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天:被淫欲贪念、嗔恚愤怒、颠倒愚痴所困惑,称念观世音菩萨远离此祸
发布时间:2023-09-15 01:34:43作者:华严经全文网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普门品》
如果有这样的众生,被过重的淫欲贪念、嗔恚愤怒、颠倒愚痴所困惑,能为寻求对治而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此人就可以远离此祸患。
我信佛经语深,信诸佛菩萨皆有大威神力大誓愿力,信释迦佛之称赞必有因缘,信观世音菩萨堪做一切众生依祜。我信法门无量皆因对治众生烦恼而有,信善巧无量都因随顺众生业缘而成。信三毒可疗,信三灾可避。
思维,贪心招感水灾,嗔心招感火灾,愚痴招感风灾,此三灾劫难,是众生三毒未除,业行招感。世人都希望自己远离一切厄逆不顺,提到三灾多认为自然发生,而于己无咎。若真于己无咎,如何三灾临身?因果昭彰循环往复,终究业力回旋伤及自身。
外三灾是因为有内三毒,想避免外三灾,当努力对治内三毒,这是正路;所以若求佛菩萨护佑就避免了三灾劫难,定是需要舍弃纵横的三毒,哪怕一瞬间的抛弃三毒,此一瞬间也可以为诸佛菩萨所用,以大威神力护持,令众生免履三灾厄逆。
如若自己死抱三毒不肯暂舍,诸佛菩萨无尽妙力也无法加被此人,虽佛菩萨慈悲无量,奈何众生不顺法教,乃至一弹指倾都不肯舍心归正,此等众生虽苦,诸佛菩萨虽怜,却因为气氛不能交接,而形同陌路。
若众生能解悟此理,必定以三毒为祸患,会理解“多于”二字之妙极。低处说,被三毒牵引遮蔽,陷入种种烦恼痛苦,若人能了知三毒之害,懂得所受重苦皆因三毒不查、随顺放任而成;当欲离苦,当舍内在三毒;三毒不去,无安宁日。中处说,若执教义而通晓此理此事,虽然未触三灾重苦,知若有三毒即是过患,知稍有三毒已是“多于”;知有“多于”三毒必招过患,当求对治,以持诵观音菩萨圣号,当得对治,便离诸苦诸难。高处说,若众生了知三毒祸患,听闻此事,当下自查,令此妄念无生根余地,此事保持不失,则可永断三涂诸苦,永离三灾解难。
思维到此,若把佛菩萨当成物化的人物,理解“加持”为超越受众自我意识的行为,这种理解可能还有很大的市场,但决定不止于此。如我理解,我们获得某佛菩萨的加持,定是获得来自某佛菩萨的提点,此提点在自我身心上产生促动和改变,这个加持才掷地有声,才是可以推广普及,才是可以不断重复验证,才是超越神话的真实受用。如果听闻教诲而不能落实在自己身心上,等于没听到,等于没有闻到,等于面对加持而不接受。
思维到此,当我们以熄灭三毒为目的,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当思维此菩萨以种种修为断尽见思之惑,扫除一切遮蔽无明,破除一切妄想执著;这种清净觉悟圆满的状态,如我们自性一般本具的皎洁无暇,若如此思维,当念自性的圆满从而断贪;当念自性的平等从而断嗔;当念自性的皎洁觉悟从而断除尘沙愚痴。
思维到此,若我们百千万愿求诸于菩萨,当返思本具性德的圆满,一切不缺不少不坏不烂,只需要再次确认是否必须如此;如果必须圆满此愿,从自性的高度及所求菩萨的自性高度契合,二力合为一处,此愿当得圆满;若此愿念虽然自我觉得很必须,但是已经对自性产生触犯,以此愿求于菩萨,二力和合反而对冲反噬,则此求索绝无圆满的可能。
思维到此,称念观世音菩萨,当借由菩萨的圆满性德为引,思维人我本具的自性。此一念圣号则得一念清净,则消得一缕妄念,则灭得一丝贪心,则淡得一层嗔恨,则缚得一片愚痴。如此念念之间,灭无量罪;如此念念之间,增无边福;如此念念之间,得亲近无量圣众;如此念念之间,越契合自性,越恢复圆满本性。
思维到此,以灭三毒称念观世音菩萨,即是称念自我本性,自性无体无相无色无形,如何还会被尘埃叨扰?若思维明白观音菩萨的状态,如观音菩萨面对此事,会贪否,会嗔否,会愚痴否?如此念圣号,则是在学佛,在修行。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