生好劝人放生为善,日久每今人厌烦。朋友讥之曰;「你劝人为善;究竟善在於别人,又不在於你,何苦令人如此生厌」。后来听雪禅师告之曰:「我闻经中说一人劝一人,作福两平分」。於是吴文英劝人更加卖力,终其一生,没有灾厄坎坷之忧。
戒杀吃斋之最高表现即是放生,吃不了素者,亦可放生积功补过。
举凡求寿求子、求健康、求智慧,欲消灾解厄,想行事顺利,试种种法,效果不显著者,可力行放生,必能感应迅速,圆满所求。何以故?人生最重自由,众生界亦复如是,给众生解脱自由,即是给自己如意自在,是故宽宏大量,处处给人方便者,无乃这亦是一种放生。
注:一般人以「环(境)保(护)」之理由「鼓励人们不要放生」,说「放生是破坏生态平衡」,这固然有几分道理,但是前世杀业重者,就只能靠放生、修法并用,才能消灾解厄,其他方法难以取代,所以只要「放生」的善士大德能顾及「环保」的要求,多放生些可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生物,有助於农作物生态成长的生物,依照专家的统计建议来放生,例如:放生一些国家政令所努力培育、保护之稀有动物(台湾梅花鹿),少放生一些肉食性、残暴性动物(食人鱼),也少放生一些野外求生能力不强之动物,以避免「放生」即是「放死」,这样又可达到「放生」目的,同时又兼顾及「环保」之目标,可同时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