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全文网

对师父该怎样才是真正的孝道?什么叫慈悲?怎么样去做才能得到真

发布时间:2024-11-16 01:34:06作者:华严经全文网

问题十八、师父慈悲,请师父开示。在弟子当小众阶段,对师父该怎样才是真正的孝道?对同学该怎样才是真正的慈悲?对常住该怎样发心?真正恭敬心应该怎么做?说随顺,关系到不利他人的行为怎么办?说念佛妄想太多了,习气、毛病一个接一个,说是随它去,可是还是觉得脑子像灌铅一样,心里马上觉得心抖,发慌,更不能好好发心,弟子很苦恼。

  就是说当小众阶段,对师父该怎样尽孝道。应该是这样想,不管我当小众,当大戒师,我对师父是永远的恭敬。不光是对师父恭敬,对所有的同学我要恭敬,所有的小众我要恭敬,比我小的也要恭敬,对一个虫子,一个蚂蚁我应该恭敬,这才是孝道。不是我对你好,对他不好这叫孝道。

世间的孝是有分别心的,那个不叫真孝。就包括你们外面写的“二十四孝”,那“王祥卧冰”,他为了孝他母亲,可以卧冰把鲤鱼弄出来,给他母亲煮着吃。他孝了他的母亲,但害了鱼,这叫什么孝呢?这不叫孝。这是世间孝,绝对不是佛法的孝。这种孝,佛教是不赞成的,佛教的孝是大孝,孝于天下为孝,把每个众生都当成自己的父母这才孝呐。

不能因为高低不平,因为它是鱼,我是人,我就应该吃它。她是我母亲,(鲤鱼)它是我不认识的,我应该给我母亲吃,这不是孝。应该看天下所有的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这才为孝呐,不能有分别心。

  我们怎样对师父进行孝道?应该从这路走,对每个众生都要有慈悲心。一个蚂蚁、一个虫子,蚊子叮你都不能打,应该叫它叮饱了走,对虫子我们给它让路,这才行呢!

  所以说我们要行孝一定要行大孝,不能行世间孝。特别现在就把“二十四孝”提到了佛法里,我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二十四孝好不好?好,在世间法来讲,做人确实应该像那样做。但是它绝对不能代替佛法。在佛法里,寺院如果弘扬二十四孝,就把佛法的大孝给抹杀了,就变成了世俗法,这是很危险一件事情。对这个问题啊,我有我的想法,倒不一定正确。

  现在有很多人要提到这个“孝”,把它弄到佛法里,而且世间人非常欢迎。我考虑的,佛法不是管你世间欢迎不欢迎,只能随顺着真理走。真理对了,你今天不理解,不等于明天不理解。佛法究竟目的是让人成佛,你二十四孝能让人成佛吗?要能成佛的话,释迦牟尼佛讲二十四孝就完事了,为什么不讲二十四孝就是佛法呢?所以说,它不是那样。要讲二十四孝,那为什么人还要出家呢?干脆都在家“王祥卧冰”就完事了,等着成佛呗?

  所以说,对这个孝道,我们应该知道,有大孝和小孝的区别。二十四孝,是世间孝,实际上是小孝。出家才是大孝,出家了脱生死,让生生世世的父母,所有的父母都能得到解脱,这才为大孝。这个小孝从大孝的角度来看,那就是不孝了。

  当然了,我们在弘扬佛法的时候,并不完全否认世间的孝,因为你否认了,世间人就产生反感了。但我们提倡的时候一定要加小心,不能以此作为佛法来提倡。我们提不提倡孝?提倡孝。你严持戒律就是孝。那菩萨戒讲得很清楚,关于孝道,持戒就是孝,这才是真正的孝。

  所以我们对孝道是非常重视的,但绝不是世间孝。世间孝有时候它是牺牲别人,来满足自己亲人的需要,只是将利益给了自己最亲的人,这称为孝。我们不是,认识不认识都是平等的,和我同类不同类也是平等的,这叫真正孝。他能为他母亲卧冰,他能不能为鲤鱼去卧冰啊?他就不肯了,他只能把鲤鱼拿回来,给他母亲吃,而不能为鲤鱼去舍掉生命。

  佛教就不是这样,佛教(的人)能为了鲤鱼去舍掉生命,他做不到啊。

  同时还有个杀生。

如果人家要挑你,说:“你们寺院,二十四孝写的,为母亲可以吃鱼,那我们就可以回家给母亲吃鱼去了,钓鱼去了,我母亲愿意吃啊,是不是?因为这寺院都告诉我,要求我们都这么做的。”最后你造了杀业,堕落了怎么办?那鲤鱼这个冤情又跟谁说去?鲤鱼要是你(前生)母亲又怎么办?这笔帐不得不算,所以千万千万要加小心。这是我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是对。

  “我们对同学怎样是真正的慈悲?”对同学怎样慈悲,不是你对同学怎样慈悲,是同学对你那么慈悲,你怎么样来报答?你老认为是你去对别人慈悲,不知道是人家对你慈悲,人家骂你是为了帮助你,人家表扬你也是为了帮助你,人家说你是成全你。所以说,人家对我慈悲,我们应该怎样来感恩、来回报。我们不要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认为我对谁来慈悲。我们心里老有一个众生念,老认为自己高,别人低,我能帮助别人,别人都必须是我帮助才能成就的。实际上你不知道,都是别人在成就你,不是你成就别人,所以这叫慈悲。

  什么叫慈悲?刚才讲到孝道了,也是一样的。慈悲,你不去杀那个鱼就是慈悲。你母亲既然想吃鱼,你怎么不把你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给你母亲吃呢?是不是?你那叫慈悲。什么叫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叫大慈。和你没有任何缘分的,都得要有慈悲。同体大悲,你和鱼是一个体的,没有区别的,那叫悲。你有了分别,就不叫慈悲。没有分别,才是真正的慈悲。

“对常住该怎么发心?”常住成全了我们的法身慧命,给我们提供了这个道场。我们应该怎么办?应该把常住看成我们的生命,要护持常住。常住不是你这一代叫常住,生生世世都应该叫它延续下去,要把常住久住世间。怎样让它久住?这就是我们的发心。比如说一个僧伽蓝,我们应该把僧伽蓝搞得更好,把它维护得更好,哪儿破了,哪儿埋汰,我们去收拾。常住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家,就是自己的心。所以既然是你自己的心,自己的家,你就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了。不光是为我们这一代人做,要为今后的人做。

像包括你们当家师亲本师,为什么要盖法堂啊?为什么要盖这些楼房(僧寮)啊?真就不够住吗?也不完全这样。为什么要盖这么好呢?她才能活几年呐,是不是?她是为了你们,还为了以后的人,为了上百年以后的人,这就叫为常住发心。她并不是为了这一代人的问题,这一代人她可以住茅蓬,住破房子,都可以。她这么大年龄建完谁住,不就是你们住吗?像传心那年龄小,不都是你们在那儿住着吗?她才能住几年?都是为了后人着想,这就叫对常住发心。

  “怎么样去做才能得到真正的恭敬心?”恭敬心来源于严持戒律,来源于无相。无相才会有真正的恭敬心,严持戒律才会有真正的恭敬心,这个得慢慢体会。恭敬心不是想出来的心,不是我思维,我想出来什么心。恭敬心是真正生起来的心,因为你心里清净了,必然恭敬心就出来了。它是甘露,是法雨,是菩提,它不是人做作出来的东西。恭敬心应该从严持戒律、清净中出,从无相中出。

“说‘随顺’关系到不利他人修行怎么办?”这个随顺呐,佛法里(普贤菩萨)十大愿里有“恒顺众生”。什么叫随顺呢?随着佛法而利于众生叫随顺。离开了佛法,所有的随顺都不成立,而是堕落,是破坏。

所以说关系到不利他人修行,怎么办?你看是不利于一个人的修行,还是不利于全体的修行?可能他一个人,想在屋里坐一会儿,但是大众并不希望他一个在屋里坐,认为应该都集中在念佛堂念佛去。那你说,是随顺他呢还是随顺大家呢?还得随顺大家,因为念佛也是禅定。当然了,个人想利用空闲时间坐一会儿也是好事,但你的好事首先建立在不和大家和合的基础上,这就是不好。必须建立在和大家和合的基础上,才能够有个人的修行。个人的修行必须要以大众修行为主。为什么说要以大众修行为主呢?因为大众修行有力量。

为什么有的人要个人修行呢?因为他自私啊。虽然修行,但他有自私的一面,我需要啥?我需要如何?都是我在需要什么。他没有想到集体需要什么,大众需要什么。他不肯牺牲自己的修行,而随顺大众的修行,而成全道场的修行。所以说表面上是在修行,实际上都在自私里。

就像这一张纸包一块木头,这个纸啊,这就叫修行。但是你仔细剖开他个人的修行,打开纸,里面是什么呢?它就不是修行了,它是块木头。所以有很多人说,个人的修行实际上有时候是一种包装,里面存在的是自私。打开它的包装看看里面,自己也应该把自己解剖来看,不要看表面那点。虽然是有修行的外号、名义和名称,但你把它包装打开以后,看看是不是?我们一定不要上当,一定要以集体为主,以他人为主,这样才叫随顺。

因为随顺什么呢?我们随顺的是佛法,因为集体里有佛法。个人只是自己的自私的一部分,如果你不住在集体里,你个人去修行,那说明你是修行。因为没人修行,而你去能修行,这是对的。有集体修行,你破坏了集体,来满足你个人的修行,这就不对了。这就变成自私。这个问题,刚才我举了一个例子,就是纸包上木头,往往我们很多人都看到自己外面包装的部分,很少去挖掘里面这个,去掉这个包装。去掉包装你才能发现你,真心内实在的东西是什么。

上回我讲过一回,比如说一个人有病,说到妄语的时候。包括你父母有病,可能得了癌症或者得了什么重病,或是更亲的人,他问你的时候,说:“我得了什么病?”你为了爱护他,怕他着急上火。“啊,你没什么病,很快就好了。”这也叫随顺说,也是安慰他,意思说多了吧,恐怕他病重了。但你知不知道,你说这话是犯妄语啊。说:“我这个是爱护他,方便妄语。”方便妄语也是妄语,最后你去掉那个方便,剩下的就是妄语。你心里就是妄语啊,没有别的。妄语只是像我刚才讲的一样,就是外面包张纸。他说的所谓“方便”,去掉这个纸,里面就是妄语,根子它就是妄语。

我们应该学会解剖自己,解剖每句话,解剖每个事情。解剖看看它里面是什么?你有时候一下解剖不好,你就回去反复思维,思来思去可能做个梦。做个梦啊,你可能就是去掉这个妄语的时候,才知道去掉这个包装,见到里面,才知道自己犯了个妄语。有时你都不信哪,我怎么能犯妄语,我为别人好啊。所谓真为别人好吗?实际上,我们能真正为别人好的人,没有几个呀!

  因为我们的思维,本来就是凡夫,本来我们的起心动念就是自私的。所以说我们怎么办?就是按照佛的戒律去做。它就克服了你自我自以为是的问题。自以为是不自私,实际上你自不自私?你太自私了。所以说,只能这么看。

  “说念佛妄想太多了,习气、毛病,一个接一个,说是随它去,可是还觉得脑袋像灌铅一样,心里马上觉得心抖发慌。”所以念佛啊,我就说太阳,大家知道,能不能给人带来黑暗?谁能说一说?这个简单问题谁能讲?太阳能不能给人带来黑暗?

  (一尼众答:不能。)

这很简单的问题还合计。太阳能不能给人带来黑暗,那念佛能不能产生妄想呢?念佛它怎么能产生妄想,不可能产生妄想。念佛就像太阳似的,念佛的目的是去掉妄想,它怎么会产生妄想呢?我们应该从太阳来比喻,太阳不能给人带来黑暗,那就说明念佛不会产生妄想。

那为什么念佛妄想还多了呢?是念佛把妄想给挤出来了,因为佛号进去了,妄想就得出来,给它挤出来了,不是念佛产生了妄想,是念佛把妄想给打扫出来了,所以你才发现妄想多。原先你和妄想是一家,从来不知道自己是妄想。一念佛,“哎呀,我这么多妄想呢?”有时候他不认识,认为念佛来的,他不承认自己有妄想,他不知道自己就是妄想。所以说,他糊涂。一念佛的时候,念佛心里一清净,找到自己的根本了,才知道原先所想、所做的和思维的是妄想。他是发现了妄想。念佛不会带来妄想,妄想多是念佛把它找出来了。

它这个毛病、习气是一个一个的,那我们怎么办?只管去念佛,你死心念,它毛病出来一个,就灭掉一个。你不用去灭,它也得掉。就像水泡似的,水泡啊,你不等去灭它,它自己就灭了。完了,又起一个水泡。这个水泡和(前面)那个水泡是不是一个?它不是一个。但是我们的感觉,因为这个行阴的作用,感觉这(两)个水泡是一个。因为它速度快,我们的思维实际上很慢的。我们的思维慢,这个行阴快,所以说感觉不出来。

我们知道妄想出来,你不去管它,就是管它。你要不去注意它,这个水泡你不去注意它,它下个水泡出来,你就知道不是(前面)那一个水泡。如果你要注意这个水泡,你就以为下一个水泡和它是一个水泡,实际上由于你太关心它了,反而变成了一种什么呢?它的助缘了,妄想的助缘。

所以说随它去,并不是随顺它去走,而且是我们处理妄想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不分别而达到分别的作用,不思维达到思维的作用,不去掉而达到去掉的作用,因为佛法是无为法。无为法怎么允许你用有为法去处理呢?你方法不对了,所以说你越处理它越乱。你不处理反而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无为法得用无为法的方法解决。

  所以我们知道念佛妄想多,不是坏事,是好事,是我们去掉妄想。既然去掉妄想,无始劫我们的妄想堆积如山呐、如大海、如虚空,我们那么多的妄想,你想一天、两天就把它去掉,不可能的,所以说得长期的功夫。像愚公移山,今天我移一点,明天移一点,终归有一天会移尽的。所以你只管去念佛,严持戒律去做,它自然就会马上去掉了。因为你有了负担,你的脑子像铅一样,心里发抖。是你心理负担太重了、太恐惧了。刚才我把这个问题都讲完了,你自己再合计合计,看看是不是能有所改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