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佛在印度出世时,中国所出现的瑞相
发布时间:2024-11-08 01:35:06作者:华严经全文网
佛教最早传入中国所发生的事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四十二章经》是佛教里最初传入中国的一部经。
传入中国后,必须要有人翻译,所以在后汉时,由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迦叶摩腾是一个人,竺法兰又是另一个人,他们两位都是中印度的人,一同翻译这部《四十二章经》。
汉朝有东汉、西汉,后汉就是指东汉。
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当时皇帝的年号叫永平,在第三年的时候),这一年的岁次是庚申,汉明帝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金人,这个金人头顶上有一种光,这光是一种圆的光。他从空中飞来,飞到汉明帝所住的宫殿。
第二天,汉明帝就问文武百官,这个梦是何征兆?
这时有个太史叫傅毅,他对皇帝说:“我听说在西印度有一种神,一般人给这个神起个名字叫‘佛’,现在陛下您所梦见的,一定就是佛了!”
又有个博士叫王遵,也向皇帝说周朝留下一部书,这部书叫《异记》,有什么奇怪特异的事情,都记载在这书上。
这书记载什么呢?
书上说佛诞生于周昭王二十六年,这一年叫甲寅。
这时候江河泛溢,江水、河水都涨了,流到河外边去;大地也都震动了。这是佛出生的时候,有江河泛溢,大地震动的瑞相。天上又有五色祥光,贯穿太微星。
当时有个太史──太史就是管天文学的,也是管算数的──他的名字叫苏由,他用《易经》来占卦,一占就占到乾卦,得到九五。乾卦九五是“飞龙在天”。
得这一卦,他就知道这是西方有大圣人出世,这个圣人在印度传一种教法,这种教法在一千年以后,就会传到中国来,这是太史苏由占算的结果。
于是周昭王就命令人把这事情,刻在石头上记载下来,并将这石头埋在城南边的一个地方,预备将来看看是不是会这样子,一千年以后是不是那种教法会传到中国来?
后来在周穆王的时候,天地又都震动了,并且有白虹十二──白天有十二道白虹贯着太阳。
当时有位太史叫扈多,他用《易经》来占算,知道这是西方印度的大圣人入灭了;也就是周昭王二十六年,岁次甲寅出生的大圣人,现在入涅槃了。
所以佛出世,这不是偶然的。佛在印度出世,中国的江河都泛滥了,大地也都震动了。
佛圆寂的时候,在天上又有十二道白虹贯日,这是佛的出生和入灭,虽然印度离中国这么远,但是中国也都知道,中国人当时也有会算数的,都知道这情形。
从周穆王到后汉明帝时,大约有一千年左右了,所以汉明帝做梦,梦见佛之后,在永平七年的时候,这一年的岁次是甲子,皇帝就命令蔡愔和秦景、王遵三人,带着十八个人到印度去求佛法。
在中印度就遇到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尊者,他们就和蔡愔、秦景、王遵回到中国来,这时候是永平十年了。
因为他们来的时候以白马驮经,所以汉明帝就造一座白马寺,他们回来的这一年叫丁卯。
等到永平十四年五月一日,就有中国五岳山(编按:五岳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的道士来障碍佛教,这就是前面讲的烧经书,结果道教的经都给烧毁了,佛教的经典没有被烧,佛的舍利就放五色的光,到空中结成好像一个伞盖似的,罩着所有的大众,大众见到这情形,就都相信佛教了。
汉朝时,佛法就传到中国了,这是佛教在中国最初的一个开始。
可是当时中国盛行的是道教,佛教传到中国时,道教有一些道士就生了妒忌心,对皇帝说:“佛教是假的,是外国的宗教,不是中国的,所以不应该令它在中国流传,要把佛教赶出去!若不把佛教赶出去,就要来比较一下。”
怎么样比较呢?
就是把佛所说的经典和道教所说的经典,放在一起用火烧。谁的经典若烧了,谁就是假的;谁的经典若烧不了,就是真的。
当时道教有一个道士叫褚善信,他是道教的首领,带着五百个道士把道教的经典、灵文都放在一起,就祈祷太上老君说:“道德天尊哪!您一定要显大灵感,令我们道教的经不要烧了,让佛教的经烧了。”
当时的道士很多有神通的──有能腾云驾雾的,有能飞天遁地的,有能隐形的。隐形就是你这么看着他在前面这儿,忽然间就没有了!这么样有本事的道士都有。他能藉着遁法──奇门遁甲就逃跑了,藉着道教这种的符呀、咒呀,就有很大的神通。
可是这时候用火一烧,怎么样呢?
佛教的经典都没有烧着,都放光!佛的舍利也放五色的光,经典也放光到空中,好像太阳照耀世间似的。
而道教的经典呢?
一烧就烧着,都被火烧没有了。能腾云驾雾的,也不能腾云,也不能有神通了;能飞天的,也不能飞天了;遁地的,也不能遁地了;能隐形的,也不能隐形了。他们的符咒也都不灵了,没有功效。
这时候,道教的经典都被烧了,褚善信和费叔才这些道士当场都气死了,他们这些徒弟也当场把头发剃去,有二、三百人都做了和尚。所以这是最初佛教和道教斗法,把道教斗失败了。
之后,迦叶摩腾、竺法兰这两位尊者就踊身虚空,现十八变,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水;在虚空里走路,在虚空里躺着睡觉,在那儿现种种的神变。
当时这一班人,连皇帝也都一起信了佛教。所以这一部经是很重要的,最初佛经传到中国,就是这一部经。
恭录自《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