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全文网

宏圆法师开示:发广大心能降伏妄心

发布时间:2024-10-11 01:34:09作者:华严经全文网
宏圆法师开示:发广大心能降伏妄心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须菩提前面请法,佛允许为他宣说,但是须菩提前面先问的,是如何安住真心,后问的是如何降伏妄心,那这里佛为什么先回答的是如何降伏妄心呢?这是因为佛明了,众生的真心之所以不能安住,是因为不能降伏这个妄想,如果把这个妄想降伏了,真心自然就显现出来。所以对这个已发心的善男子善女人来说,下手处就是降伏。古人说,“但求息妄,莫更觅真”。妄心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因为真如不守自性,对所见的境界起分别,认妄境为真,继而起分别心,真心才转为妄心的。就像这个水,水是因为风的吹动它起了波浪,那波浪是水因动而起的,其实它的本质仍然是水,所谓真妄和合名曰实。所以只要降伏妄心,真心自自然然的无住而住了。就像这个波浪,波浪止了以后就是水。

诸菩萨摩诃萨,须菩提是替这些善男子善女人请问的,那佛在这里不说善男子善女人,而是说菩萨摩诃萨,我们先来解释菩萨摩诃萨。菩萨是梵语,全称为菩提萨埵,简称菩萨,我们中国人都喜欢从简,简称为菩萨,译成中文就是觉有情。菩萨不但自己觉悟,而且还帮助一切众生觉悟,但是菩萨并不是在自己觉悟之后,他才发心度众生的,他在初发心的时候,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度众生,他才发心学佛道。就像看见有人落水,一心想救他上岸,但是又不会游泳,那么为了救落水的人而去学游泳,学会了游泳才能去救人。摩诃萨,摩诃是梵语,译成中文是大的意思,摩诃萨,菩萨摩诃萨就是大菩萨,比如我们称观音菩萨摩诃萨,文殊菩萨摩诃萨。虽然都是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是发心究竟圆满,将来就成大菩萨,发心不究竟圆满,只能成菩萨。权教菩萨,他是着相修行,认为有法可修,有般若智可得,有众生可度,有佛可成,这样的菩萨,就不足以称为菩萨摩诃萨,不能称为大菩萨。而这个实教菩萨,它是离相修行,发心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知道上成佛道而实无所成,下化众生而实无众生可度,乃是无所成而成,无所化而化,性德究竟,体用圆满,这样的菩萨才能称为大菩萨。按所证的果位上来讲,三贤位的菩萨称为菩萨,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这是三贤位的菩萨,他们称为菩萨。十地菩萨、等觉菩萨称为大菩萨,我们说十圣,三贤十圣。十圣位的菩萨呢称为大菩萨。在这里,称这些菩萨、发菩提心的为菩萨摩诃萨,是因为这些人能发大心,能做、有做菩萨摩诃萨的资格;再有呢,佛这样称这些初发心的善男子善女人,是为了让他们能够直下承当,不要自失殊胜的利益。就像师父一称你们都为菩萨,是让你们能够发起这个心来,通过这一句的称呼能够发起心来,努力去做菩萨,处处和菩萨的这种德、行看齐,不要自失这个殊胜的利益。应如是降伏其心,如是,是指法之词,指的就是下文,这些菩萨摩诃萨怎么样离相来度众生。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我们先来对照玄奘法师翻译的《金刚经》,在我们刚才读的这一段前面,玄奘法师的经文还有一段:佛言,善现,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应当发趣如是之心。也就是说,这是佛教给想要做菩萨的人如何来发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众生的种类很多,所有一切,全都包括了。这是显菩萨发心之大,度众生之广,所有一切众生无有遗漏。《大乘同性经》中说:“众生者,众缘和合名曰众生”,众缘和合名曰众生,所谓地水火风空识名色六入因缘生。昙鸾大师在《往生论》中这样解释众生:“有论师泛解众生名义,以其轮转三有,受众多生死,故名众生”,这是众生的两种解释。众缘和合而生 名众生,还有受众多生死故名众生。众生本具佛性,但是由于被无量的烦恼所缠缚,在六道中生死轮回,所以菩萨发广大心,来度一切众生脱离生死苦海,登涅槃岸。三界中的众生,由于造业的差别不同,所受生的方式不同,造业不同,受生的果报自然不同。有的是卵生,有的是胎生,有化生,还有湿生,胎卵湿化,这是四种。据《俱舍论》中说,卵生就是有情众生从卵而生。就像我们见的鸡鸭鹅、孔雀这些飞禽、鹦鹉等,他是卵生。胎生是从母亲的腹中怀胎一段时间,然后才出生。我们人就是属于胎生,还有猪羊马,我们见的这些狗猫,这些都是属于胎生。湿生就是因湿气而生,像小的飞虫、蚊子、蜈蚣这些众生,如果没有湿气,他们就不会出生,他们是依赖湿气而生,这就是湿生。化生,这个就是什么,他没有任何的依托,靠业力顿时出现的,他也不是从小到大的一个过程,没有渐渐的,没有渐渐的生长,他是业力顿现。就像这个天道,往生天道,他是福报,顿生天道;还有地狱里的众生,我们看提婆达多出佛身血,立刻地狱里的火车现前,载着他直堕地狱,这是立刻,这是化生。而且我们人临欲命终以后,到了命终以后,中间有个中阴身。做善的,做大善的,天道、佛道、极乐世界,这个是化生到这种殊胜的地方。做大恶的,直接堕落化生到地狱。那中间不善不恶的,他这个时候就是化生中阴身,四十九天的中阴期,所以中阴身也是属于化生。我们要知道,我们人道和畜生道,这四种受生方式其实是都有的,胎卵湿化这四种都有。在《大毗婆沙论》中说:“昔于此洲有商人,入海得一雌鹤,形色伟丽,奇而悦之,遂生二卵,于后卵开,出二童子,端正聪慧,年长出家,皆得阿罗汉果,小者名邬波世罗,大者名世罗”,这是卵生,又如毗舍佉母生三十二卵,般遮罗王妃生五百卵等,这是卵生。人胎生者,如今世人,我们今天。湿生者,如曼驮多遮卢,邬波遮卢,鸽鬘庵罗卫等,这是湿生的,人类湿生的。人化生者,如劫初人,我们在劫初的时候,这人是化生,这是人道的四种方式。《大毗婆沙论》当中说的畜生道的胎卵湿化,我们刚才都讲了,胎生的,马驴这些众生;卵生的呢,这些飞禽、鸡鸭,这些都是卵生;湿生的,蚊虫;化生的,大家没有见过,大鹏金翅鸟,就是化生,大鹏金翅鸟梵语叫做迦楼罗,他是天龙八部之一,他是化生。鬼道有胎生和化生两种,《俱舍论》中说,“饿鬼女白目连云,我夜生五子,随生皆自食,昼生五亦然,虽尽而无饱”,这是《俱舍论》中说的,饿鬼女她生五子,这皆是胎生,鬼道呢,也是属于化生。这是按照受生方式的不同,把三界众生分为四类,胎卵湿化。

下面,若有色,若无色,这是按照有色身无色身,把三界众生分为两类。有色,包括欲界和色界的这些人天,这些众生,都是有色身的。无色就是指无色界的天人,无色界的天人,他们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只剩下受想行识这四种生命的特性,他们只有这四种生命的特性,他们没有色身。

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这是按照众生有无心识而分类的。有想,是指欲界的人天,色界的天人,一直到无色界的识无边处天的天人,他们都是有想的,都是有心识的。若无想,这是指的无所有处天的天人,此天的天人,他们已经能降伏住第七识末那识,只有第八识阿赖耶识独存。因为他们降伏了末那识了嘛,所以第六识的分别妄想无所有,第七识的执我无所有,所以称为无想。

若非有想非无想,这就是指的非想非非想处天的天人,这也是无色界的最高一层天。此处天的天人,他的定力很深,这个阿赖耶若隐若现,但是他没有能够转识成智。说他有想,阿赖耶识好像尽了,说他无想,阿赖耶又好像没有尽,正是因为这一天的天人阿赖耶、阿赖耶识似尽未尽,所以说若非有想非无想。这个非想非非想处天的天人,定力虽然很高,但是没有到究竟解脱,他们经八万大劫以后,他们寿命八万大劫,寿命尽了仍然堕落。我们经中就说到这个郁头蓝弗仙人,他苦修非想非非想处定,到了功成之后呢,就生非想非非想处天。但是由于他在修行的时候,他在深山里修行用功,有很多的飞鸟在枝头上叽叽喳喳的叫,他就被这个鸟叫声干扰的心烦意乱,他就起了一个恶念,心想最好有一只飞狐,把这些鸟雀都给吃掉,所以在他天福尽了以后,经过八万大劫,他依然要依因感果,堕落到畜生道做飞狐狸。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里的我,不是指的佛,不是佛的自称,而是代发心菩萨假称为我。这些发心菩萨应该令这些众生,令这些众生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是这么一个意思,不是佛的自称。皆令入,就是令以上所列举的三界内的一切众生,胎卵湿化、有想无想,无论是哪一类的众生,都能够入无余涅槃,也就是要平等普度一切的众生。涅槃有四种,自性涅槃,这是指众生的自性,众生的自性原本清净无染,不生不灭,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有余涅槃,这是小乘圣人所证的果位,小乘圣人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证得我空之理;无余涅槃,就是证得我空法空之理,分段生死变易生死都了了,有漏之因都净尽了,这是无余涅槃;最高的是无住涅槃,无住就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无住,不但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因大悲不住涅槃,还要度众生,虽度众生,又不住生死,这是涅槃的最高境界,也叫做大般涅槃。六祖在金刚经注解中,对这一句的解释说,同入圆满清净无余涅槃。智者大师在《金刚般若疏》中说,大乘以累无不尽,德无不圆名为无余。那这两种解释呢,都是涅槃的最高境界,两位大师对无余涅槃,这里的无余涅槃,所解释的都是涅槃的最高境界,所以我们依大德们的注解,这里的入无余涅槃,应当是涅槃的最高境界,无住涅槃。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灭是灭一切烦恼,度是度脱生死。这里的生死不但是我们的分段生死,他是涅槃的最高境界嘛,当然包括变易生死,灭两种生死,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两种。世尊告诉须菩提,发菩提心就要这样来发,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简单的来讲呢,就是说,我要平等普度一切的众生都能够究竟成佛。

---------摘自宏圆法师《金刚经》讲解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